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毒理副高高级职称习题集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5364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毒理副高高级职称习题集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卫生毒理副高高级职称习题集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卫生毒理副高高级职称习题集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卫生毒理副高高级职称习题集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卫生毒理副高高级职称习题集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毒理副高高级职称习题集及答案Word格式.docx

《卫生毒理副高高级职称习题集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毒理副高高级职称习题集及答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毒理副高高级职称习题集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人群平均需要量即为其RDA的是

A.蛋白质

B.热能

C.脂肪

D.无机盐

E.维生素

[多项选择题]5、

年平均人口数的计算方法有

A.采用该年6月30日24时的人口数

B.采用该年7月1日0时的人口数

C.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被2除

D.采用年初人口数

E.采用年终人口数

A,B,C

[材料题]6、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夏秋季节发生较多的事故之一

[子母单选]1.

它的特点有

A.全年皆可发生,夏秋季多发

B.主要由动物性食品引起

C.往往是由于食品贮存和加工不妥

D.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进食量有关

E.以上均是

E

[子母单选]2.

预防措施为

A.防止食品被细菌污染

B.控制细菌繁殖条件

C.杀灭病原菌

D.保护易感人群

E.A+B+C

[单项选择题]7、

生产环境气象条件不包括

A.气温

B.气湿

C.气压

D.气流

E.热辐射

C

生产环境气象条件包括气温、气湿、气流以及热辐射。

[单项选择题]8、

下列不属于电离辐射基本剂量单位的是

A.吸收剂量

B.照射量

C.比释动能

D.剂量当量

E.传能线密度

[单项选择题]9、

生态学研究属于

A.流行病学上的观察法

B.流行病学的理论与方法学研究

C.流行病学的实验法

D.统计分析法

E.基础实验法

A

[多项选择题]10、

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巡回监督检查时,其重点检查内容是

A.卫生许可证、健康证明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情况

B.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情况

C.卫生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情况

D.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用工具及设备卫生、食品用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设施、工艺流程情况

E.核查有无营业执照

A,B,E

[单项选择题]11、

1个细菌能形成

A.1个芽孢

B.2个芽孢

C.3个芽孢

D.4个芽孢

E.多个芽孢

[单项选择题]12、

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

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罹患率

[单项选择题]13、

1990年某市为了调查老年人中多发病的分布情况,对该市7个区的9个不同地段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7458例进行调查,这是

A.分析性研究

B.抽样调查

C.普查

D.筛检

E.发病率调查

[单项选择题]14、

下列哪组全部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A.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

B.亮氨酸、赖氨酸

C.缬氨酸、丙氨酸

D.蛋氨酸、丝氨酸

E.丙氨酸、谷氨酸

[多项选择题]15、

影响外源化学物分布的最关键的因素有

A.外源化合物的水溶性

B.外源化合物的结构

C.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

D.器官或组织对外源化合物的亲和力

E.以上都不对

C,D

[单项选择题]16、

细菌细胞壁的平均厚度为

A.1~2nm

B.12~30nm

C.30~40nm

D.0~10nm

E.40~50nm

[单项选择题]17、

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宜选用

A.绝对危险度

B.相对危险度

C.特异度

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E.人群归因危险度

[单项选择题]18、

评价疫苗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是

A.相对危险度

B.生存率

C.安全性

D.有效性

E.保护率

[多项选择题]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肌肉越发达者,活动时消耗能量越多

B.体重越重者,做相同的运动所消耗的能量越多

C.活动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消耗能量越多

D.同等体重者,瘦高者基础代谢低于矮胖者

E.男性基础代谢水平高于女性

A,B,C,E

[多项选择题]20、

下列哪项属于安全性评价第四阶段的试验

A.致突变试验

B.慢性毒性试验

C.生殖发育毒性试验

D.代谢试验

E.致癌试验

B,E

第一阶段:

急性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

遗传毒性试验,30天喂养试验,传统致畸试验;

第三阶段:

