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模具品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如何提高模具品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模具品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线切割
加工
班、组长区分难易
程度,加工前指导
员工如何保证品
质,将容易出现问
题的地方,明示员
工,在加工中起监
督作用,加工后自
检。
检测
判定
OK
NG
无特采品产生
钳工
班组长确认组装过程及研配效果
经过长期指导,员工
会逐渐掌握加工具体
工件时需要注意问题
点
减少不良品产生
班、组长全面
了解模具,具有较高
技能,有责任心。
工艺
编程
生产计划
合格
不合格
特采品
返修报废
组装调整
免检
班组长
四、各工序职责
加工的工作就是按照图纸要求加工模具。
在做好本工序工作的前提下,为其它工序提供方便。
钳工的工作就是接到合格的模具镶块,经过研配及适当的调整,组装成一副完整的模具。
当然,要把一副模具做好,仅以上这些还不够,更需要各工序之间密切的配合,和经常的交流。
五、各工序问题点及对策
设计问题点
1、模具结构不合理
(1)模具结构难以满足实际产品尺寸。
(2)模具结构不便于加工。
(3)模具结构不便于模具研配,组装。
(4)模具结构不便于模具调整。
(5)模具结构易产生毛刺、飞边。
2、模具镶块公差标注不合理,具体表现在公差方向不一致,公差大小不合理。
3、图纸不清晰。
表现在镶块复杂时,A3图纸无法看清;
图纸表面混乱;
缺少标注尺寸。
对策:
1、模具设计缺少总体设计及检图人员,在模具设计初期应该有一名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模具总体结构的确定,在具体设计担当完成设计之后,同样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检查图纸,确认各结构,公差是否符合模具要求。
因为具体设计担当检查自己设计的图纸很难发现问题。
2、模具标注公差,在整个模具工程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到模具的精度,也影响到模具的加工及整个组装过程。
所以,在公差的标注时,要充分考虑到模具的精度,标注的方向,和公差的范围。
3、现状模具设计最大的图纸为A3,对复杂模具镶块有很大限制,需要用到更大的图纸。
车床、普铣问题点:
1、认为本工序为粗加工不重要,加工时随意性比较大。
具体表现在:
(1)留量不均匀
(2)垂直度不好(3)加工漏型
2、加工夹具存在误差
装夹用平口钳精密差,或清扫不干净,加工前未找正确认。
1、改变车床、普铣工序是粗加工的意识,车床、普铣工序就是要按图纸要求,加工合格的产品。
2、各种工装夹具,都是圆满完成工作的有效工具,所以,必须保证其使用精度,并做到及时清扫,认真保养,爱惜工具。
磨床问题点:
1、加工中砂轮修理不及时,造成加工工件尺寸不良,或尺寸合格形状不良(例如:
工件尖角处,实际加工后为R角,加工直面实际还有角度。
)
2、图纸不清晰,造成加工错误,现状图纸均为A3、A4尺寸。
但部分主要工件形状复杂,尺寸很多,在图纸上根本分不清形状,看不清尺寸,有时还需要员工去找设计查图纸。
3、上工序留量小,或本工序未按上工序加工形状均分加工。
(例如:
压条的螺钉孔位置,总是偏心。
4、磨床自测不准确。
1、工件精加工前必须确认砂轮状态,最好精修一遍,然后进行精加工。
2、需要设计解决。
3、前工序必须提供给后工序满足图纸及工艺要求的工件,磨床加工前要确认工件形状,满足使用条件下,要分中加工。
4,测量前,确认尺是否准确,测量时进行二次确认。
加工中心问题点:
1、编程
(1)留量过大,造成刀具磨损、折断,工件尺寸超差,形状异常。
(2)未考虑公差,不同公差的尺寸,同时加工,造成有的尺寸合格,有的不合格。
(3)选用刀具不合理,由大刀突然变小刀,由于拐角处量大,造成刀具断,另外,刀具类型有时选用不合理。
(4)程序时间较长,刀具磨损严重,或折断。
(1)编程现状粗加工留量均为0.1mm,加上侧面刀具步距留量,很容易造成刀具断,将粗加工留量更改为0.05mm,在加工淬火材料和角度面时适当增加半精程序。
(2)将公差不同的地方分开编程,或者更改工件造型,从而满足工件尺寸。
(3)选用刀具时,考虑刀与刀之间的留量尽量均匀,在粗加工时尽量采用球刀或圆角刀。
(4)将加工时间长,刀具直径较小的程序,分成两部分或多部分,减少刀具磨损,保证工件尺寸。
2、刀具
(1)刀具性能满足不了实际加工材质硬度,磨损快,寿命短。
(2)各别刀具种类少,如:
无Ф0.6球刀;
直径Ф0.5以下刀具长度种类少,应合理增加Ф0.8*0.5°
、Ф
0.8*1°
、Ф1*1°
、Ф0.6*1°
有效刃长等。
(3)个别刀具数量不充分,经常库房无刀具现象发生。
(1)更换满足使用要求刀具,主要为加工硬度方面。
(2)合理的增加刀具种类,这样加工时会减少断刀,提高加工质量及效率。
