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训练卷 39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281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训练卷 39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训练卷 39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训练卷 39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训练卷 39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训练卷 39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训练卷 39附答案解析.docx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训练卷 39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训练卷 39附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训练卷 39附答案解析.docx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训练卷39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训练卷(39)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铅笔在水杯处“折断”B.放大镜把字放大

C.夕阳在水中的倒影D.人在阳光下的影子

2.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

3.如图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A.B.

C.D.

4.下列光学现象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无关的是

A.用放大镜看书

B.水中吸管“弯折”

C.墙上人的影子

D.海市蜃楼现象

5.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公式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由热胀冷缩的现象可知,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C.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

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将变为原来的一半

6.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7.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人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800W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D.学校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20kg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中可知,水温度从降到过程中,其密度

A.一直变大B.先变小后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保持不变

9.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乙、丙、甲B.丙、甲、乙C.甲、乙、丙D.丙、乙、甲

10.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11.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

小孔成像:

平面镜成像:

放大镜成像:

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实像的是B.属于虚像的是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

12.用天平和量杯称量某液体时,量杯及杯中液体的总质量为m,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根据称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作出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可知  

A.量杯的质量是20gB.20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60kg

C.液体的密度是D.这种液体可能是酒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

13.人在地球上所看到的太阳其实是太阳的像变______选填“高”或“低”了,这是因为太阳光在大气层中发生_______的缘故.

14.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成______填“倒立、缩小的实像”或“正立、缩小的虚像”.

15.有一种带有放大镜的指甲钳,可将指甲局部放大如图所示,它在使用时虽然省力,但要______;若放大镜的焦距为5cm,则放大镜到指甲的距离应该______5cm选填:

“”、“”或“”。

16.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目镜和物镜两组凸透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镜头填“幻灯机”、“照相机”。

17.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枚邮票的质量约是50______,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______,

______ ;

______ 。

18.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____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由此可知:

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______,填“较大”或“较小”会上升,为了避免吸入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

20.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解释这一现象的物理原理是光的______.

21.在医院的病房里,常用______灯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杀菌,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2.请在图中标出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A点时光的传播方向和平面镜的摆放位置。

23.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24.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在甲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______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

在甲实验中,刻度尺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在乙实验中,图中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像和蜡烛相比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应用在______;如果将蜡烛逐渐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凸透镜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在乙实验中,把小红佩戴的近视眼镜放在点燃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25.某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

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该同学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______;

接下来该同学将光屏F恢复原状,若他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亮点B移动的方向是______;

A.向左

B.向右

C.向上

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将入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其传播方向______。

26.用天平和量筒测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

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

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

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

若操作第步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用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______的杯子。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27.一个500mL的矿泉水瓶正好可装满350g汽油,如图所示,这种油罐车一次可运载汽油42t,某加油站地下油库的容积为,求:

汽油的密度是多大?

若加油站油库无油状态,用图中的油罐车加满油库需要运来约几罐汽油?

取整数

28.如图所示,若有一只容积为的瓶内盛有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10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

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了,求:

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石块的密度。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解:

A、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

B、用放大镜看字时,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与题意不符。

C、平静湖面上夕阳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D、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

C。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难度不大。

实验可以得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及光路具有可逆性;

光屏表面比较粗糙,会发生漫反射。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故B正确;

C.验证“光路可逆”时用一个激光灯即可,让光沿着反射光线入射,光就会沿着原来的入射光线方向反射,故C错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此时反射角也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而AB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AB错误;

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D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答案:

C

解析:

解:

A、用放大镜看书,是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从水吸管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吸管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弯折”,故B不符合题意;

C、墙上人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

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本题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光现象,要求判断哪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