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还可以用加湿器制造烟雾。
或者在水槽中注入清水,滴入几滴牛奶,搅拌均匀,用激光笔照射,演示液体中的光路。
这两种方法,可用于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想象,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很清楚的演示光的折射。
这两种改进都使原来不易被发现的“光路”变得清晰直观,器材简单,便于携带和反复试验。
可用于在课堂向学生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4
平面镜成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用方格纸或棋盘铺在桌面上,再将平面镜立放于棋盘中轴线上。
2.将一张白纸对折再展开铺平,在折痕处立放玻璃板,试验时在对应的位置分别给物和像标上记号,实验结束后将白纸沿镜子所在直线进行对着,观察对应的记号是否重合。
3.用茶色玻璃板代替无色透明玻璃板,或者在透明玻璃板一侧粘贴透明薄膜,减少透光。
4.用两个相同的透明小药瓶,其中一只内装上一个led小灯珠代替蜡烛。
1.用棋盘可以直接的观察到物和像到镜子距离相等,并且连线与镜面垂直的特点。
2.用白纸做记号的方法将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激发学生思维。
实验记录用的白纸学生在课后还可以重复进行观察分析,有利于实验结论的反复论证。
3.茶色玻璃减少透光性,成像更清晰。
4.用led灯珠代替蜡烛,排除烛焰易受气流影响不稳定的缺点,还增加了安全性。
5
光的折射的
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
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
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
凸透镜成像
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小孔,嵌入手电筒上的led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像是否同样大小。
1.灯珠的亮度更高,便于在较强光线环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方法更科学。
7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实像。
1.近视眼: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前。
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2.远视眼: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
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8
练习使用温度计
将简单的测量改为先估测后进行测量,在实验室中准备好一大杯热水和一大杯冷水,让同学先进性任意混合,再用手试水温(注意烫伤),估测水温,同组之间进行比较,看谁估计的值与测量值最接近。
让学生用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比适当温度的温水,例如37摄氏度,再进行测量,看谁配制的水温最接近要求。
1.引入竞争机制,同组之间比较,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注意力更加集中。
2.通过估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对温度这个物理量有了更进一步的直观理解。
9
汽化吸热
实验一:
烧不坏的手绢:
将两份酒精和一份水兑在一起,将手绢放到兑了水的酒精里浸湿。
将手绢从杯子里取出,稍微拧一下,然后将手绢挂在铁丝上。
用火柴将手绢点燃,由于有水,燃烧后的手绢完好无损。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汽化吸热的理解。
实验二:
将一只气体打火机的开关按下,吹熄火焰,过一会儿,让学生摸打火机的外壳变得冰冷。
简单易行,便于学生课后重复进行实验。
10
升华和凝华
人造雪景:
在一个烧瓶内放入少许樟脑丸粉末,再将树枝放入,塞紧瓶塞。
用酒精灯加热,樟脑丸逐渐升华消失,稍待会儿冷却后,在枯树上凝华成雪花状粉末,闪闪发光,非常好看。
还可以将樟脑丸改为碘进行实验,树枝上会呈现出碘特有的光泽。
1.实验装置是密闭的,可以反复使用,并防止刺鼻气味扩散;
2.实现现象有趣,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神奇的作用。
11
分子作用力模型
改进1:
在弹簧中间加一根比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稍短的橡皮筋,橡皮筋一端系一细绳。
演示时可松开细绳,使弹簧和橡皮筋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分别压缩弹簧演示斥力,拉伸橡皮筋演示引力。
然后演示用细绳拉伸橡皮筋并固定在弹簧另一端,此时弹簧被压缩,同时橡皮筋被拉伸,二者将处于一平衡状态,再向学生讲解分子间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的知识则很容易就能理解。
还可进一步演示压缩或拉伸该装置,让学生分析其中斥力和引力的变化情况及最终表现结果,使学生对该知识全面掌握。
改进2:
以上装置可分别用长度、粗细不同的弹簧和橡皮筋制作成三个模型分别用来演示气、液、固三种状态下分子间的距离及作用力情况。
通过该装置的演示或让学生操作感受,学生对不同物态下分子间距离及相互作用力特点便易于理解和掌握了,进而对解释不同物态宏观表现的特征(如气体容易压缩、具流动性等、固体不易压缩等)就不再困难。
有效避免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误解,即引力和斥力是单独存在的。
有助于知识的准确掌握。
12
气体的热胀冷缩
将一踩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里面的气体由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会使乒乓球复原。
简单易行,效果清晰。
13
气体膨胀做功
找一个空矿泉水瓶,给里面倒入少量水,将瓶塞的螺丝拧大约一半(不漏气),用力拧矿泉水瓶,直到不能拧动位置,此时剩余气体的体积大约占原体积的三分之一。
用手快速拨动瓶塞,可以看到瓶塞被气体打出(注意不能对人),瓶内出现“白雾”。
