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26427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江苏省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附录G-1(规范性附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格式 18

附录G-2(规范性附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封面格式 19

附录G-3(规范性附录)著录项样张 20

20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1范围

本规范规定江苏省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依据、内容、方法、程序和报告编制的格式及内容等。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的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附录A所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内容。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Z/T224中规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木制家具制造企业wood-furnituremanufactories

指用木材材料(包括竹、藤、复合木质材料)制作的,具有坐卧、凭倚、储藏、间隔等功能,可用于住宅、旅馆、办公室、学校、餐馆、医院、剧场、公园、船舰、飞机、机动车等任何场所的各种家具的制造企业。

3.2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statusquoassessmentofoccupationalhazard(s)

木制家具制造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生产过程中存在和(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职业健康管理等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4现状评价概述

4.1评价目的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控制、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明确企业作业场所存在和(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结合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产生原因,对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评价,并对可能造成劳动者职业健康损害的环节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实施监管和行政许可提供科学依据。

4.2基本原则

4.2.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4.2.2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

4.2.3评价工作应在生产满负荷或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

4.3评价依据

4.3.1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4.3.2基础依据

企业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及职业健康监管部门批复(备案)文件;

企业运行情况的有关资料;

职业健康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健康监护资料;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委托书或双方业务合同等。

4.3.3其他依据

有关的支持性文件、国内外文献资料及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

4.4评价范围与内容

4.4.1范围

评价范围应包括企业参与生产的主要工程,主要针对正常生产期间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暴露情况和接触水平,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职业健康监护及管理等情况进行评价。

4.4.2内容

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筑卫生学和辅助用室,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职业病防治经费概算等。

4.5评价方法

根据企业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健康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运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定量分级法和检查表法等方法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全面评价。

4.6评价程序

评价程序一般包括:

前期准备、评价实施、报告书编制三个阶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程序见附录B。

4.6.1前期准备阶段

主要包括收集有关技术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参考资料目录参考附录C。

4.6.2评价实施阶段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健康调查,识别作业场所存在和(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现场检测、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4.6.3报告书编制阶段

对调查所得的资料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给出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可行性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5评价报告书编制

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价的内容,文字表述应简洁、用语应规范、结论应明确,能以数字或图片表达的内容应尽可能采用图表和图片。

原始资料及数据计算过程等必要时可编入附件。

评价报告书格式和内容如下:

5.1总论

5.1.1评价目的:

按照本规范4.1的规定编制。

5.1.2评价依据:

列出评价项目引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和标准、基础技术资料等。

5.1.3评价范围: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本规范4.4.1的规定编制。

5.1.4评价内容: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概述本规范4.4.2的规定编制。

5.1.5评价单元:

根据所评价企业的实际情况,将评价内容合理划分为若干个评价单元。

5.1.6评价方法:

叙述评价应用的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定量分级法和检查表法等方法。

5.1.7评价程序:

根据评价活动的实际情况,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表述评价工作过程。

评价程序参考附录B。

5.1.8质量控制:

用文字结合框图(参考附录B)的方式,简述评价机构对评价活动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5.2企业概况

5.2.1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成立时间、企业性质、职工人数、作业场所地址、产品设计年产量、产品实际年产量、相关经济指标、生产运行状况等基本情况。

5.2.2生产制度和劳动定员

叙述生产制度、全年生产作业时间,同时说明作业天数和全年休息时间。

劳动定员包括生产作业岗位名称、每班生产作业人数及班次、辅助岗位的人数、管理人员数等。

5.2.3原料、辅料

明确生产过程中使用原料、辅料的名称及年使用量。

以表格形式列出各种原料、辅料的名称、规格、形态、包装、储存、运输、年用量。

明确油漆、稀释剂以及胶黏剂等化学物品的组成成分、来源、是否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等。

5.2.4生产工艺流程

说明主要生产工序及辅助装置的工艺流程,叙述生产设备的先进性(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程度)等。

应对主体生产过程按工艺流程作完整、清晰的说明,并用工艺流程框图表示。

企业主要工序(或岗位)及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参考附录D,但不限于附录D所列出的主要工序及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5.2.5辅助装置和公用工程

辅助装置:

列出为生产配套的各辅助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包括仓库、堆放区、堆桶区等。

公用工程:

包括给水、排水、动力、供热、供电、供燃气、三废处理等。

5.2.6“三同时”执行情况

说明企业立项批复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落实情况。

对开展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或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企业,应说明对报告书提出的补充措施或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

5.2.7运行情况

说明企业的开工建设时间、运行时间、生产运行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护情况、职业健康管理情况以及是否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情况。

5.3总平面布置评价

简要说明生产区、辅助生产区、非生产区的布置情况。

简述各工序的平面布置情况,介绍仓库、堆放区、堆桶区等辅助生产区的平面布置情况以及办公楼、休息室等非生产区的平面布置情况,并附总平面布置图(图中须标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位置)。

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编制检查表(参考附录表E-1),对总体布局进行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改进措施。

5.4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5.4.1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

5.4.1.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a)评价单元的划分

按照实际情况,将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划分评价单元。

b)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明确各评价单元存在和(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明确其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

明确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分布情况、生产制度、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及接触水平等。

辅助生产岗位应纳入评价范围。

明确存在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整体布局情况,有害作业场所和无害作业场所的位置,以及可产生高毒物质的作业场所位置。

明确存在和(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布局情况,并指出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以及存在和(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过程和位置。

在附件中列出化学有害因素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应包括理化特性、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毒理学资料、运输信息等内容。

c)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在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暴露及接触水平进行分析。

5.4.1.2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析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5.4.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用文字或表格的方式,说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可引起的职业病等。

列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5.4.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5.4.3.1检测点的确定

检测点应覆盖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各主要生产岗位和辅助生产装置等。

5.4.3.2检测项目的确定

根据各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合现有的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方法确定检测项目。

对未检测的危害因素,应说明未检测原因。

5.4.3.3现场检测基本情况

叙述检测机构名称及资质情况(是否取得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检测及采样时间、检测及采样时气象条件、生产状况等基本情况;

检测及采样应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

5.4.3.4检测方法、采样及检测仪器、检测频率

应明确各种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依据、采样及检测仪器、检测频率、现场采样方法。

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应严格依照GBZ159、GBZ160、GBZ/T192执行。

5.4.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5.4.4.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应列出各种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并对其是否符合GBZ2.1、GBZ2.2作出评价。

5.4.4.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评价

检测结果经汇总整理分析后,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进行合理表述,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对超标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超标原因;

分析未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危害。

结合岗位设置、生产制度、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佩戴或使用情况,对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企业作业场所区域内外包(委)工程也应作为评价内容,其劳动者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