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五务合一实施意见.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209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五务合一实施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进五务合一实施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进五务合一实施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进五务合一实施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进五务合一实施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进五务合一实施意见.doc

《推进五务合一实施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五务合一实施意见.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进五务合一实施意见.doc

加强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

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枝江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2012年枝江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的通知》(枝办发〔2010〕34号)(以下简称《三年规划》)精神,推进全市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现就加强全市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准确把握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全面建设为基础,完善功能为关键,发挥作用为根本,全面做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着力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干部为主体,面向广大村民群众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努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为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工作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把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本地“十二五”规划,做到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相对接,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配套,与人民群众需求相统一。

在建设布局上突出公共性、公益性,从严控制干部办公用房,尽量扩大服务群众和开展活动的场所。

  2、整合资源、统筹建设。

加强组织协调,充分整合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向农村基层的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共同建设、综合使用、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参与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

  3、以用为本、强化功能。

坚持建管并重,以用为本,按照强化党务、规范村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的要求,增强服务功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使用效率。

  4、民主公开、群众公认。

把民主公开贯穿于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使用的全过程,广泛听取和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特别是建设方案、资金筹措、建设质量等要请群众把关。

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搞建设,避免铺张浪费,防止重复建设,不准举债搞建设,真正使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民心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

  (三)目标任务

  按照“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的要求,扎实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力争年内实现每个建制村都有规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每个中心都达到“五务合一”的要求,努力使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农村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宣传教育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信访维稳中心,成为党员之家、群众之家特别是青年、妇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之家,成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平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二、进一步明确建设标准,规范功能设置

  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要按照综合性服务平台的要求来建设,力争达到“二十个一”的标准:

  1、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场所。

有满足功能需要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场所、阵地。

  2、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识。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识一般悬挂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屋顶、门楣等位置,做到醒目、美观。

  3、一套村级组织标识。

在服务中心大门两侧悬挂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标识牌。

村级配套组织、经济组织、服务组织等需要挂牌的,一般制作成尺寸较小的方型牌匾,集中悬挂于室外墙面。

注意防止村级组织挂牌过多过杂。

  4、一面国旗。

在服务中心屋顶或门前设置旗杆,升挂一面国旗。

  5、一个公开栏(橱窗)。

主要用于定期公开村级党务事务,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发布等,及时反馈村民群众反映问题和事项的办理情况。

公开栏一般设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周边,位置要醒目,要带有防雨设施。

  6、一个活动场地。

在服务中心周边规划一定面积的活动场地,满足群众日常活动和召开村级大型会议需要。

有条件的村可以依托活动场地搭建一个戏台。

  7、一套体育设施。

根据村实际情况,配备篮球架、乒乓球桌、体育健身器材等设施,满足群众开展文体活动。

  8、一套广播喇叭系统。

主要用于政策宣传、信息发布、文化娱乐等。

广播喇叭控制室一般设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扩音设备应覆盖村民聚集区。

  9、一个便民服务大厅(室)。

主要用于为党员群众提供代办服务和处理村级日常事务。

便民服务大厅一般设在一楼,布局为开放式,方便党员群众办事。

根据工作需要,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党群服务、代办服务等服务岗,安排党员干部值班服务,公开岗位职责和服务承诺。

室内墙壁上公示服务范围、服务项目、服务流程等内容,做到简明清晰。

有条件的村可配备电脑、打印机、电话等服务设备。

  10、一个谈心说事室。

主要用于接待党员群众来访说事和谈心谈话。

室内布置装饰应简洁舒适,室内墙面可张贴问候语和说事谈心的相关制度。

  11、一个办公室。

一般只安排一间办公室,用于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办公,工作用房比较宽松的村,可增加一间综合办公室。

其他村干部日常办公,主要在便民服务大厅进行。

  12、一个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

主要用于会议、学习、培训和活动。

应配置一定数量的会议桌椅,配置一面党旗。

室内墙面可张贴入党誓词、党员权利义务、党员群像图(含公开承诺事项)以及“三会一课”、党组织生活会等相关制度。

  13、一个文化娱乐活动室。

主要用于村民文化娱乐活动。

应配备桌椅、棋牌、电视机、音响设备等。

  14、一个远程教育站点。

主要用于党员群众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

应配备电脑、电视机、影碟机、投影仪、音响等电教设备,开通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端口。

  15、一个图书室(农家书屋)。

主要用于党员群众阅读学习。

应配备书柜(书架)、阅读桌椅及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党建、农业技术、文学、艺术、科普生活保健等类书籍。

