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6116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注3: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使用。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建筑施工企业有能力制成自己的企业标准。

显然,这与我国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工艺水平相对不高有很大关系。

1.2标准的属性分为两类:

(1)强制性标准(GB、JGJ);

强制性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执行的标准(《标准化法》第六条的规定)。

(2)推荐性标准(GB/T、JGJ/T、CECS);

在原有代号后面增加“/T”表示,如:

GB/T表示推荐性国家标准、“JGJ/T”表示推荐性行业标准;

协会标准是推荐性标准的一种,表达为CECS。

1.3标准的约束性

(1)强制性标准必须强制执行;

(2)强制性标准以外的其它标准则是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由使用者自愿采用。

但如写入合同,这时该推荐性标准就对签约双方具有了强制性,必须共同遵守。

推荐性标准的这种“强制性”,是根据合同法产生的,并且符合国际惯例。

1.4标准之间的关系

标准之间的关系,六个字:

服从、分工、协调。

通常,下级标准必须遵守上级标准,且只能在上级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作出规定。

下级标准的规定不得宽于上级标准,但可以严于上级标准。

举例:

假设国家标准规定的某项目的尺寸允许偏差为“±

5㎜”,地方或企业标准就不得放宽为“±

6㎜”,但是,地方或企业标准可以规定为“±

4㎜”、“±

3㎜”甚至更小,严于国家标准。

标准的这一特点,与行政法规不同。

2常用标准:

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个“统一标准”,14个“专业规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配合使用。

2.2常用主要“专业规范”: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还有各专业的规范。

(二)建筑物定位放线、平面、高程测量控制

1平面控制

以建筑红线、主要建筑物轴线为主控方向,将其作为区域控制的主轴线,建立矩形控制网或方格网,控制网布设应与工程总平面图相配合,然后根据总图上所标各建筑物的坐标将建筑物投测到施工场地上(对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附属建筑以及小品绿化等的平面定位)。

使用的仪器主要是经纬仪、钢尺或全站仪等。

使用钢尺要注意温度、高差和拉力调整,特别是尺度要求精密的项目,如钢结构等。

2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是根据城市高程基准点的标高确定施工工程的高程的过程。

应建立相应控制范围的水准网点。

控制主要建筑区域与城市道路、管网、通讯、给排水等相互连接。

在建区域水准点标高系统与城市的标高系统必须统一(第三维定位)。

使用的仪器主要是水平仪、塔尺或全站仪和塔尺等。

3施工过程的定位放线

3.1基础土方施工测量

根据建筑物的外控制轴线和土方开挖支护方案,放出轮廓线开挖。

放坡:

坡度系数的概念1:

0.6高:

3.2基坑水准测量

高层建筑深基坑挖土,一般都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清理相配合。

为了控制挖土标高,测量人员要观察标高点。

用普通水准仪将水准网控制点沿土方施工坡道向基坑内引测。

在基底进行土方标高测量,将标高引测到四周钉小木桩固定,控制和检查土方深度。

(三)工程质量验收的分类及基本要求

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种验收层次的划分原则,是验收工作中的操作性规定。

由于是操作性规定。

根据建筑市场和工程规模的变化,新规范增加了子单位工程、子分部工程两个层次,使验收的层次更加合理。

1.1.子单位工程由于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和具有综合使用功能建筑物日益增多,其中具备使用功能的某一部分有可能需要提前投入使用,以仅早发挥投资效益。

或对某些规模特别大的工程,采用一次性验收整体交付使用可能会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章规定,可将此类工程划分为若干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子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具有独立施工条件和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是单位(子单位)工程划分的两个基本要求。

单位(子单位)工程划分通常应在施工前确定,并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

这样不仅利于操作,而且可以方便施工中据此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和进行验收。

1.2子分部工程根据同样的道理,仅按建筑物的主要部位和专业来划分分部工程已不能适应要求。

故本章提出:

在分部工程中,可以按相近工作内容和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分部工程。

这样既有利于正确评价建筑工程质量,也有利于进行验收。

对于一个具体的建筑工程,当分部工程量较大且较复杂时,可将其中某类相同部分的工程或能形成独立专业体系的工程划分成若干子分部工程。

1.3.智能建筑分部工程传统意义上,弱电一直是电气安装分部工程中的一部分。

由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属于“弱电”的内容越来越多,近年来逐步发展为建筑智能化。

因此,将原称之为弱电的各分项工程继续合并在建筑工程的电气安装分部工程中,已经日益显得不够合理。

故将其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分部工程,称其为智能建筑分部工程。

1.4.检验批划分原则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或某个定量特性等进行划分。

检验批可以看作是工程质量正常验收过程中最基本的单元。

分项工程划分成检验批进行验收,既有助于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也符合施工中的实际需要,便于实际操作。

