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621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政发〔2011〕35号,2011年6月7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科技事业大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大提升的五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项科技工作顺利推进,科技发展的主要指标提前完成,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推动经济发展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

2009年全省科学发展水平居全国第四位。

201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800亿元以上,是2005年的2.5倍;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2%提高到1.82%;研发人员20万人年,是2005年的2.5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第三位,有效专利数居全国第二位;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居全国第四位。

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绩效明显,在大型空分设备、工业汽轮机等成套装备、汽车设计制造和纯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新药创制、器官移植、农作物品种选育、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成果成倍增长。

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青山湖等科技城启动建设,建立了57个公共科技基础条件、行业和区域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

环境、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的工作布局和科技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省市县集成联动的科技管理体制基本确立,科技资源配置得到优化,科技经费使用绩效明显提高。

科普事业不断发展,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加快,我省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首个试点省,杭州、宁波、嘉兴市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宁波、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5个县(市、区)成为科技强县(市、区),以杭州市为中心,宁渡、嘉兴市为副中心,其他市和各县(市、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未来五年,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国际化加快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孕育和引发新一轮科技命,科技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加速变革时代。

世界主要国家和国内兄弟省市区纷纷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加速转型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海洋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城乡、区域统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

但是我省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科技基础条件还很薄弱,科技投入还远不能满足创新需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任务更加紧迫而繁重。

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突破制约,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为抓手,以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保障,以服务于转型升级为根本任务,力争使我省科技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为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转变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

一是更加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二是更加注重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把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发现人才、更好地使用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重大任务和根本保障。

三是更加注重科技工作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和集聚全球科技资源,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四是更加注重创新基础条件和环境建设,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提高科技创新的实验试验装备和公共服务水平,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法制政策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

五是更加注重支撑转型、服务民生,把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解决经济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作为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产业技术层次、节能减排和健康安全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六是更加注重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注重发挥企业、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各类园区管委会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实现科技创新基地布局与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城市化发展布局、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布局相结合,强化资源集成,加快构建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科研评价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及科技管理体系。

(三)发展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掌握和转化推广一批关系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健康安全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创新基础条件显著改善,高素质创新人才规模成倍增长,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全民科学素养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持转型发展的贡献得到大幅提升,在全国率先进入创新型省份的行列。

力争到2015年,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主要指标比2010年实现翻番;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5%,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1.3%;研发人员40万人年其中企业研发人员32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0000件,保持全国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万亿元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万亿元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l.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0%。

(四)战略部署。

一是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实施10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和民生科技水平;三是加强重大创新基地、平台与载体建设,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四是深入实施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加强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六是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七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八是扩大科技对外开放,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九是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三、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一)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围绕我省培育发展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保障改善民生,加强主动设计,组织联合攻关,实施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海洋开发技术、设施农业和精深加工技术、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10个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产品,加快以“智慧城市”为重点的“智慧浙江”建设,以科技为重点跨越带动经济社会发晨。

(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和基地建设。

努力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充分依托全省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支持杭州、宁波和绍兴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升发展,充分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形成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争取发展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加快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升级,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争取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支持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布局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新兴产业基地。

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基地把新兴产业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把发展成效作为评价考核园区的重要指标。

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优势,注重实效,着力办好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宁波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美院国家大学科技园。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和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创新园区和工业设计基地,集聚优质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主体。

积极引导和推动工业龙头骨干企业创新创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领头羊。

用足用好国家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的龙头骨干企业。

重点依托146家龙头骨干企业,做强做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企业研究院,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高新技术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发展新兴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支持大、中城市城区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优势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到2015年,全省科技孵化器面积比2010年增加1倍以上,达到8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10000家以上;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l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其中lO亿元以上的200家以上。

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和民生科技水平

(一)加快农业农村科技进步。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充分发挥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坚持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富民强县科技行动计划,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培育农业龙头科技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园,组织实施农业新品种示范转化工程、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转化工程和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技术转化工程,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二)提升传统产业和块状经济科技含量。

围绕传统产业和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充分发挥行业、区域创新平台和块状经济专家服务组的作用,加强块状经济的专业工业设计产业基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业,组织实施节能技术转化工程、现代纺织和皮塑生产技术转化工程、先进化工建材生产技术转化工程、制造业信息化技术转化工程,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纺织服装、皮革塑料、化工、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中的推广应用,降低物耗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品质与附加值,提升行业区域竞争力。

(三)加强民生领域科技创新。

围绕人口健康、食品药品质量保障、公共安全、生态保护等重大民生科技问题,充分发挥卫生、安全、医药监管、环保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市、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作用,建立专家服务组,加强科普宣传,开展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创新,组织实施减排技术、基层卫生适宜技术和服务业数字化技术三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建设一批示范工程、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面提高健康安全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

五、加强重大创新基地、平台与载体建设,改善科技基础条件

(一)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以大城市为中心规划建设创新研发基地。

加快青山湖等科技城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理念,按照“特色鲜明、品质一流、作用突出”的要求,制订完善中长期规划,加快强企强院强所等创新主体建设,加大招引企业性等强院强所力度,引进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企业集团科研机构和大学研发机构,引进一批科技服务业机构和科技创业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检测中心,培育一批技术转移转化机构。

抓好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三湖一带”(西湖一南湖一青山湖,沿文一西路创新带)的科技走廊,大力支持杭州滨江新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