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3178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模拟试题Word下载.docx

图1

北京时间2013

年12

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

西昌发射升空,12月14

日21时11分在月面成功着陆(下图)。

据此完成

3~4题。

3.“嫦娥三号”从发射到成功登月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B.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渐增

C.南京白昼时间渐长

D.北极圈内极夜范围渐大

图2

4.由于月球的黄赤交角只有

32′,远小于地球的23°

26′,所以月球表面环境(

A.昼夜温差小

B.

不会产生极昼、极夜现象

C.季节变化小

D.

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

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花岗岩巨石,海拔

1

100米。

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

7.3米的佛塔。

据此完成5~6题。

5.组成巨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6.该巨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读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

4),完成7~8题。

7.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

A.海陆分布与纬度

B.海陆分布与洋流

C.地形地势与降水

D.盛行风向与植被

8.该区域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

图4

A.沼泽

B.荒漠

C.草原

D.森林

读我国2014

年2月某时段天气形势图(图

5),回答9~10题。

9.该天气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亚洲高压强盛

B.副高强盛

C.空气干燥

D.风力强劲

10.14日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A.北京大雪纷飞

B.郑州风和日丽

图5

C.杭州雨夹雪

D.广州剧烈降温

图6为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11~12题。

图6

2

11.

图中①、②、③、④四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12.

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B.冬季降水量减少

C.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

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

13~15题。

13.我国去南极的考察船,通常都要驶过咆哮的西风带,该带强大的西风漂流常使船员感觉

非常不舒服,该带的位置在()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14.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

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

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

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

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图7

15.有关洋流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该洋流影响下,会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B.该洋流会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故该洋流沿岸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C.该洋流会使自南向北行驶的船只航速增加

D.在该洋流的影响下,沿岸地区形成了沙漠气候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种景观。

图8为中国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示意图,图9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6~17题。

图9

图8

3

16.图8中()

A.M区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B.N区河流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

C.K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流水D.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为图9中乙

17.图9中()

A.①作用使甲岩石多分布在火山口附近B.②作用多发生在莫霍界面以上

C.③作用形成丹霞地貌D.④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图10是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8题。

图10

18.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A.泰山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D.四川盆地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

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两个是正确的是,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第Ⅱ卷卷首的答题纸中相应位置。

20°

W和160°

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图11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

日点附近。

回答19~20题。

19.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南半球B.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

20.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

A.扬州市(约32°

N,119°

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

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

图11

C.雅库茨克(约62°

N,130°

E)已是白昼

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

图12为“某区域地层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区域各岩层的地质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正确的有()

A.a>b>cB.b>c>a

C.c>d>eD.d>e>c

4

22.关于该区域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有()

A.断层形成于褶皱之前

B.b岩层的岩石可能发生变质作用

C.d岩层曾遭受强烈的外力侵蚀

D.褶皱使e岩层分布不完整

图13为我国南极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

23~24题。

23.我国雪龙号科考船在长城站和阿根廷南端的乌斯怀亚港之间往

返航行,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A.冰山众多B.雷雨频繁C.狂风巨浪D.极夜漫长

24.2013年,我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海拔4093米)地

区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

该地区大

气透明度极佳,对天文观测十分有利,其原因主要是()

A.高压控制,天气晴朗B.寒流环绕,水汽较少

C.冰层巨厚,风力较小D.地势较高,空气稀薄

图14是2013年5月15日14:

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

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25~26题。

图15

图14

图12

图13

15是①、②两

25.

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

.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

.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

.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

.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26.

图15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

14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①一甲B.①一丙

C.②一乙

D.②一丁

5

6

2015年春学期高二地理期末试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5题(27~31题),共计60分。

27.图16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图16

(1)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

(2)该日一架飞机在B地日出时起飞,飞往A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旭日东升”

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时间是__________小时,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

____________方向。

(3)该日C地的昼长是______________;

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

________,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_______。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7)。

图17

材料二亚欧大陆40°

N~50°

N甲、乙、丙、丁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

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

(1)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横线上填气候类型名称)

(2)将材料二中M、N、P、Q四地所属气候类型与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对应:

M________,N________,P________,Q________。

(横线上填“甲”或“乙”或“丙”或“丁”)

(3)简析⑧地区气温最高月份在5月(而不是7月)的原因。

(4)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洋性最强的是哪地?

分析其原因。

29.以下是我国水资源情况的相关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7月,随着夏日气温的攀升,安徽巢湖蓝藻大面积暴发(如下图),湖水

腥、臭、稠,因而造成部分区域供水紧张。

合肥市2011年人均水资源量389立方米,实际

年人均用水却高达426立方米。

预计2015年,合肥市的供水量达到7亿多方(立方米),

缺口至少有5亿方。

材料二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状况表。

图19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