有条件的村,可配备电脑,开通电子阅览服务。

室内墙面可张贴图书借阅管理制度、读书名言警句等。

  16、一个档案室。

主要用于存放村级各种档案资料。

应配备档案柜、档案盒等设施,对村级各项工作、各类人员等规范建档,并定期整理。

  17、一个卫生室。

主要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18、一个农资超市(综合服务社)。

主要为群众提供日常生产生活资料采买服务。

  19、一个农村商贸服务站点。

主要为群众提供农产品销售,商贸、务工信息咨询等服务。

有条件的村,可建设村级商贸市场(网点)。

  20、一个综合服务站点。

根据村级实际和群众需求,提供农机、农技、米粮加工等各类综合服务。

  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室(站点)可根据实际情况一室(站)多用,总体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简朴实用。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根据实际,尽可能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和平台。

  三、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作用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重在建设,关键在用。

要按照构建“七个体系”和“五务合一”的要求,强化功能整合,抓好管理使用,做好活动记载,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作用。

  

(一)强化组织领导功能,发挥区域政治中心作用

  1、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经常开展理论学习、“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党内会议等党务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2、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经常开展民主议事决策活动,全面实行村务重大决策“五议五公开”,提高村务管理水平。

  3、加强村党组织对村级自治组织、配套组织、经济组织、服务组织的领导,全面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强化引领发展功能,发挥区域经济中心作用

  1、选准发展项目,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党员创业致富”计划的示范作用,引领群众兴办产业、增收致富。

  2、加强对农资超市(综合服务社)的监督管理,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生产生活物质采买服务,方便群众生活,促进群众生产。

  3、依托综合服务站点,定期发布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邀请农机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定期到村,指导和帮助群众开展农业生产。

  4、依托农村商贸服务站点,定期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组织农产品集中销售,活跃商贸流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5、有条件的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或引办、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强化桥梁纽带功能,发挥区域公共服务中心的作用

  1、向群众公开市、镇(街道)、村各级服务网点、服务项目、办事流程、服务承诺、联系方式等,方便群众办事。

  2、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承接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项目,并与镇(街道)、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对接,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

重点为群众代办涉及公安、民政、计生、广电、劳保、国土、建设、农业、林业等部门的行政审批等服务事项。

  3、经常性组织开展“便民服务日”等活动,邀请农业、民政、文体、卫生、科技、计生、妇联、共青团等相关职能部门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现场办公,方便群众办事。

  4、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随时接待群众,及时办理群众反映的属于本村范围内的服务事项。

  5、组织村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定期走访慰问老党员、老模范、老干部。

  6、依托村卫生室,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并做好卫生保健常识宣传工作。

  (四)强化教育培训功能,发挥区域宣传教育中心的作用

  1、用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坚持全天候开放,做到党的方针政策,党员干部先学;健康文艺节目,面向群众热播;实用致富技术,按需点播推广。

  2、用好广播喇叭系统,做到早中晚定时播放,惠民利民政策随时宣讲,遇到紧急突发性事件及时提醒。

  3、利用党务村务公开栏、标语、横幅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普法教育、文明道德教育。

  4、有条件的村,编写村规民约,文明道德民谣,通过文化墙、广播喇叭加强宣传引导。

  (五)强化文化娱乐功能,发挥区域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的作用

  1、用好图书室(农家书屋),组织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读书学习,提高文化素质。

  2、用好文化体育场所,组织腰鼓队、说唱队、民乐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等群众性文体组织,经常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3、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承办上级部门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送电影送戏”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4、依托群团组织,组织青年、妇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经常开展活动,特别是利用“三八”、“五四”、“六一”、“九九”等节庆开展活动。

  5、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群众办喜事提供场所,倡导文明新风尚。

  (六)强化社会管理功能,发挥区域信访维稳中心的作用

  1、建立说事谈心制度,引导群众“有困难找干部,要上访找支书”,通过村党组织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2、建立干部值班制度,随时掌握村情动态,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矛盾化解不出村”。

村干部每周应召开一次例会,每天安排一名村干部轮流坐班。

  3、建立村干部包组、党员联户制度,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及时理顺群众思想情绪,化解矛盾纠纷。

  4、建立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村级重要情况,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四、加强对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使用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镇、街道党委要把建好、管好、用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协调安排,形成工作合力,务求取得实效。

  

(一)规划先行,科学建设。

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充分论证。

凡新建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应先制定建设方案,报市委组织部审批。

改扩建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应先制定改扩建方案,动工前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市委组织部在征求规划、国土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和改扩建方案进行认真审核,重点对建设规模、功能配置、资金来源等进行把关,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审批。

  

(二)整合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经验 > 美容化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