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监局2011年工作要点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26254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安监局2011年工作要点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市安监局2011年工作要点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市安监局2011年工作要点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市安监局2011年工作要点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市安监局2011年工作要点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安监局2011年工作要点文档格式.doc

《市安监局2011年工作要点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安监局2011年工作要点文档格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安监局2011年工作要点文档格式.doc

(一)推进企业安全达标。

认真组织贯彻国务院23号、省政府77号、市政府28号文件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到2011年底,确保全市100%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

烟花爆竹生产、批发企业全部通过二级标准化验收,争取2-3家生产批发企业达到一级标准化水平;

非煤矿山等其他高危行业企业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安全标准化水平,重点企业要达到一级标准;

冶金机械等行业进一步扩大安全标准化覆盖面,力争今年每个县区有5家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化。

(二)加强班组安全建设。

在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企业、冶金有色企业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争创安全生产优秀班组活动,力争20%以上的生产班组达到“安全生产优秀班组”标准。

每年评选100个“安全生产优秀班组”进行表彰。

从中选出10个班组和10个班组长作为“双十佳”班组和班组长,由市总工会、团市委分别授予相关荣誉称号。

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安保互动机制。

(三)加大企业安全投入。

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相关政策。

对全市非煤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生产、道路交通运输和烟花爆竹生产等高危行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会同财政部门适时组织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

(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

督促企业健全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例会、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作业现场带班等基本制度。

二、深入开展“双基建设突破年”活动,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及安监部门的监管责任

(五)严格职责落实。

认真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明确的安监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责,督促配合公安、交通、国土资源、建设、工商、质检等部门落实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督促配合工业主管部门落实安全生产指导职责,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六)加强基层县乡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

确保每个乡镇都有适应工作要求的安监站(办)并配足专职安监人员。

加强对村委会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定期组织村居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着力提高政府监管和群防群治能力。

进一步理顺工商贸行业企业安全监管体制。

(七)抓好建设项目源头监管。

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严把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生产关。

加强与发改、国土等部门的衔接配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八)开展“双基”建设现场观摩活动。

6月份组织各县区安监局长召开“双基”建设现场观摩会,逐个县区观摩企业标准化创建、宣传教育、乡镇安监站建设、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执法监察、安监局软硬件建设等安全生产“双基”工作。

三、坚定不移,继续加大执法监察工作力度

(九)深化执法机制。

认真落实《全局分线工作程序》、《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协调制度》和《全市执法工作意见》等文件规定,实行执法监察规章制度、执法计划、执法检查与处罚、装备配备和考核奖惩“五统一”。

开展执法监察队伍标准化创建,对标准化大队、标准化中队授牌表彰,并列为评先树优前提条件。

(十)加强市县联动,联合作战。

组织开展市县联合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加强对县区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的指导,实行带动执法、示范执法,探索市、县区联合检查联合办案工作模式。

(十一)推进部门联合执法。

制定部门联合执法文件,发挥安全生产联席会议作用,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督促调度。

适时组织开展部门联合执法检查。

(十二)强化隐患查处、违法案件查处和举报查处三个重点。

开展执法文书点评和执法竞赛活动,提升执法人员素质能力。

加大执法监察信息化建设力度,进一步研发升级执法检查系统平台,实现执法计划预警、隐患实时监控、企业信息共享、数据统计分析、案件处罚管理等“五位一体”功能,进一步规范程序、提高效能。

四、实施科技兴安,着力提高技术装备安全保障水平

(十三)以市科技开发咨询服务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契机,加强安全科技开发和咨询服务。

抓紧先进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把安全生产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可靠基础上。

(十四)积极运用新技术,大力提高危化品企业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一方面,强化服务保障,继续深化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改造工作。

一是涉及高危工艺的新建项目自控系统必须与整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二是对全市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进行摸底调查,纳入改造范围,要求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和温度、压力、液位、泄漏报警的远传和连续记录系统。

三是对已改造的59家企业自控系统的使用运行情况要做好跟踪调研和培训指导,确保企业自控系统有人用、有人修、运行好。

另一方面,积极推广安全适用新技术应用试点工作。

组织小氮肥、复合肥、氯碱、气雾杀虫剂等企业召开现场会,在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环节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等液化危险化学品;

推广“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紧急疏散动态指示系统”;

在道路运输领域推广卫星定位动态监控和联网联控,所有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班线客车都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引导鼓励大型物流公司、交运公司建设橇装式内部加油站。