(3)针对现场情况,增加部分刀具数量。
3、设备及装夹具
(1)加工中心高速旋转时,主轴会产生伸长量,多数0.005mm左右,造成加工高度尺寸不良。
(2)装夹用平口钳精密差或未清扫干净。
(1)要求操作担当充分了解加工设备,在加工时考虑主轴伸长量对工作尺寸的影响。
将伸长量加入尺寸控制范围。
(2)装夹前,要彻底清扫平口钳,装夹后,进行充分找正,定位。
确认无误后进行加工。
4、加工中心加工尺寸不良
(1)设计基准与编程加工基准不统一。
例:
设计基准X0、Y0在工件侧边上,而加工基准X0、Y0在工件中心,这样由于工件外型大小及找正原因,就会造成测量时,产生偏差,尺寸不合格。
(2)在有基准孔的情况下,外形尺寸与基准孔位置公差和基准孔与内部型公差不一致,造成一处合格一处不合格。
(3)磨床加工外形尺寸、高度超差,导致本工序随之超差。
(4)操作者粗加工后没有重新找正、定位,这时,粗加工时工件会产生移动,造成精加工后尺寸不良。
(1)编程时,参照设计图纸,做到基准统一,如不能统一,需与设计商讨更改设计基准。
(2)编程时,注意公差标注,不同方向公差尺寸,分开加工。
(3)加工中心加工前,操作者要确认前工序外型尺寸及高度,方可加工。
(4)要求操作者在加工较大工件时,必须进行二次找正,消除粗加工偏移量。
电火花问题点:
1、电极不良
(1)电极间隙不均匀,例:
一个异形电极,其中只有一个面的间隙是0.05mm,其它均为0.08mm,这时如果进行加工的话,就会造成尺寸不良。
(2)电极表面粗糙度差,这时会造成加工工件表面粗糙,或尺寸不良。
(3)电极数量少,加工后达不到设计形状要求,或各别部分多肉。
(4)放电加工中,电极损耗严重。
(形状较小电极)
(1)重新制作电极。
(2)需要钳工对电极抛工,去毛刺,然后测量,在放电使用。
(3)工艺在设定电极数量时,要根据加工位置、数量,进行设定,电火花加工时,要按照工艺数量进行加工。
如确实不需要全部加工时,一定仔细确认工件形状、尺寸是否加工完整。
(4)放电加工中,适应限制电流大小,如果不行,可考虑增加电极数量,或将电极材料由铜改为合金。
2、电火花加工不良
(1)放电加工尺寸不到位。
(2)加工角度面尺寸不到位。
(3)放电加工后,与加工中心加工的位置产生段差。
(4)定位时,采用一直角定位。
与测量基准不统一,或定位误差。
(5)组合电极加工后,尺寸不一致,由于放电面积差距较大,小的电极消耗较大。
(1)确认放电条件,放电间隙,电极数量使用是否合理。
(2)加工角度面时容易产生误差,加工后一定确认尺寸是否到位,不到位立即追加工。
(3)放电加工前,应该确认加工中心尺寸是否加工到位,如果没有问题,放电加工时要以加工中心尺寸为基准,与其接平。
(4)定位时,一定要二次确认,基准选用时尽量与测量基准统一。
(5)设计组合电极时,一定要考虑到放电效果,差距较大,尽量避免设计在同一个电极上,放电时要根据组合电极形状,选择放电条件。
线切割问题点:
1、以某一角定位时,容易产生误差,并且与测量基准不统一。
2、在一整块材料上下料时,周边保持距离不合理,造成加工时断线,尺寸不合格。
3、加工工件超出标准条件检索范围时,加工尺寸难保证。
4、加工后尺寸超差。
5、加工镶块产生鼓肚或凹陷现象。
6、加工内角时产生过切。
1、定位后,一定进行二次确认,确认无误方可加工;
加工基准选用时尽量与测量基准统一,如果不能,需要测量工件外形,加工时根据公差进行调整。
2、设定镶块位置时要考虑周边保持距离安全,切断位置合理。
3、尽量加工满足检索条件的工件,当加工不满足检索条件的工件时,要根据经验或保留性加工设计条件。
4、加工前要,确认工件是否固定牢固,定位准确,加工条件是否合适。
5、加工条件设定要适应加工材料及厚度。
6、编程时,要确认偏置是否合理,图形描绘后要确认内角处,是否过切。
加工前解决问题。
钳工问题点:
1、模架等处理不彻底,主要是未倒角或未去毛刺,未测量尺寸。
直接影响以后模具装配的精度。
2、镶块研配过硬、过紧,造成镶块断裂,或拉伤。
3、镶块研配过松,造成毛刺,飞边。
4、镶块倒角不彻底,造成模具镶块接触不良。
5、扁顶杆研配不良,过紧:
折断或拉伤;
过松:
毛刺,飞边。
6、镶块高度调整不到位,造成镶块分型面接触不良。
1、模架处理后,要用油石钡平,同时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地方。
2、在加工保证尺寸的前提下,钳工在研配时要仔细确认各研合面状态,细小部分研配要在显微镜下进行。
3、在加工保证尺寸的前提下,钳工在研配时要仔细确认各研合面状态,研配有异常的地方要仔细确认原因,细小部分研配要在显微镜下进行。
4、镶块倒角要根据对侧内角处R角大小,后侧要大,前端封料处要用樟丹确认,必要时在显微镜下进行。
5、扁顶杆研配要在显微镜下进行,R角位置及大小要与镶块孔匹配。
6、镶块研配前,要确认相对高度,用樟丹研配确认后,有粘色不良处,要进行再次确认,调整到合适尺寸。
以上,为个人对模具提高品质的认识,如有不妥,敬请改正。
总之,事前防止错误发生,远比事后解决错误要好得多。
所以,品质提高要控制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