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3051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

  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于1974年最早提出的,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

马斯勒和杰克逊(1982)将职业倦怠定义为:

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低自我效能的症状”。

它包括情感耗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

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精力丧失;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负性的、冷漠的、过度疏远的态度;

个人成就感低落指的则是个体对于自己工作意义和自身价值的评价降低[1]。

长久以来由于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导致了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有所提高,这种较高的社会期望与教师职业的现实存在冲突。

如果教师不能处理好这类冲突,工作压力过大,时间久了就产生了教师职业倦怠。

  高职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特殊群体。

他们要面临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师们的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

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更新速度之快、操作性之强、受欢迎程度之高等特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承受的压力更大,从而更易产生职业倦怠。

研究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探讨解决的对策并将之推广应用于其他专业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成因分析(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andreasonsofhighervocationalcomputerteachersoccupationburnout)

  选取大连市的三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进行调研,发放调查问卷。

根据回收的问卷,统计得出,有78%的教师存在职业倦怠;

有10%的教师讨厌所从事的职业,只是把它单纯的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因为教师有寒暑假,比较清闲;

有70%的教师认为职业压力较大,成就感不高;

有56%的青年教师表示想转行去公司、考公务员等,或者去脱产进修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很多人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十分迷茫。

通过调查,我们总结归纳出当前计算机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围绕社会、学校、学生、经济、个人等五个方面。

  2.1社会因素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招生总人数占高考总数的一半左右。

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人们对职业教育仍存在偏见。

很多考生和家长宁可选择三本院校,也不选择高职院校。

处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教师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都是较为尴尬的,面临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很大,极大的影响和限制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2学校因素

  很多高职院校管理制度比较严格,而计算机教师一般随意性较大,不愿意被束缚。

使得计算机教师不太适应,心里存在不满和无奈,热情极度削减;

其次,计算机教师的课时太多,负担太重,产生厌倦心理;

最后,学校给教师提供的进修机会太少,计算机知识瞬息万变,更新很快,没有进修的时间,教师以往的陈旧知识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产生了知识的枯竭。

此外,科研考核使得教师的负担更重,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职业倦怠高发。

  2.3学生因素

  高职院校教师最苦恼的事情是上课时教师在讲台上讲的热情洋溢,但学生在台下一脸的漠然,久而久之,教师工作没有热情、备课没有心情、上课没有激情。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素质低。

他们基础差,底子薄,根本不愿学习。

其次就是重视高学历观念的存在,导致了全社会对高职学生存在偏见。

高职学生自暴自弃,学习缺乏动力,得过且过。

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却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教师的热情逐渐减弱,心理上的落差导致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

  2.4经济因素

  对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而言,在高职院校任教与在IT行业任职相比,工资差距比较大。

例如,同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在高职院校工作每月的工资大概3000―4000元,而在IT行业的每月的工资几乎都在万元以上。

和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教育科研环境等都相对较差。

偏低的工资收入以及不公平的待遇导致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心理失衡,消极情绪越来越高。

  2.5个人因素

  尽管上述因素都会影响到高职计算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但是这些因素对每位教师却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因此,即使在同一工作环境中,管理相同、教育和经验背景相同的教师,他们对相同的压力却有不同的反应。

也就是说,个人因素,特别是人格特征是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原因。

据弗里德曼?

罗斯曼的研究表明:

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人群,大部分是具有A型人格特征的人。

主要表现是:

喜欢极端的竞争,具有较高的成就感,具有攻击性倾向,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并且不安定[2]。

  3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对策分析(Countermeasuresofteachersoccupationburnout)

  3.1社会层面

  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是一个较为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和配合。

首先,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功能,加大对发展高职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体制改革,在进修培训、项目申报、职称评定和晋级晋升等方面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够感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让他们有一种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3]。

其次,全社会要构建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为他们营造一个宽容的社会舆论环境。

通过宣传,要让人们认识到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社会急需的人才,他们的就业前景广阔,竞争力很强,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

  3.2学校层面

  

(1)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学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

首先,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学校对于教师的管理要以信任和尊重为前提,在教学中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给他们提供教学和科研上的充分支持以及展示自我的机会。

其次,学校领导应该认真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给全院教师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主动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给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机会,把教师真正当成学校的主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座谈会,让一线教师为学校的管理与发展献言献策,增强了教师们的责任感与归属感[4]。

  

(2)提供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部在2006年11月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要制定相应的关于教师进修的政策,鼓励教师继续学习,鼓励计算机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积极为教师争取进修机会,让他们开阔视野,促进他们的专业更深入发展。

教师自身的素质得到更深层提高,他们在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更能够得心应手,工作压力减轻,降低工作倦怠。

  (3)制定客观有效的考评体系,注重对教师的激励

  高职院校应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出客观有效可行的教师考评体系。

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主要实现三个多元,即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内容多元。

首先,评价主体多元,高职院校要建构一个由学生、行业企业专家、学校的同事、教务考核成员组成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由他们所给出的评价意见更能反映出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更全面也更为客观。

其次,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过程的组织、理论与行业企业实践的结合等方面展开。

最后,评价标准多元,根据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实训课的不同,以及教学型、科研型教师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应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教学方法的创新、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等方面,而不能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

  通过构建客观、公平合理、奖惩分明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实现对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激励,实现对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激励。

同时,高职院校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改善住房医疗养老等福利待遇、设立奖金和多种激励机制,给教师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能够有效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4)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对教师的心理疏导

  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

相关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严重,因此,对于教师的心理进行辅导显得尤为重要,也是预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以及引导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有效手段。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短期集中授课、讲座、报告、自学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让每一位教师能够学会简单的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其次,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有必要为每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心理档案,掌握教师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

而且也可以为那些在工作中出现倦怠情绪的教师们提供咨询辅导,帮助教师们解决心理问题,降低工作倦怠[5]。

  3.3教师个人

  作为教师,首先要对职业倦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也要采取恰当的积极的措施,提升应对压力、面对挫折的能力,适度调整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最终达到预防和消减职业倦怠的目的。

  

(1)提高教师对职业倦怠的认识

  教师应正确地认识职业倦怠。

首先,教师对于职业倦怠不要恐惧,它虽是一种不良的症状,但也是每个人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现象。

对于教师而言,出现职业倦怠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压力过大。

我们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对职业倦怠进行干预,绝不能任其自由发展。

其次,由于职业倦怠在教师行业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所以教师必须清楚什么是职业倦怠,症状都有哪些。

对职业倦怠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就可以积极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去缓解职业倦怠带来的消极影响。

  

(2)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有很多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