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27885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1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1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1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1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

《11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

编写:

冯永刚日期:

2013年10月22日

目录

一.总则………………………………………………………………………….03

二.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03

三.铁塔组立、接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07

四.导地线架设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1

五.加强质量动态管理………………………………………15

一、总则

1、编写目的:

输电线路施工质量通病是指在输电线路施工中经常发生的,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些工艺缺陷和质量缺陷。

由于此类缺陷发生频率比较高,影响了工程“创优目标”的实现,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

因此,治理质量通病是施工质量持续改进的主要课题之一。

为了提高古剑-光明110kV线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因此编制了本措施。

治理质量通病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工作放在施工工序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水平,把光明变-古剑变110kV线路工程打造输电线路“优质工程”。

2、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光明-古剑110kV线路工程。

针对现场的施工工艺质量问题多发点,提出了改进方法及采取的相应措施,针对施工情况及各工程环境特点对质量通病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

二、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属于隐蔽工程,质量缺陷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处理完毕后对外观工艺质量影响比较大,所以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实施工艺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施工前,各项目部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技术要求、工艺标准和工艺方法,特别在工艺方法方面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严格按操作工艺要求工作,减少基础工程质量通病。

1、基础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

(见图一)

〈1〉模板支顶缺陷。

控制点:

(1)选用加工质量合格的模板;

(2)模板顶木支顶位置合理、牢固。

〈2〉钢筋接头同位置。

钢筋绑扎时接头位置应分别落在不同的主筋上。

〈3〉混凝土麻面。

(1)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洁;

(2)脱模剂涂刷均匀;

(3)模板连接牢固,无缝隙;

(4)混凝土振捣符合技术要求。

〈4〉混凝土蜂窝。

(1)模板连接紧密,无缝隙;

(2)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投料;

(3)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使混凝土搅拌均匀;

(4)采用正确的投料方法,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5)混凝土的振捣符合技术要求。

〈5〉缺棱掉角

(1)拆模;

(2)成品保护。

2、基础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1〉基础模板支顶缺陷:

模板上口不直,模板侧面不在同一个竖直面上,浇制过程中出现涨模现象。

浇制完毕后混凝土表面的侧面不横平竖直,影响浇制后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原因分析:

a模板不合格,模板存在质量缺陷;

b立柱模板外侧抱箍安装位置不合理或连接不牢固;

c模板支顶不合理,连接不牢固,在混凝土浇制过程当中出现顶木脱落、模板移位、涨模等情况。

防治措施:

a模板使用前检查模板的质量,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模板。

b选择合理的顶木支顶位置,顶木的坑壁侧应略低于模板侧;

采取增大坑壁侧顶木受力面积的措施,顶木支顶牢固。

c根据立柱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模板外侧每隔80~120c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

治理方法:

混凝土浇之前检查模板的安装质量,合格后进行浇制作业。

浇制过程中发现模板变形、顶木脱落、炸模现象及时处理。

〈2〉箍筋接头同位置:

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重复交搭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

施工人员对钢筋的绑扎要求不清或绑扎箍筋疏忽所致。

预防措施:

绑扎操作时经常互相提醒,将接头位置错开绑扎,使接头位置分别落在主筋的不同高度上。

适当解开几个箍筋,转个方向重新绑扎,力争上下接头互相错开。

〈3〉麻面: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

a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造成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b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c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d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预防措施:

a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b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c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治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拆模后及时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

〈4〉蜂窝:

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a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b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搅拌不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c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或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出现离析现象。

d混凝土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因漏振造成蜂窝。

e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连接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

a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确保材料计量准确。

b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

c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3m,如超过3m高度时应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投料;

d混凝土的振捣应分层捣固,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应不超过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e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25~30cm)的1/2。

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f振捣混凝土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

坍落度在3~5cm时,每点的振捣时间为17~22秒。

合适的振捣时间也可以由现象判断:

