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4页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8903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4页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名师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4页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名师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4页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名师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4页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名师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4页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4页Word下载.docx

《名师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4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4页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精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4页Word下载.docx

3、购物。

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能准确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熟练地使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4、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变化”。

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

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

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测量”。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5、应用题

求几个几是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

关于平均分和求倍数的除法应用题;

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正确列出乘除法算式,会解决有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课后小结:

加与减的复习(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97第1题、P98“互相启发”、P100第6题、P101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笔算的方法;

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问:

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巩固练习,P97页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 

二、发展练习 

1、完成P98页第1题。

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的。

2、完成P101第13题:

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

再笔算。

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练一练。

(补充练习题) 

36-19+17= 

48-16-23= 

13+27+10= 

三、实际应用 

1、完成P100页第6题,101页第10题的第一小题。

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朋友跳绳:

小明 

小红 

小东 

小丁 

45下 

36下 

53下 

60下 

(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随堂练一练

(一)

1、学校有15只白兔,37只黑兔。

(1)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2)拿走了18只兔子,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子?

2、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胜利街车站有17人下车。

(1)车上还剩多少人?

(2)又上1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大猴子摘了28个桃,小猴子摘了27个桃,两只猴子吃了19个桃,还剩下多少个桃?

4、学校合唱团原有36人,有17人毕业,又新加入9人,合唱团现在有多少人?

5、

(1)70减去24,差是(),再减去27,得()。

(2)26加上53和是(),再减去39,得()。

(3)在73+18-25中,先算()法,在80-47+33中,先算()法。

(4)在○里填上>

、<

或=。

63-25○15+1536+30○35+2591-25○82-39

6、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32+49-17=45+26+29=85-37-28=

7、填表格

班级分类

舞蹈

美术

英语

合计

一班

32

25

36

二班

23

40

90

三班

28

18

87

四班

35

85

8、猜动物年龄

(1)小熊说,我的年龄等于24加上36再减去26.小熊今年多少岁?

(2)山羊说,26加上42再减去59,就是我的年龄。

山羊多少岁?

9、实验小学足球队有42人。

有8名队员已经毕业了,新加入17人,现在足球队有多少人?

“表内乘除法”的复习(第3课时)

课本P97页第2、3、4、5、6,P99-102第5、7、8、9、10题第2小题.11、12、第16题。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

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2、学生会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交流反馈:

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

还存在什么问题?

3、教师抽查。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 

六九( 

( 

)四十二 

„„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

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97页的第5.6题。

2、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99页第1题然后校对。

1、独立完成99-101页第4.5.7.8.11.12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交流反馈。

(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2、102页的16题。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配花方案。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

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随堂练一练

(二)

一、填空。

7=()9×

4=()42÷

7=()()×

()=24

()×

7=144×

8=()28÷

4=()()÷

()=8

27÷

9=()5×

()=35()×

7=63()÷

7=2

24÷

6=()12÷

2=()36÷

6=()48÷

()=6

二、接力赛

24÷

8□×

5□÷

3□×

7□

4□+28□÷

7□×

9□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得数不是4的算式是()。

A、12÷

3B、16÷

4c、24÷

6D、36÷

4

2、得数是1的算式是()。

A、9÷

9B、8×

8C、8÷

1D、1-1

3、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42÷

6<7  B、5×

7>7×

5  C、49÷

7<8

四、你能写出几个得数是6的除法算式

五、你知道吗?

1、一共有()辆小汽车。

□○□=□(辆)

2、如果把这些小汽车平均分成()份,每份有()辆。

□○□=□(辆)

3、如果9辆小汽车排一行,可以排()行。

□○□=□(行)

六、在表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有几个盘子

2

每个盘子

放几个桃子

9

七、一只要5元,淘气有14元,可以买3个吗?

八、看图编除法题。

“米和厘米、图形的变化、人民币”的复习(第4课时)

课本P103页。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能准确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熟练地使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图,尺子等。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

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

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下面这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4.完成P98图形与几何相关练习 

二、复习图形的变换 

1、图形的变换有哪些形式。

(平移、旋转、轴对称) 

2、完成P103第4题的练习 

三、复习元、角、分 

1、我们学过的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生:

元、角、分 

2、说说“元、角、分”的进率。

谁能说一说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有什么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3、复习元、角、分的换算

1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

2张50元;

5张20元 

1张50元可以换2张20元和1张10元;

可以换5张10元 

1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

4张5元;

20张1元 

较大一点的人民币的换算。

4、以P97第7题为例复习付钱的方式以及有关人民币的一些知识。

5、独立完成P102第14.15两题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经常使用到人民币,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主要通过教材上的习题,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的紧密性。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随堂练一练(三)

一、填一填

1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