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空心村项目利弊得失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5281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关于空心村项目利弊得失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关于空心村项目利弊得失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关于空心村项目利弊得失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关于空心村项目利弊得失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关于空心村项目利弊得失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关于空心村项目利弊得失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调研报告关于空心村项目利弊得失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关于空心村项目利弊得失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调研报告关于空心村项目利弊得失的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涉及自然村数

涉及

户数

拆迁

面积

占地

房屋

套数

入住新区户数

黄马乡

徐家村

9个

229户

185亩

38.86亩

14栋320套

145.77亩

向塘镇

西洛村

4个

154户

212亩

30亩

10栋228套

182亩

蒋巷镇

三洞村

1个

153户

79亩

1期:

8栋160套

2期规划:

80-100套

0亩

泾口乡

东莲村

156户

170亩

22.5亩

8栋217套

146亩

“空心村”改造试点项目基本情况统计表

分析上表数据,可见当前我县“空心村”改造试点项目的现状和进展情况有以下四点:

1.拆迁进度不一:

四个试点村所涉及的自然村都未能完全拆除,黄马乡徐家村剩余2户、向塘镇西洛村剩余1户、蒋巷镇三洞村剩余12户、泾口乡东莲村剩余3户没拆。

2.新社区建设缓慢:

四个试点村已完成主体工程,但水电路气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均未完工。

3.土地复耕情况:

蒋巷镇三洞村还未复耕,其余三个试点村均复耕,但复耕面积小于拆迁面积。

4.截至目前,没有一户涉拆村民搬入新居。

基于上述现状,本文将对我县整治“空心村”、建设新社区试点工作的“利弊”“得失”进行客观分析,并为后续推进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二、用理性思维来评价“利”与“得”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我县“空心村”改造项目积极的一面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农村三个“空间”问题进行了有益尝试

所谓农村三个“空间”问题,一是扩展土地利用的集约空间;

二是保护耕地的增长空间;

三是新农村建设的资源变现空间。

在这三个方面,我们进行了有益尝试。

1.就土地利用率问题,如何扩展集约空间进行了尝试。

当前乡村在扩张过程中普遍表现出两种特征,一是宅基地“建新不拆旧”、“人走屋空”,二是新建住宅逐渐向周边新扩带迁居,导致宅院、农业用地等空废面积扩大。

大量的空废面积给有限的土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空心村”整治安置项目就是将若干个空废的自然村通过统一规划整合建立新社区,引导农民从分散居住向集中居住转变,以迁村腾地、土地集中等方式,实现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

我县对黄马乡郭埠村的整治正是如此,我们在调研中获知,郭埠上饶自然村涉拆的房屋都是70—80年代的旧房危房,23户农户只有5户人家居住,居住人口很少,所以进行整体搬迁是让土地集中利用,节约土地资源。

2.就耕地保护问题,如何扩容增长空间进行了尝试。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必须严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

但目前我县耕地数量的减少、质量的下降威胁粮食安全。

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城镇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

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大量耕地抛荒和低效利用;

三是规划缺失,村中心环境差、交通不便,农民不愿意在宅基地上建房,而是选择违规占用耕地建房;

四是工业发展、尾气排放、粗犷型加工带来的污染问题以致耕地出现盐碱化和减产。

基于此,我县在“空心村”整治项目中,将空废的房屋进行整体拆迁,并将拆出来的土地进行复耕。

如黄马乡徐家村共复垦145.77亩土地面积;

向塘镇西洛村共复垦182亩土地面积;

泾口乡东莲村共复垦146亩土地面积。

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容了耕地的增长空间,提高耕地面积和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使我县粮食大县地位进一步得到保障。

3.就新农村建设问题,如何扩大资源变现空间进行了尝试。

“空心村”整治安置项目利用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增加了“农转用”的用地指标,为在经济上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能。

一是增加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通过将整理出来的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地块)进行复垦,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建新地块)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在保证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二是增加建设资金和财政收入。

土地指标转移过程中土地级差收入的一部分返还农村用于支持农村建设。

我县出台的实施方案中规定乡镇按照县乡8:

2的比例上挂,县里按照上挂指标所形成的土地级差收益,以50万/亩的标准奖励补给乡镇,用于“空心村”整治安置项目的建设。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空心村巨大的土地潜力转化为新村建设的补充巨额资金,这些资金可以承担宅基地有偿退出和新社区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投入的成本。

不仅如此,以农村土地为抵押,还可以打造融资平台,撬动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下乡,投入到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和特色小镇建设上来,必将激发出经济增长的巨大新动能,以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状况。

(二)让部分农民享受到了深化改革的成果和红利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希望通过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来构建一个全新的农村生产生活共同体。

社区建设给部分农民带来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红利:

1.旧房变楼房。

许多涉拆村民的房屋从土木、砖木结构平房变成框架结构楼房。

向塘镇西洛村下辖的罗家村是试点改造的四个自然村之一,罗家村村民罗某彪说,在“四村合新”的过程中,他家不足40平方米的破旧农房升级为100平方米的小区住宅。

在房屋建设期间,村里每月还会给大家240元的过渡费,供无房者租房使用。

而对于在县、市有自己固定居所的村民们,自己在村里的旧房子被拆除后,过渡费相当于是额外的一笔收入。

2.农民变市民。

农民居住到新社区后,可以享受到与市民一样的水、电、路、气、网等良好基础设施,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居住环境;

也可以享受到相关配套的幼儿园、医疗室、警务室、农家超市、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户外健身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

