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1242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A.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

B.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

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D.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

2013单选:

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

这是强调遵循:

(B)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发展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2015单:

采用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

这种研究方法是(C)

A.观察法B.个案法C.调查法D.测量法

2011填: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填:

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1924年(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15简答:

简述高等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等。

(二)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

学习本质、知识技能学习、学习迁移和问题解决、学习动机等。

(三)高校德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四)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

第二章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识记人类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结构系统中的各个要素

(二)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表现

(三)理解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的含义

(四)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过程

(五)掌握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2011单:

能发动个体从事与实现目标有关的行为,也能抑制与预定目标不符合的行为,该心理过程是(C)

A.认知过程B.情绪过程C.意志过程D.情感过程

2012单:

在心理的结构系统中,需要归属于(C)

A.心理过程B.个性C.心理动力B.心理特征

2013单:

在人的心理结构系统中,性格归属于(B)

A.心理过程B.个性C.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征

2014单:

在个体的心理结构系统中,学习动机属于(C)

A.心理过程B.个性特征C.心理动力B.心理特征

在人的心理系统中,能力属于(B)

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C.心理动力B.心理特征

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最基本特征是(D)

A.情感内容的不断社会化B.情感持续时间的增长

C.情感表现形式的不断简接化

D.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摇摆不定

2011简答:

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自我?

1.积极悦纳自我2.理智对待自我3.乐观憧憬自我(展开)

2013简答:

简述如何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

1.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2.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展开)

2014简答:

简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

(一)全面认识自我

1.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2.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

(二)正确对待自我

1.积极悦纳自我2.理智对待自我3.乐观憧憬自我

(三)努力完善自我

1.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2.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

3.培养健康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2012论述:

上期期末考试后,王军有几门学科成绩都挂了。

他认为自己一直学习很努力,可这样的结果使自己很没面子,十分担心同学是否会由此而轻视自己。

因此,他一方面对同学间的谈话、开玩笑很敏感;

另一方面纠结于自己的不争气。

他的自信心时起时伏,学习的效率也越来越低,人也变得很重默。

试论述可以在哪些方面引导该生开展自我教育,帮助其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对待自己,以激发潜力,投入学习?

2015论述:

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我?

第三章高校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一)识记学习的含义

(二)了解学习分类(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加涅的按学习结果分类、冯忠良按学习内容分类)

(三)理解各种学习理论的内涵

(联结型、认知型、人本主义、社会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三大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化、强化物、正强化、负强化)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理论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

有意义学习的含义、条件

(四)掌握高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

下列不属于学习的是(C)

A.学生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环境B.军训中学生对军训“紧张度”的实验C.进入教室后对“气味”的适应D.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下列属于学习的是(D)

A.嗅觉适应B.明适应C.暗适应D.环境适应

下列不属于学习的是(B)

A.近墨者黑B.蜜蜂采蜜C.望梅止渴D.谈虎色变

下列属于学习的是(A)

A.望梅止渴B.蜜蜂采蜜C.味觉适应D.飞蛾扑火

加涅依据学习结果对学习进行分类,其中的通过学习获得一种相对稳定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过程的学习是(B)

A.认知策略学习B.态度学习

C.智力技能学习D.动作技能学习

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事件称为(D)

A.反射物B.反射C.强化D.强化物

提出“先行组织者”教学方法的学习理论是(C)

A.格式塔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发展理论

C.认知结构—同化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上行下效”中的强化效应属于(C)

A.正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根据强化的分类,树立“榜样”属于(D)

A.外部强化B.负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

“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是(B)

A.正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外部强化

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高校学生学习具有那些特点?

(一)学习具有较高的职业定向性;

(二)学习具有更突出的主观能动性:

1、有较多支配时间;

2、学习的内容有较大的选择性。

(三)学习途径具有多样性;

(四)学习具有研究和探究的性质。

2014简答: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客观条件:

材料的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

积极的心理倾向;

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第四章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

(一)了解知识的概念与分类

(二)识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概念、表征方式,了解这两种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

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阐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三种学习同化模式)

(三)识记策略性知识的概念、分类

(四)了解运动技能的含义、分类、培养过程(高原期)

用来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问题的知识是:

(A)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

C.过程性知识D.步骤性知识

学生掌握学科思维方式的学习主要属于:

(B)

A.陈述性知识学习B.程序性知识学习

C.言语信息学习D.语义性知识学习

“快速阅读”训练主要属于学习:

(C)

A.陈述性知识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语义性知识

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中,理解各心理健康标准的意义,这属于学习:

A

A.陈述性知识B.智慧技能C.策略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使知识不断分化与精确化的学习形式是:

(C)

A.上位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C.下位学习D.总括学习

利用生理学中的“同化”来理解心理学中的同学的学习,这类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总括学习

教师运用已有的学习动机概念来理解学生学习中的具体表现,这类学习主要属于:

(B)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

阅读时,人们常对一些重要信息“下画线”。

从学习策略分类看,下画线属于:

A.精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认知策略

根据学习策略的分类“列提纲”属于什么策略?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下列属于运动技能的是:

(D)

A.下棋B.写作C.打牌D.书法

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2015简:

简述学习策略的主要构成。

(一)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第五章高校学生学习迁移

(一)了解学习迁移的基本含义、迁移的分类

(二)理解各种迁移理论的基本内涵(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说、学习定势说……)

(三)理解影响迁移的因素(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与策略、定势的作用)

(四)掌握运用迁移理论促进学生的迁移能力(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科学精选教学材料、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迁移的是:

A.温故知新B.上行下效C.吃一堑长一智D.举一反三

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A.闻一知十B.功能固着C.温故知新D.约定俗成

下列属于迁移的是:

A.集思广益B.上行下效C.闻一知十D.入乡随俗

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成为:

A.顺向迁移B.正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在知识学习中,概念、规则的掌握水平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是:

(C)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2013论述:

李老师是一名新入职的教师,他很想能迅速地胜任学科课程教学工作。

他为两课时的教学准备了近万字的教案。

例如:

关于某概念的学习就列了5、6种解释,但是没有考虑引导学生思考各观点的提出角度、特点,他们之间的联系及启示等。

结果到了课堂上,学生们的反映并不积极,学习不太投入。

上完课后李老师感觉失望,很没有成就感。

督导们也认为这节课的内容虽然多,但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关注少,知识在执行教材。

似乎把学生当作U盘。

关于概念的学习,介少多种观点的目的为何?

仅是消耗教学的时间?

问题:

试运用学习迁移的有关观点,对该教师改进教学的备课应注意什么?

试论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