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文档格式.docx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周开满荷花的池塘
第九周变形鱼
第十周梦想舞台
第十一周梦想舞台
第十二周单元小结
第十三周十只手指管键盘
第十四周十只手指管键盘
第十五周实用的“记事本”
第十六周练就一双巧巧手
三、课程要求:
综合实践课每周三至六年级都是每周3节,要求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一节劳动课,一节实践课。
每周的信息技术课要求老师严格按照课表和教务处所下发教案进度按个执行。
信息技术可班级上课分配:
班级
星期
节次
地点
老师
三
(1)
星期四
第五节
电教室
胡光明
三
(2)
星期二
第三节
冉启云
四年级
星期五
第二节
曾德银
五年级
星期一
周永举
六年级
第四节
吉小平
第1课初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2)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作用。
(3)掌握鼠标器的操作。
(4)了解计算机软件和硬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2)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促进知识的内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2)介绍机房守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鼠标器的操作;
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作用。
2、难点:
鼠标器的双击操作;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别。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利用实物、图片、录像展开直观教学;
组织学生自主归纳总结。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讲授计算机硬件时建议采用直观教学法,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让学生体验到计算机是由主机(CPU、存储器等)、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也可以通过观看录像片(介绍计算机基本组成)让学生体验感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别汇报各硬件的用途和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在计算机教室中实际地拆装计算机,让学生感受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如果学校条件许可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切断电源的条件下),由学生拆装计算机,亲身体验,了解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
讲授计算机软件时,我们可以结合通过计算机处理相关工作的实例,直观地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如果计算机仅有硬件,没有软件是没有办法进行工作的;
计算机再怎么聪明,没有人编写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它也没有办法进行处理。
本节课没有开关机的内容,也没有Windows基本操作的内容,在讲鼠标器知识时,课前教师可使用电子教室软件,集体开机,通过边讲边练的形式,了解并初步掌握鼠标器的操作要点。
重点掌握单击、指向、拖动的基本操作,双击的操作本节课掌握有一定难度,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循序渐进,逐步练习。
儿童的天性就爱玩,可安排适当的鼠标练习小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习鼠标的操作练习。
课后的自主活动课,就是基于这个考虑设计的。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进入计算机教室,在上课时应强调计算机教室管理规定,并在教学中强调正确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少讲抽象概念,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不要求学生对概念认识多深,应多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保护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第2课桌面的奥秘
(1)掌握开机和关机的基本方法。
(2)初步认识WindowsXP桌面和“开始”菜单。
(3)掌握排列图标及运行程序的方法。
动手操作体验开关机和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WindowsXP操作系统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动手的能力。
建议安排2课时。
掌握排列图标及运行程序的方法,掌握启动和退出WindowsXP的方法。
2、难点:
运行程序。
教师演示讲解,学生自主操作体验。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自己开机,在讲授如何开机的教学知识点时,教师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具体操作步骤。
应该让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主机箱上电源按钮的分布并思考具体作用,尝试独立打开计算机。
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名计算机机箱的设计师,你会如何合理设计安排电源按钮呢?
