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已经通过的)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27490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已经通过的)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已经通过的)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已经通过的)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已经通过的)Word文件下载.doc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已经通过的)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已经通过的)Word文件下载.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已经通过的)Word文件下载.doc

(1)熟悉拟定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

增加对注塑模具的认识,对塑料模具制作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锻炼自己对未曾接触过的事物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10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

这部分主要阐明了我国注塑模具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是塑件工艺分析。

这部分主要进行了塑料结构和材料成型工艺分析,并确定脱模斜度和模具的结构形式,同时完成浇注系统的设计。

第三部分是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这部分需要进行注射量、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锁模力的计算,并校核注射剂的工艺参数,确定注射机的型号。

第四部分是模架的确定。

主要确定模架的型号以及各板的尺寸。

第五部分是合模导向及定位机构的设计。

包括了导柱、导套以及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第六部分是脱模机构的设计和计算。

主要囊括了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及分类,脱模阻力的计算和脱模机构的选用。

第七部分内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主要完成内抽芯距的计算。

第八部分是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包括了冷却系统的设计及冷却装置的设计要点,计算冷却参数和冷却时间。

第九部分模具零件的选材和制造工艺。

主要包括了模具各零件的选材及制造工艺。

第十部分是模具的装配和工作过程。

主要包括模具装配的步骤和模具工作过程校验和修改。

不足之处:

本次设计的不足之处是我对模具设计过程中思考问题有些简单,没有实践经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改,以及对塑料模具知识的缺乏,使该设计中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老师提问:

(10)本论文的优缺点:

对塑料模具在成型过程中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掌握了塑料模具成型的机构特点及设计计算办法,对独立设计模具具有一次新的锻炼,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

大量生产后,由于顶针板变形,模具中斜顶杆不能准确复位,并对型腔造成损害,使塑件上有磨伤,且侧凹位置发生变化,无法满足装配要求。

(9)写作毕业论文的体会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我在大学阶段所学习的模具设计方面的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巩固,也对平时所学习的比较零散的知识做到了系统化的运用。

也发现了自己在学科内的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做到了很好的复习和理解。

通过本次设计,对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在李章东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终于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在此对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及同学们表示真挚的感谢。

(8)还有那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的不够透彻?

对于斜导柱的侧抽芯机构不甚了解,对斜导柱和滑块、导槽的配合过程中的整个动作过程不太明白。

对斜导柱的在模架上的安装位置还不太明白。

(7)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那些?

我对塑料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

首先是塑料的组成和特性,塑料由合成树脂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包括填充剂、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固化剂、着色剂。

其次是塑料的特性,包括质量轻、电气绝缘性好,强度刚度高、化学稳定性好。

热导率低,耐磨性能优良。

最后是塑料的分类,按合成树脂受热的状态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按应用范围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

(6)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的见解?

对这些不同的见解,自己是怎么逐步认识的?

又是如何处理的?

对分流道设计过程中,由于分流道的截面有圆形、梯形、U型、矩形等,为了减少分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希望分流道的截面面积要大,同时,为了减小散热,又希望分流到表面积要小,对选用U型还是梯形分流道选择不太确定,经过查找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查的为评价分流道截面形状的优劣,可用水力半径R=A/X来确定,A代表分流道的截面面积,X代表分流道的周长,R反映了分流道的流道效率,R越大,流道效率越高,意味着流体和流道壁的接触少,阻力小,通流能力强。

(5)全文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注射模具主要有七个机构组成,分别是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装置、脱模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装置、温度调节系统、排气系统。

首先对塑件进行的工艺分析,确定注射机型号,在确定成型的零部件和模架等一系列的设计,都是按照注射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逐一进行的。

了解各个部分的设计后,分别进行计算和设计,最后组成这个论文。

(4)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注射模的成型工艺过程包括成型前准备,注射成型过程和塑件的后处理。

1.对塑料ABS进行烘干,并装入料斗;

2.清理模具型芯、型腔,并涂上脱模剂,进行适当的预热;

3.合模、锁紧模具;

4.对塑料进行预塑化,注射装置准备注射;

5.注射,其过程包括充模、保压、倒流、浇口冻结后的冷却和脱模;

6.脱模过程:

开模时确保模具先沿推料板与定模接触面分型,浇口被拉断,浇注系统凝料滞留与推料板上;

继续开模,推料板将流道凝料由拉料杆及浇口套中脱出并自动坠落;

随后拉杆起限位作用,在动定模分开的同时,斜顶实现侧向抽型,由推管、推杆顶出塑件,塑件推出后,由复位杆实现复位,并锁紧动定模板,以便进行下一次注射。

(7)塑件的后处理:

由于塑化不均匀或者冷却不均匀,造成塑件各部分收缩不一致,或者塑件内的内应力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或者开裂。

因此应该消除,消除的方法是退火处理和调湿处理。

以上为答辩部分

下面是老师提问部分

(1)调质处理:

调质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2)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相变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再水、盐水、油中冷却下来,使其得到高硬度。

作用用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但猝火时会引起内应力,使钢变脆,所以淬火后必须进行回火处理。

(3)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层淬透到一定的深度,而心部分仍保持未淬火状态的一种局部淬火的方法。

(4)螺栓:

由头部和螺杆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

这种连接形式称螺栓连接。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