安装工程一般按一个设计系统或设备组别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室外工程统一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散水、台阶、明沟等通常含在地面检验批中。

1.5.其它验收地基基础中的土石方、基坑支护子分部工程及混凝土工程中的模板工程,虽不构成建筑工程实体,但它是建筑工程施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条件。

其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能否施工和施工安全,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将其列入施工验收的内容。

显然,对这些内容的验收,更多的是过程验收。

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有十项基本要求,并作为强制性条文。

十项基本要求为:

2.1“符合标准”(工程质量必须做到两个符合);

2.2“符合设计”(工程质量必须做到两个符合);

2.3参加质量验收各方人员应具备资格;

2.4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检验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2.5隐蔽工程的验收要求;

2.6涉及结构安全的见证取样检测;

2.7检验批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

2.8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的抽样检验;

2.9承担见证试验单位的资质要求;

2.10观感质量的现场检查。

(四)施工技术资料的内容与要求

“施工技术资料”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中是“施工资料”的一种,施工资料又是“工程资料”的一种。

1、什么叫“工程资料”:

“资料管理规程”第二章术语2.0.1“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形成并收集汇编的文件或资料的统称。

”定义很概括。

2、工程资料的分类

根据工程资料的性质、收集和整理单位的不同,共分五类。

(1)基建文件(A类):

分八个分项,五十六个子项。

(2)监理资料(B类):

分四个分项,十六个子项,四种表格。

(3)施工资料(C类):

分八个分项,三十三个子项,一百另五种表格(不含质量评定部分)。

施工资料分项和子项分布表

文件分项名称/代码号子项数/表格数文件分项名称/代码号子项数/表格数

施工管理资料/C17/7施工记录/C53/19

施工技术资料/C23/5施工试验记录/C67/43

施工物资资料/C35/22施工验收资料/C74/5

施工测量记录/C44/4质量评定资料10个分部若干分项

施工资料(C类)总计:

8个分项;

33个子项;

105种表格

“施工资料”共有资料105种,资料类别有八类(

(1)施工管理资料;

(2)施工技术资料;

(3)施工物质资料;

(4)施工测量资料;

(5)施工记录;

(6)施工试验记录;

(7)施工验收记录;

(8)质量评定资料等。

所涉及的范围有承包单位的管理机关;

项目部;

各分承包单位;

物质供应单位、加工单位;

测量部门;

检测试验单位或部门;

监理单位;

监督机构等。

这些单位或部门活动的结果都有文件或资料记录。

它们或是指导性的,或是记载活动的状态,或是物质或工程的质量合格证据。

由此可见,上述施工全过程所形成的文件或资料,通过收集汇编,形成的“工程资料”要耗费多少单位、多少部门、多少人的心血;

才能完成交付一个合格工程,更高标准的优良工程更不用说了。

可见“工程资料”是何等的重要。

如果一个工程完成交付后,没有这些“工程资料”,有谁敢使用这工程?

就“工程资料”的作用而言,可归纳为:

(1)“工程资料”是过程的记录,具有可追溯性;

是对责任的澄清;

(2)是工程维修、改建、扩建的主要依据;

(3)信息的来源,提供可查阅、可利用性;

(4)是评价工程质量(包括长城杯和鲁斑奖)、验收和移交的主要依据。

3施工技术资料的内容:

3.1工程技术文件

(1)根据合同约定或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应在正式施工前将需要监理单位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填写《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A1监)报监理单位审批。

(2)工程技术文件报审应有时限规定,施工和监理单位均应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时限要求完成各自的保送和审批工作。

(3)当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时,必须将有关设计文件按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确认,并取得认可文件后方可正式施工。

(4)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在正式施工前编制完成,并经施工企业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审批。

(5)规模较大、工艺复杂的工程、群体工程或分期出图工程,可分阶段报批施工组织设计。

(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重点部位、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的关键工序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冬、雨期施工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

(7)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内容应齐全,施工单位应首先进行内部审核,并填写《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A1监)报监理单位批复后实施。

发生较大的施工措施和工艺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手续,并进行交底。

3.2技术交底记录(表C2-1)详见(十)

3.3设计变更文件

(1)图纸会审记录(表C2-2)

1)监理、施工单位应将各自提出的图纸问题及意见,按专业整理、汇总后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提交设计单位做交底准备。

2)图纸会审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

设计单位对各专业问题进行交底,施工单位负责将设计交底内容按专业汇总、整理,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3)图纸会审记录应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项目相关负责人签认,形成正式图纸会审记录。

不得擅自在会审记录上涂改或变更其内容。

3.4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