观察仔细的学生可以通过电源按钮旁的图标成功开机或者通过角色互换、猜测推理的方法得到这样的结论,电源按钮一般都被设计的比较大、较为明显。
不同外型计算机的开机对成年人来说不会是件难事,而对于有些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能会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电源开关有什么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可把不同外形的计算机展示给学生看,也可叫学生找一找不同外形计算机的开关。
使学生了解“开关”的特征,使学生以后不管遇到任何一台计算机都能通过观察正确地打开。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桌面的组成、排列图标、运行程序,建议:
(1)通过演示和观察,直观地感知WindowsXP系统桌面的组成与功能。
(2)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排列图标的意义,排列图标不仅仅是能够使用图标变得整齐,还可以帮我们查找文件。
(3)通过运行画图、播放音乐、游戏软件等,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看到并掌握菜单的操作要领,学会在WindowsXP系统中运行程序。
在关闭计算机时,也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关机尝试。
如果学生总是无法成功,就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对话框中的选择,思考不同选项的不同含义,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成功关机。
教学中要注意几点:
(1)正确的开机方法,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
(2)要强调关闭系统之前,必须先关闭打开的窗口(应用程序)、再退出Windows系统,以确保所做的工作已经保存到硬盘上。
(3)打开“开始”菜单的方法一般是单击“开始”按钮,也可以按一下键盘下方的专用键。
(4)用准确的术语介绍弹出的“开始”菜单、“关闭Windows”对话框。
第3课多变的窗口和桌面
(1)认识窗口的基本结构。
(2)掌握打开、移动、最大化、最小化、关闭窗口以及改变窗口大小的基本操作。
(3)掌握桌面的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
(4)学生进一步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操作。
(2)注意正确方法的指导,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敢于尝试,与人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Windows的浓厚兴趣。
知道窗口的基础知识,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能够按照要求改变窗口的大小。
教师演示讲解,任务驱动,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操作体验。
窗口是用户操作Windows的基本对象,Windows的应用程序都是以一个窗口的形式出现。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程序窗口的基本结构,并熟悉窗口的基本操作,比如,打开窗口的方法、改变窗口的大小和位置等。
在Windows界面下,应用程序窗口的总体结构大同小异,教材以“我的电脑”窗口为例介绍了一般窗口的结构,让学生熟悉窗口的组成部分,并能熟练掌握与窗口有关的一些基本操作。
要让学生对照屏幕实际显示的窗口来认识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窗口边框、状态栏等各部分的功能,让他们了解窗口右上角的三个小按钮(最小化按钮、最大化或还原按钮、关闭按钮)的作用并实际上机试验。
需要说明的是,当窗口最大化时,最大化按钮变成了还原按钮。
这里还有两个新的术语要强调:
滚动条和滚动按钮。
当窗口较小,而工作区内容较多不能完全显示时,要提醒学生使用滚动条或滚动按钮来查看。
Windows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窗口,每个打开的“窗口”在“任务栏”中都有一个缩小的图标,即对应的按钮。
只要用鼠标器单击“任务栏”中代表某一窗口的按钮,就可使被覆盖的窗口调到上面,成为当前窗口;
如果两个窗口部分重叠,还可以单击下面窗口的任意位置,将下面的窗口变成当前窗口。
自由改变窗口大小:
在此课时中,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对鼠标的操作还称不上得心应手,要他们把鼠标指向窗口的控制点有点困难。
教师应有耐心让学生慢慢找到感觉。
移动窗口:
让学生明白把鼠标指向窗口的标题栏然后拖动鼠标即可。
菜单栏是体现程序丰富功能的地方,学生今后要经常用来进行各种操作,其中“文件”、“编辑”、“查看”菜单集合了一些基本的操作命令,教材在“练一练”里要求学生尝试“查看”菜单“工具栏”选项中的命令,目的是让学生对窗口菜单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的使用做准备。
桌面的设置是电脑个性化设置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使用电脑的兴趣增强主人意识有很大作用,此部分的教学可采用“扶一扶”“探一探”等方法,简单演示背景设置,其余部分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对话框的教学。
对话框是特殊的窗口,无最大化、最小化按钮,教学中引用“窗口”、“对话框”的术语要正确。
初学者在未掌握鼠标器单击、双击时,打开窗口有点小困难,要求学生双击速度要快。
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教科书、计算机、同学或教师的帮助)来展开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详尽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精神,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生疏到熟练的特点。
此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操作过程,教师应作适当的示范操作和演示讲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脚手架”,学生可以在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范例中得到启迪和帮助。
根据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学习,适当时候可以组织相关的学习交流和评估活动。
第4课 可爱的小蝌蚪
[教学目标]
(1)学会打开和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
(2)认识“画图”程序窗口的基本结构。
(3)掌握铅笔、刷子、橡皮三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4)理解撤销和清除图像的意义,掌握操作方法。
自主尝试,任务驱动,小组讨论。
激发学生学习画图的兴趣。
[课时安排]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铅笔、刷子、橡皮三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撤销和清除图像的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认识画图软件、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为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课在学习画图软件之前,先欣赏本课的主题画“可爱的小蝌蚪”,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为学生后面进行创作打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