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26363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

《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doc

消息有三个特点:

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

有时(看需要而定)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三、引入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介绍写作背景并背诵毛泽东《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

(1)时代背景简介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为了获

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

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

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

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

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

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2)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大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四、分析本消息的结构:

消息结构为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前三者必不可少)

电头( ):

是发布消息、电讯的固定格式,具体交待发布消息的单位、发电时间和地点。

【附】:

新华社即新华通讯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总社设在北京,在各省、市和自治区都设分社,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分社或派驻记者,向国内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和新闻图片,并向国外发布英、俄、法、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

如:

法国:

法新社。

英国:

路透社。

美国:

美联社,合众社。

(结合课文让学生理解消息的文体知识)  

本文电头中发电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标题:

新闻内容的提要。

(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三标齐全,或只有主标。

(前)引标:

交待背景,点明中心。

(中)主标。

(后)副标:

概括主要事实,或进一步点明中心。

本文标题以凝练的语言,不仅概括了全文主要内容,而且“百万”“横渡”写得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

思考:

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

中路军30万人;

西路军35万人;

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导语:

一般是正文第一句或第一段,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大都是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较详细了解新闻的内容)

本文的导语:

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①句概述主要事件(渡江胜利)

 ②句在地点上作补充:

  “百万大军”——(人数之多),排山倒海,无坚不摧。

  “一千余里”——(区域之广)。

  “均是”——概括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所向披靡,战绩辉煌。

思考:

(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

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本文导语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下文;

它气势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洋溢着胜利豪情。

(2)为什么导语部分不交待时间?

  因为在《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4月22日2时电)已作了介绍,本文是报道渡江战役的第二篇,时间仅隔20小时,读者关心的是战役的进展,故时间交待从略。

主体:

紧接导语进行补充和发展,具体展开事实,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消息的躯干)(更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本文主体分别写中(30万)、西(35万)、东(35万)三路大军渡江盛况,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

背景:

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

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

背景和结语有时则暗含在主体里边,没有明显的标志,可通过阅读主体领会背景和结语。

五、分析新闻六要素:

(即记叙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20日夜起24小时内

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

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渡过35万人,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六、分析主体部分:

(一)指明学生朗读主体部分,了解各路军渡江时间和人数,体会解放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①给课文主体部分分层次。

第一层:

从"

20日夜起"

到"

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第二层:

21日下午"

不到丝毫作用"

第三层:

汤恩伯认为"

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段"

②指出各路军渡江人数、时间、进展,了解整篇新闻的具体内容。

各路军渡江情况:

军别时间地段人数遇敌

中路军20日夜安庆--芜湖30万甚微

西路军21日下午五时安庆--九江(不含)35万甚微

东路军同日下午五时南京--江阴35万较强

进展:

渡至繁昌,鲁港等地已占领广大南岸地区,正向南扩展中_

摧毁抵抗,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③分析第三层:

阅读第三层回答:

1.“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

"

东面防线"

指的是"

南京江阴段防线"

2.“同日同时"

指的是哪一时间?

21日下午五时。

3.“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含义是什么?

我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并且也透露出喜悦之情。

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与哪句相照应?

与第一句照应。

因为这句中提到"

防线是很巩固"

的,"

抵抗较为顽强"

是与之有联系的。

5.把“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改为“我已歼灭一切抵抗之敌”或“我已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可以吗?

为什么?

首先要理解“歼灭"

与"

击溃"

的意思。

“歼灭"

就是打死了,而“击溃"

,只是打败,没有打死。

当时实际战况是,有的敌军被我军打死,有的被打退,所以改成那两句就与实际不相符了。

6.第6句“占领”“控制”“封锁”三个词能互换使用吗?

因为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已解放,为我军所有,所以用"

占领"

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还在敌军手中,不过不能任意活动或超出这一范围,所以用"

控制"

这个词来表明。

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要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

封锁"

这个词较恰当。

(二)思考:

(1)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安排有什么特点?

明确:

三个层次,从中路军到西路军再到东路军,这种顺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是与发动进攻的时间有关:

20日夜一一一一1日下午五时--22日下午;

二是与所遇敌情有关,西路军与东路军虽同时发动进攻,但西路军与中路军又有相同之处,所遇敌军抵抗较小,而东路军所遇敌军之抵抗则较为顽固;

三是各后之间有明显衔接,有时间上的衔接,渡江部队的衔接和内容上的衔接。

⑵ 为什么要按中路——西路——东路的顺序写?

  结构顺序的安排是由时间和事件本身特点决定的。

本文作者是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B中西路所遇敌军抵抗甚微,而东路之抵抗较顽强,所以中、

西路放一起写。

b原本就是中路渡江行动在前,西路在后。

c此前已有中路详细报道(《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此处简略交待中路(其渡江战况只用了写时间、地点、神速的一句话)即可转入下文。

因此先写中路,再写西路。

⑶ 新闻的表达方式一般是以记叙为主,但也可穿插一定的抒情或议论,这段新闻中的议论部分是哪几句?

明确:

此种情况,一方面……不起丝毫作用。

在叙述中路后,很自然地转入对西路军渡江战况的报道,其中插入简要议论,精辟地说明了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将军事行动放到当时的政治背景中来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极大说服力。

⑷ 敌军为什么毫无斗志、抵抗甚微?

 两方面原因的议论为什么一略一详?

两方面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略)

  敌军广大官兵厌战(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详)

  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已说明了这一点。

而第二方面的原因 则要详议几笔:

B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区别开来,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

b着重点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直接原因是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我军师出有名。

  两方面顺序不能颠倒。

因为我军英勇善战是胜利的首要条件,而且从行文的气势和语言的衔接看(下文要写的东面敌军抵抗较为顽固更突出“英勇善战”),也以现在的写法为佳。

  东路军由于所遇敌情与中、西路不同,而且上一篇也没报道,因此较为详尽。

⑸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

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报道准确

(6)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准确:

如"

1000余华里"

24小时内"

至发电时止"

余部"

等。

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

百万大军"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再比如"

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

敌军则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