(十五)推进矿山科技兴安。

推行矿山井下防灾避险“六大系统”,在非煤矿山推广机械通风、中深孔爆破、高陡边坡安全监测等技术和装备。

年底前,露天矿山全部采用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技术和装备;

地下矿山企业必须按照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规定,建立监测监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

对地下矿山供电、提升运输、排水推行自动控制。

石膏矿山能人工放顶的实行强制放顶。

年底前开展一次专项督查活动,对上述要求未落实的,一律给予停产停业整顿。

(十六)冶金企业煤气危险区域安装固定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装置,为在煤气区域的作业人员配备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

在工商贸企业安装使用桥式起重机准确定位装置、起重机吊钩上下限位安全保护装置和压力机滑块防坠落装置。

在建材、机械、冶金、轻工等行业淘汰工艺落后、安全技术水平低的煤气发生炉。

(十七)加强中介机构监管。

严格执行《临沂市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加强外来中介机构监管。

实行检测、检验机构备案管理。

结合安全评价过程控制和安全评价报告质量考核标准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对安全评价工作的监管力度,突出抓好对安全评价报告质量的监督指导力度,发挥好安全评价和检测检验机构对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作用。

加强对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坚持考培分离,确保培训质量。

五、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

(十八)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

继续深化行政许可四项制度,力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领证、换证率达100%,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率达100%。

认真履行危险化学品综合监管职责,狠抓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等环节的专项整治。

加强对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督促企业健全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改进工艺设备。

抓好化工市场安全管理试点工作,加快鲁南化工市场配套仓储区建设。

按照“增量必须向园区集中,存量逐步消化”的原则,从2011年开始,新申请的危化品经营户一律进入鲁南化工市场。

根据“划定专用经营区域,严格控制规模”的思路,组织制定兰山农资城、站前商场等市场的提升改造方案,拓宽消防通道,控制店面存量,加强安全管理,推动市场管理规范化、经营专业化。

创新培训形式,与大专院校联合组织化工基础知识及安全管理培训班,提高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

(十九)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

以行政许可为总抓手,严格标准审查,提高准入门槛,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扎实开展烟花爆竹行业领域的整顿、规范、提升工作。

选择生产企业开展机械化应用试点,加快烟花爆竹企业“五化”进程。

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抓好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及春节前后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旺季等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

建立烟花爆竹行业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烟花爆竹隐患排查治理、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信息月报告制度、驻厂安全监察员等制度。

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扎实开展烟花爆竹百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氯酸钾专项治理,全面排查和整治各类烟花爆竹安全隐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探索利用网络技术对烟花爆竹流向进行综合监管。

积极配合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做好烟花爆竹“打非”工作。

(二十)突出抓好冶金有色、建材、陶瓷等行业煤气发生炉使用企业的安全管理和监控,继续深化煤气安全专项检查;

抓住生产工艺、吊运机车辆运输等重点环节,开展冶金、有色、机械铸造等行业高温金属液体专项治理工作。

冶金机械等行业突出重点环节和部位,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台账管理和闭合管理。

(二十一)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

摸清全市地下矿山采空区安全状况,抓好采空区专项整治。

做好防治水工作。

督促有关县汛期前对地下水丰富的矿山逐一检查,落实各项防治水措施。

对全市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尾矿库开展诊断式检查。

加强提升系统尤其一次提升超过10人罐笼的监督检查。

地下开采矿山配备井下小灵通或加大固定电话设置密度,增加井下高音喇叭的警示功能,提高快速应急处置能力。

抓好数字化矿山建设,尽快实现与市指挥平台联网,提高动态远程监控能力。

(二十二)加强职业健康监管。

督促县区健全职业健康监管机构,年内做到“三有”:

有监管科室、有专管人员、有组织网络和管理制度。

配备必要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和调查取证设备。

开展职业健康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高监管水平,普及职业病防治法律知识。

开展木质家具制造企业高毒物质危害治理行动。

制定《临沂市石英砂加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规范》,深化石英砂加工企业粉尘危害治理专项整治成果。

创建5家全省一流的职业危害防治示范企业。

做好职业危害申报监管工作,争取年内每个县区树立3-5家职业健康管理示范企业(班、组)。

加强职业健康日常监管,督促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抓好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三同时”备案管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建立职业健康专家库。

筹建我市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

建立职业健康工作协调机制和联合督查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六、认真履行综合监管职责,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二十三)充分发挥安委会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四次集中行动和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建议,制定落实有关安全生产政策的措施。

(二十四)加强对水上交通、煤矿、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民用爆破器材等行业领域指导、协调、监督。

按照“行业管理、各负其责,分级监管、属地负责,综合监管、整体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