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9728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4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案教案新版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

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著名的就是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的发现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24

3.教学方法f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v

[教学准备]1

教师: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

V

学生:

自学教材。

a

[教学过程]x

教学环节s

教师活动E

学生活动6

设计意图b

导入新课H

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

D

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

b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

x

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

r

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l

探究新知

(授新课)g

1.我国最早的人类g

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提出问题。

(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

m

(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

 

(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

A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

观察并抢答:

(1)云南元谋县。

(2)牙齿硕大、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

(3)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4)会不会制造工具。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

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现?

动脑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展示化石的图片)

(2)北京人的特征

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分组并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①同学们互相观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

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

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③根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

④讨论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

22737732

⑤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火对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

⑥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3.动动手:

今天我们学习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把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代标识在《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播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的动画。

学生代表自由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①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②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回答问题。

③情景:

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④原因:

生存环境十分险恶,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生存下去。

⑤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回答问题。

⑥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回答问题。

学生动手填充地图。

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初步理解考古发掘对研究历史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了解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课堂总结

代表

生活

年代

体质

形态

工具

制造

生产

活动22737732

用火

社会组织

距今约170万年

牙齿硕大、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

制造粗糙工具

采集狩猎

原始人群

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保留猿的

某些特征,手脚分工

明显

使用天然火

归纳、梳理知识点。

图表小结课堂,让学生对本课的结构框架、线索脉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巩固练习

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是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故乡,你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吗?

()

A.云南元谋22737732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浙江河姆渡

2.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人种”,现在科学上常称为“北京直立人”。

北京人可以称为“人”,主要是因为()

A.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没有区别

B.他们能直立行走

C.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D.他们会使用简单的语言

3.关于北京人的叙述正确是()

①使用天然火

②把石头打成粗糙的石器

③过着群居生活

④和现代人没有差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看下图,谈一谈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并分析该特点的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A

2.C

3.B

4.分布广泛。

以我国的东部地区居多,而且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原因:

自然条件优越,便于采集狩猎。

回答问题。

巩固基础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中考链接

1.(2014年广东卷)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22737732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2014年山西卷)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

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 

C.战国铁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像 

1.B 

2.A 

熟悉中考题目,知识延伸。

课后作业

七人为一个组扮演北京人的生活,其中一人对北京人的生活进行介绍。

(介绍内容参考多媒体课件)

小组为单位探究。

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能力,发散思维。

[板书设计]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1.生活年代及发现地点

2.意义

二、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

2.生活年代

3.体质特征

4.使用工具

5.生产、生活状况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北京人的特征等。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北京人基本概况。

【教学难点】

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

进入新课: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

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

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

阅读课本P3内容,完成第2题。

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距今约70~20万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北京人的特征

阅读课本P4~5内容,完成第3题。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上的里程碑。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

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

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及特征。

2.北京人用火有何意义?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在描述远古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迫切需要的是(D)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D.过群体生活

2.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步。

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B)

A.元谋人B.山顶洞人

C.北京人D.蓝田人

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什么方式(C)A.史书记载B.神话传说

C.考古挖掘D.科学推测

本课小结:

同学们,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们这节课以元谋人和北京人为例共同探讨了远古人类不断进化的历史。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是很聪明,想像力真是很丰富,那么多的问题在同学们这里都有了答案。

历史其实就是这样,只要你细心,只要你参与,你就会有收获和惊喜。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培养自己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

进而促发或增强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