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9454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6.9亿元,增长3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增长11.7%;

农民人均纯收入8205元,增长15.1%。

——城镇新增就业1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

——人口自然增长率2.5‰。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如下:

(一)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1、经济保持较快发展。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一季度、上半年、一至三季度、一至四季度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8.3%、16.8%、15.3%、15%,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上,是近17年来的第二高增速。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480.9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增加值2785.3亿元、增长11.8%。

2、三大需求持续增长。

一是投资保持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增长,比计划增加755.4亿元。

二是社会消费稳定增长。

在促进消费政策的持续作用下,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达到2417.6亿元,增长18.8%。

三是出口大幅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复苏,全市出口大幅增长,达32.0%。

3、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

全年实施585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7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3.7%,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4.1%,发挥了重大项目对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支撑作用。

4、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一是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72.2亿元,增长31.5%;

非税收入完成154.7亿元,增长48.3%。

基金预算收入987.4亿元,增长115.3%。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5元,增长11.7%;

三是民间投资增长加快。

全年民间投资2564.8亿元,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60.3%,比去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

四是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5512.6亿元,增长27.2%;

实现利润357.8亿元,增长41%;

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1%。

(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

1、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全市灾后重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28.9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93.9%。

对口援建项目380个完工376个。

城乡住房重建全面完工,分别累计完成4.3万套和13.7万套,建成灾后重建集中居住点749个。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重建基本完成,169所中小学校和239个卫生重建项目投入使用,电力、通讯、交通等重建项目全面竣工,全省首个灾后重建重大项目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建成运营,二王庙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工程全面完成。

“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文明活动深入开展,建成农村新型社区180个。

完成50万亩大熊猫栖息地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灾区生态环境加快改善。

2、灾区经济振兴发展。

灾区产业重建项目推进顺利,工业403个、农业16个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16.8亿元和53.5亿元;

旅游重建项目开工18个,完成投资20.4亿元;

商贸服务和粮食流通重建项目开工906个,完工率98.4%。

灾区旅游和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发展,都江堰“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闽彭产业园”等合作园区加快建设。

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等重灾市县三次产业全面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

3、抗击山洪泥石流灾害取得胜利。

面对“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充分运用抗击特大地震灾害成功经验,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及时协调组织救援力量和落实监测防范责任,加强水情、气象监测和地质灾害排查,全力解救被困人员,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8.4万人。

千方百计恢复交通、电力、通信和供水等基础设施,保证了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恢复。

(三)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

1、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研究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基本思路,按进度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制定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九化”规划原则和规划建设导则,构建了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一区两带五楔六廊”的城市发展格局。

编制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纲要、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11条示范线规划以及城市绿道系统建设规划。

修订完善市域现代交通体系规划和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在全国首创乡村规划师制度。

推进成都经济区等区域规划合作。

2、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

按照合理划分事权、管理重心下移和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向五城区下放了规划、国土、建设、城管等管理权限。

研究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办法和措施,促进社会资本向农村流动。

实施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改革,推动市域城乡居民自由迁徙。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强重要期货交易品种交割库等资本市场建设,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范围,组建成都农商银行。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管办分离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市医管局,在13个区(市)县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试点。

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组建西部首家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所,成都音像出版社、时代出版社、市杂技团转企改制有序推进。

3、农村“四大基础工程”进一步推进。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确权颁证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建立集体公益林生态保护资金制度,核实发放耕保基金19.6亿元。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成效明显,市本级财政下拨专项资金4.3亿元,实施项目34002个。

土地综合整治稳步实施,初步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实施土地整理项目95个,新增耕地7.8万亩。

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加快完善,村民议事会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产业跨越发展势头强劲

1、战略功能区建设起步良好。

着眼于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完成了全部市级战略功能区总体规划和核心区的城市设计。

建立健全市县两级统筹推进市级战略功能区管理体制和分级负责、整体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49个县级功能区建设同步推进。

市级功能区引进重大项目167个,完成投资795亿元。

新能源产业功能区获批国家新能源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材料产业功能区获批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服务业发展加快。

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785.3亿元,增长11.8%,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

一是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中国人寿等28家金融机构集聚金融总部商务区,新增澳新银行等7家中外资金融机构,驻蓉金融机构银行达到46家,保险公司54家,证券公司42家;

建立国内首家合资消费金融公司,获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首家本地保险公司锦泰财保获批成立,成都银行新增重庆分行等3家分行,新增A股上市公司5家。

二是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全面推进。

航空物流园区、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开通成都至班加罗尔直飞客运航线,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发展迅速;

商贸业提升发展,实施“中调”战略,总部经济发展迅速,仁恒置地等16个重大商贸项目竣工投用,成都国际商贸城、百扬大厦等121个重大商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三是旅游业繁荣发展。

获批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新增国家3A、4A级旅游景区10个,接待国内外游客681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3.9亿元,分别增长22.3%和20.5%,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四是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

出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工作实施意见,房屋交易成交量回归理性,全年累计成交商品房2938万平方米,比2009年减少22%;

其中,中心城区成交1133万平方米,比2009年减少37%;

全市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575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7.8%。

五是会展、软件等产业加快发展。

成功举办西博会等会展节庆活动382个,会展业直接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26.9%;

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2亿元,增长34.7%。

3、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0.1亿元,增长23.6%。

一是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电子信息、机械汽车等六大重点行业完成增加值1258.5亿元,增长23.8%。

二是重大工业项目扎实推进。

完成工业投资1301亿元;

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425个,完成投资684亿元,其中,一汽丰田搬迁、神钢“创百亿”迁扩建等182个项目投产达产,彭州石化、一汽大众二期等143个项目加快建设,富士康等95个促进开工项目动工建设。

三是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取得进展。

全市88户大企业大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00亿元,增长33%;

新增神钢、一汽丰田、水电七局等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3户,全市超百亿企业10户;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深入实施,制定扶持鼓励政策,支持微型企业发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较上年增加300户。

四是工业集中发展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91亿元,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成都经开区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4、农业稳定发展。

农业增加值285.1亿元,增长4.1%。

一是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新增节水灌面26万亩,全市粮食总产量274.8万吨,蔬菜、水果、花卉、茶叶、肉类、禽蛋等产量保持稳定。

二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

实施农业项目746个,完成投资227亿元;

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25个,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33个、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30个,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新增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161个,新增国家和省级农产品名牌44个。

三是农业和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步伐。

彭州濛阳农产品批发市场、三联家禽市场等农业物流基地初步建成,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启动建设128个,其中建成投用49个。

同时,4万亩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林业产业总产值268.9亿元。

新解决农村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五)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

1、结构调整大力推进。

实施高端发展战略,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步伐。

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编制完成现代服务业规划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引导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二是强力推进产业集中集约发展。

完善工业集中发展区“一区一主业”产业定位和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及土地容积率、产出效益等控制标准,工业集中度达到74.7%,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制定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

三是企业技术进步加快推进。

全市完成技改投资1000亿元,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21%,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企业达到445家,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4.7%。

三次产业结构由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