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

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多项选择题]21、

卫生统计学主要用于

A.研究社会条件,环境因素及生物因素对人民健康的影响

B.评价医疗卫生措施的质量和效果

C.医学科研,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D.电子计数器的普及

E.正确认识医学科研及医学工作中的其他问题

[单项选择题]22、

酒吧、咖啡厅动态噪声限值

A.≤55dB

B.≤85dB

C.≤30dB

D.≤60dB

E.≤80dB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规定,酒吧、咖啡厅动态噪声不超过55dB。

[单项选择题]23、

随机选择5所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某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3年结果表明85%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生该病,由此研究者认为

A.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B.该疫苗预防有效,因可保护85%儿童不生病

C.不能下结论,因为3年观察时间不够

D.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仍有15%儿童生病

E.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单项选择题]24、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是

A.流行病学安全

B.所含化学物质对人无害

C.感官性状良好

D.经济技术上可行

E.以上都是

[多项选择题]25、

发育毒性的表现有

A.结构畸形

B.生长迟缓

C.功能障碍

D.死亡

E.母体毒性

A,B,C,D

[单项选择题]26、

决定化学物质毒性大小最主要的因素是

A.接触途径

B.剂量

C.接触时间

D.接触速率和频率

E.接触期限

在同等剂量下,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高。

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大。

[单项选择题]27、

下列哪组疾病均可经水传播

A.伤寒、霍乱、钩虫病

B.血吸虫病、甲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霍乱、出血热

D.霍乱、痢疾、斑疹伤寒

E.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恙虫病

[单项选择题]28、

目前疾病监测的主要对象是

A.肿瘤

B.传染病

C.地方病

D.非传染病

E.性病

[单项选择题]29、

标准中规定每克或每毫升化妆品中不得检出的微生物是

A.真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B.真菌、粪大肠菌群、溶血性链球菌

C.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破伤风杆菌

D.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大肠菌群

E.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材料题]30、

某化工厂一苯胺管道阀门处发生苯胺泄漏,一检修工在无任何防护条件下抢修近4小时,头晕、乏力、恶心、频繁呕吐而入院。

查体:

意识清,口唇、耳廓、颜面明显发绀。

发生上述临床征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严重溶血

B.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血含量增加

C.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D.组织严重缺氧

E.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下述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判断该病病情的是

A.末梢血网织红细胞计数

B.末梢血血红蛋白测定

C.末梢血红细胞计数

D.骨髓象检查

E.红细胞赫恩小体检查

[单项选择题]31、

对平均预期寿命影响最大的原始数据是

A.0~5岁死亡资料

B.婴儿死亡资料

C.新生儿死亡资料

D.老年人口死亡资料

E.所有年龄的死亡资料

[单项选择题]32、

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不具备的

A.随机化分组

B.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

C.必须有干预措施

D.有严格的平行对照

E.是前瞻性研究

[单项选择题]33、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B.第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的特异性预防

C.第二级预防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的措施

D.第三级预防不应该在医院内进行,而是在社区进行

E.三级预防的方法适用于慢性非传染病,对传染病则不适用

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减少疾病造成的伤害。

[多项选择题]34、

好发于夏秋季的食物中毒是

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B.河豚鱼中毒

C.毒蕈中毒

D.肉毒毒素中毒

E.亚硝酸盐中毒

A,C

[单项选择题]35、

乙脑病毒是通过

A.蚊子传播

B.虱子传播

C.跳蚤传播

D.蜜蜂传播

E.苍蝇传播

[单项选择题]36、

用统计图示150例腰椎间盘后突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最宜用

A.条图

B.线图

C.直方图

D.散点图

E.圆图或百分比条图

[单项选择题]37、

经过公共场所的人群流动引起大规模流行的疾病是

A.SARS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感冒

D.肺结核

E.以上都可以

[单项选择题]38、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数量及毒力

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

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E.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涉及的范围

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环境所能波及的地区。

形成疫源地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传染源的存在,第二个条件是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可因病而异,主要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以及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单项选择题]39、

巴氏消毒法多用于下列哪种食品

A.鲜奶

B.肉类

C.鱼类

D.罐头

E.食用油

[单项选择题]40、

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不包括

A.抗原性变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