此外,根据我县201X年实施方案上的优惠政策,对于入住农村新社区的住户,公安部门可先统一办理城镇户口,并优先享受新农合或医保、低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

我县“空心村”改造项目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护了耕地,扩展了资源变现空间,也改善了部分农民居住环境,满足农民均等化公共服务的需求。

“空心村”改造所带来的益处是毋庸置疑的。

三、用问题导向来分析“弊”与“失”

在调研过程中,通过走访群众、与乡村两级干部座谈,我们也发现“空心村”改造项目在操作中还存在着很多弊端,还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一)“合村并社,赶农民上楼”,农村经济社会面临“离农化”

农村经济社会的“离农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劳动力“离农化”。

农民居住在新社区后,更倾向于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外出务工,从事第二、三产业等非农化工作,女性劳动力、中老年劳动力在家务农的比例也会明显上升,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更为凸显。

2.生产资料“离农化”。

农民自古以来都是围绕土地开展生产和生活的,构成了“人—地”之间的密切联系。

与之前相比,农民搬迁到新社区后,农民离土地越来越远,农具、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不可能堆放到田间地角,也随之搬入新社区。

这种生产资料的离农化,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3.生活资料“离农化”。

搬入新社区后,原来的庭院经济没有了,鸡犬声听不见了,菜园子在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之外了,这种生活资料的离农化,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成本。

因此,农村经济社会的“离农化”,让农民种田积极性降低,土地多采取粗放式经营或直接撂荒,有些地方增减挂钩复垦出来的土地根本无人愿意承包。

(二)“农民变市民,刚性生活成本提高”,农村新社区面临“二次空心化”

农民在迁入社区后,生活方式从生产型向消费型发生了彻底的转型,这种改变会让农民遭遇新一轮的经济窘境。

1.水电费增加。

过去,农民都是用压水井取水,白日几乎不用电,享受自然光。

现在,由于楼房对光线的削弱,统一供应自来水,水电费较于过去增加许多。

2.物业费增加。

新增物业费属于比较大的刚性支出。

社区需要安保人员、保洁人员等提供公共服务保障,过去的独户门院是完全不存在这些费用的。

3.燃气费增加。

过去多以自然燃料—煤、柴为主,以煤气为辅。

社区里基本普及天燃气,会加剧农民的消费支出。

这些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农民的家庭支出有所增加。

让他们明显感受到新型社区生活带来的经济压力,为了与生存压力做斗争,他们必须外出务工挣钱,不会居住在新社区。

就像向塘镇西洛村村干部说的那样,西洛村新社区预计入住率不会超过20%。

最后,“空心村”将演变为“二次空心社区”,大量人口依旧集体外流以期改善生活的贫困。

(三)“手续千头万绪,征收安置标准不统一”,乡村两级干部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在调研中发现,乡村两级干部对“空心村”改造项目所涉及的事务感到苦不堪言,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手续纷繁复杂,审批流程不简化。

从征求群众意见、方案审批、立项、公示政策到拆除丈量、安置就千头万绪,再者,还要启动新社区规划设计、招投标,验收等等。

期间涉及的审批手续繁杂,至少加盖一百多个公章并耗费一年多的时间,乡村干部大多又不懂流程,极大程度地延误了工期;

等后期的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完成后,所产生资金差额又需要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等三部门的联合实地勘察及审批。

2.征收安置标准不统一。

在调研中发现,有的村安置房面积按拆除房屋面积算,拆一补一;

有的村按人口数量算,人均40平方;

有的村拆迁补偿标准无论旧房新房都是一个标准,像蒋巷三洞村就是如此,70、80年代的旧房子和前几年的新房按一样的标准补偿,确实有失公平,导致拆迁难度陡然增大,以至目前还有12户房子没拆,都是房屋较新的,造成土地不能成片,影响复耕。

(四)“政出多门、画出的饼不兑现”,基层政权公信力严重受损、农村社会矛盾激化

1.垄断行业的霸王条款导致工程推进难。

5年过去了,新社区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依旧没有完工。

经调查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供水、供电公司等行业垄断部门否认前期正规设计公司的规划方案,要求推倒重来,由他们自己亲自操刀设计并施工,这些垄断行业扯虎皮做大旗,依据霸王条款不教而诛的做法,不仅使前期通过的设计方案遭受到了严重的质疑或推翻,更使“空心村”改造项目的完成因经费的巨额增加而变的遥遥无期。

2.领导班子更换频繁导致工作不可持续。

“空心村”改造安置项目是上一届县委、县政府在201X年立项实施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督查到位。

2016年县、乡两级班子换届后,工作重心和关注点发生了转移,原来项目的主管、分管领导和办事人员都物是人非,交接工作出现断带,使本来就举步维艰的“空心村”项目更是雪上加霜。

按照实施方案的时间安排,村民201X年底便可住进新家。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很多村民在这几年遭遇死亡,都未能住上自己的新家,在满心遗憾中离去。

面对村民一遍又一遍的询问,基层干部只能编造一个善意的谎言给村民内心以安慰。

这导致村民对基层政府的态度是“我不得不找你,但是我不相信你”,不仅如此,以后无论基层干部发表什么言论,解说什么样的政策,纵然是说的天花乱坠,群众都不会相信,导致基层政权公信力严重受损。

综上所述,比较“利弊”“得失”,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空心村”改造项目弊大于利,失多于得。

为此,我们认为这类项目不宜推进为妥,若不尽快“亡羊补牢”,将会引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