这个实验学生可能在游戏中做过,但并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表演,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瓶内出现白雾的原因。
改进后的实验简单易行,器材信手拈来,还增加了互动性,学生乐于接受。
14
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
原实验要求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观察出现的现象。
改进方法是把一个气球套在空的矿泉水瓶的瓶口上。
先把矿泉水瓶放在热水中,气球明显胀鼓起来,再放入冷水里,气球又明显瘪下去。
演示气体的热胀冷缩。
也可以用一个乒乓,先捏扁,再放进热水中,演示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
原实验的问题是在课堂上操作不方便。
无法把电冰箱、火炉搬到教室当堂给学生演示。
改进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当堂演示,学生也可回家操作,效果好,具有可行性。
15
压缩点火
取一根火柴,用小刀刮下药粉,倒入引火仪的玻璃管底部,先用力下压活塞一次(以便升高一些温度,起到预热作用),提升后换气并用力迅速压下活塞,火柴被压燃,效果很好,即使在冬天也同样能成功完成本实验。
改进后实验成功率大幅提高,更具说服力。
16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如图组装器材,在其大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
在两只相同的大试管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再分别放入温度计。
将两只大试管分别放入大烧杯的热水中进行实验。
1、装置比原来简单,器材容易得到,实验室都有。
2、用水加热能够保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
3、用试管加热受热面积大,受热均匀,整个实验时间短,现象明显。
17
力的三要素
推纸盒
将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先用较小的力沿F1方向推,推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推,粉笔盒移动,说明力的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改变力的方向,沿F2推粉笔盒,运动方向相反,说明力的方向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再沿同样的方向,从粉笔盒上部推,粉笔盒倾倒,偏离中心线推,粉笔盒转动,说明力的作用点对力的效果的影响。
条理清楚,易于实验和观察,结论明确
18
摩擦力
方案1。
通过毛刷演示摩擦力的方向及产生条件。
将毛刷放在表面粗糙的木板上,在毛刷上方施加压力,并向后拖动毛刷。
毛刷的毛会发生弯曲,从而判断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
毛刷毛的偏转方向即为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摩擦力的特点。
方案2.如下图所示,将传统实验方案中拉动木块改为拉动木板来进行实验。
1.拉动木板时,易于保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成功率高;
2.弹簧测力计相对操作者静止,可以准确读数。
19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如图,将课本上用小车进行的实验改为轻质塑料片进行;
将在桌面进行的实验改为在铁架台上进行。
1.课本上以小车为研究对象易受摩擦力干扰,改为塑料片后,避免了二力不等大时也会平衡的情况;
2.用小车做实验时,必须在桌面上进行,学生不易观察,改为在铁架台上进行实验,在课堂演示效果较好。
20
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如图所示,橡胶管一端与漏斗相连,另一端与一只气球相连?
当往漏斗中灌水时,气球充水后鼓起.当漏斗上升时气球的体积逐渐变大,漏斗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气球被水挤破.
该实验可以作为研究液体压强影响因素的补充实验:
演示了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由于实验中的水的量不变,避免学生将液体所受的重力误认为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一些同学或许听过帕斯卡裂桶实验,也可以用这个实验予以解释。
21
惯性
取一个大约2cm宽,15cm长的纸条,一头放在桌边,上面压一个笔帽,另一头捏在手中,用尺迅速打下纸条,使其从笔帽下抽出,看看能不能保证笔帽不倒。
参与性强,在动手中体验科学的神奇。
22
大气压强
吞蛋实验
如图:
将传统的吞蛋实验中的鸡蛋,改为一个装了水的气球,扎上口,留一段绳子即可进行实验。
1.实验准备简单,只需一个气球并充水就可以了,比用鸡蛋经济。
2.成功率高,气球大小可调,很好的适应不同的瓶口,实验极易成功完成。
3.实验重复性很强,可以方便地在多个班级进行演示。
瓶子变瘪
拿一个空饮料瓶,倒入少量热水,轻轻摇晃,使瓶内空气受热后倒掉热水,然后盖紧瓶塞。
稍待一会儿,伴随着咔咔声,瓶子慢慢变瘪。
现象明显,简单易行,听觉视觉双重刺激,学生印象深刻。
实验三:
吸管运墨水
能不能用一根吸管做搬运工,搬运墨水呢?
把一根透明吸管插入红墨水瓶中,再提出来,观察到管中又流下去,搬运失败!
再次将吸管插入墨水瓶,用手指堵住吸管上端向上提,吸管中的墨水不会向下流。
移至要存放的容器上方,松开上端的手指,墨水流下。
搬运成功!
1.趣味性强,可参与性高。
2.开始故意失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注意力。
3.通过两次对比,揭示出大气压的作用,学生获得感性和理性两方便的经验,记忆深刻。
实验四:
双试管实验
取试管两支,大小不同,小试管刚好能装进大试管为宜。
1、将小试管插入大试管中。
2、将两支试管口朝下同时倒过来,观察实验现象。
(小试管会掉出来。
)3、在大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
4、将小试管插入装水的大试管中。
5、将两支试管口朝下同时倒过来,观察实验现象。
(可以清楚的看到小试管在大试管中缓慢上升,直至大试管顶部。
)
简单易行,趣味性强,结果出人意料,会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3
吸盘法测大气压的值
方案一:
改向上拉为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