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角填满充实。

g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顶木、堵缝情况,如发现顶木脱落、模板接缝漏浆、模板变形等情况出现,应立即停止浇筑,待问题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振捣、浇筑。

混凝土有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

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的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a成品保护措施不得力。

由于外界原因和组塔施工未对基础采取保护措施。

b拆模时方法不正确,野蛮施工。

c拆模时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很好的保护,站在混凝土边缘进行施工,人为地造成缺棱掉角现象的发生。

a基础拆模后及时回填,使基础表面不外露。

铁塔组立施工避免塔料与基础承台直接接触。

b混凝土浇制完毕后,及时清除模板边缘多余的混凝土,使模板下平面与下层混凝土的上平面相平,便于模板的拆除。

c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时,禁止以混凝土的上棱角为支点翘模板。

d拆模施工时避免踩踏混凝土的棱角。

缺棱掉角很小时,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清水冲洗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

对于较大的掉角,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凸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豆实混凝土补好、捣实,并认真养护。

加强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心

钢筋绑扎

箍筋接头

同位置

模板表面光洁平整,焊接牢固

合理选择模板抱箍安装位置且连接牢固

基础外形

不美观

顶木支顶位置合理,模板侧高于坑壁侧

模板支顶

模板支顶完毕应横平竖直

混凝土配合比准确

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和易性

混凝土投料正确,防止出现离析现象

蜂窝

基础

浇制

混凝土按要求分层捣固密实

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无杂物

混凝土搅拌均匀

脱模剂涂刷均匀

麻面

模板连接无缝隙,角模连接紧密

按技术要求振捣混凝土

混凝土拆模强度达到2.5Mpa

缺棱掉角

组塔作业保护好砼棱角和表面不受破坏

拆模方法正确,防止撬棍将砼棱角破坏

成品保护

图一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

三、铁塔组立、接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铁塔组立和接地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点比较多,处理起来比较浪费工时,对总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比较大,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可以节省工时,减少施工安全隐患,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施工人员从思想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1、铁塔组立、接地工程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

(见图二)

〈1〉镀锌层脱落。

(1)塔材运输、装卸车;

(2)塔材吊装

〈2〉螺栓与塔材连接不紧密。

(1)塔材眼距的加工质量和螺栓的加工质量;

(2)塔材组装。

〈3〉螺母反装。

(1)技术交底明确螺母的安装方向;

(2)螺栓安装。

〈4〉同一位置螺栓规格不一致。

熟悉图纸,根据螺栓穿过铁的厚度正确选用螺栓规格。

〈5〉防松圈安装不紧

使用活动扳手安装防松圈。

〈6〉防盗销钉外露过长。

(1)技术交底明确防盗销钉安装工艺要求;

(2)防盗销钉安装。

〈7〉接地引下线制弯不美观。

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接地引下线的制弯操作。

〈8〉接地引下线个别点的埋深不符和设计要求。

(1)接地沟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2)接地引下线的埋设。

2、铁塔组立、接地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1〉塔材锌层脱落。

原因分析:

a塔材在运输、装卸车、搬运过程中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塔材之间相互碰撞或撞击山石造成锌层脱落和塔材表面划伤;

b塔材在起吊过程中相互碰撞,造成塔材表面出现碰伤;

c吊点位置没有绑扎隔离物,造成锌层磨损。

防治措施:

a塔材在运输当中应采取防止塔材滑动措施,尽可能的采取整捆运输,装卸车应采用吊车整捆装卸或拆捆单块塔料卸车,拆捆卸车时禁止塔料相互砸碰;

b塔料在小运途中禁止拖地滑行;

c塔料在起吊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塔料相互碰撞;

d使用吊装带吊装塔材。

治理方法:

a对于变形铁进行修复并采取防腐措施,无法修复的变形铁进行更换;

b锌层脱落的部位采取防腐措施。

〈2〉接头铁处螺栓与塔材接触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