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济学院刘怡财政笔记 复试必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1531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经济学院刘怡财政笔记 复试必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北大经济学院刘怡财政笔记 复试必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北大经济学院刘怡财政笔记 复试必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北大经济学院刘怡财政笔记 复试必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北大经济学院刘怡财政笔记 复试必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大经济学院刘怡财政笔记 复试必备Word文件下载.docx

《北大经济学院刘怡财政笔记 复试必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经济学院刘怡财政笔记 复试必备Word文件下载.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大经济学院刘怡财政笔记 复试必备Word文件下载.docx

“财政”:

(Finance;

Finis)亚当·

斯密在《国家论》中第一次系统地讲述。

其主导理论是“国家分配论”,强调国家的主体地位。

其它观点:

财政问题是国家政治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及作为政治经济运行主体的广大工商企业和机关团体。

1)“剩余分配论”:

强调由于剩余产品的存在而产生的公共分配,趋同于上。

2)“共同需要论”:

强调由不同的需要而产生的公共分配。

无论对其本质认识如何,都必须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公共分配活动。

是经济行为,属分配范畴,以财政和经济的关系为基本线索。

“财政”的定义:

是国家为满足实现其职能的物质需要,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及其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财政学研究政策,是研究各种财政政策背后的稳定的规律性东西,即财政政策的目标,手段,传导机制、效果及同其他政策手段的配合。

二、财政学的历史

财政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现代财政学起源于30年代大危机后的凯恩斯主义。

财政学发展三阶段:

1.以下是属于政治学范畴的概念;

财政最早是交叉于宗教哲学与政治学中,第一个较系统全面地论述财政学的是1576波丹《共和国》第六讲,强调政府为维护尊严应保持预算平衡,避免发债。

2.财政成为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16世纪末因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商主义,注重金银的流入,财富增长,因而强调政府税收等财政政策的干预,同一时期,德国富房学派对财政学发展也很重要。

二者共同构成了凯恩斯主义的渊源。

3.古典学派财政理论体系的建立

以《国富论》第五讲为标志,根据受益原则决定财政支出,提出建立税制的四原则:

平等:

究竟怎样征税才能满足公平原则;

确定:

征税额应当是确定的,其标准只有税法,但现实中还存在与分配任务的冲突;

方便:

征税对征纳双方要方便;

经济:

花多少成本来征税。

以最小的成本来征得相应税额。

强调财富增长,预算平衡。

1860年史泰因《财政学教科书》是第一本财政学专著,强调财政行为中国家的重要性,1872瓦格纳《财政学》创建了近代财政学,强调财政与国家的密切关系,提出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即财政支出必然增长。

1892,巴斯泰布尔《财政学》,强调财政政策的“社会最大利益原则”。

19世纪末,李嘉图等研究了商业危机和突变,认为均衡是常态的,即充分就业是经常的,而危机是偶然的,现代财政是一个价值分配范畴,价值理论是财政学的理论基础。

在经济萧条时期,旨在刺激投资需求的利率降低可能落入“流动性陷阱”中,从而完全丧失增加需求的效力。

三、财政学的现代观点:

1.凯恩斯的财政理论:

以30年代经济危机为背景,(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包括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收入方面可以是减税,它可以与扩大支出的政策相配合使用,二者也可分别使用。

目前许多人不赞成中国采取减税政策,因为我国偷漏税严重,这与制度不严密有关,不可查收入过多,因此减税政策将极大减少财政收入,有人建议采取源泉税与所得税相结合的税收政策,不论收入多少,一律征税。

1)背景:

1883年5月诞生于英

凯恩斯1903年从数学转入经济,于19151919进入财政部,1919参加巴黎和会,1919年2月著《和约的经济意义》,与政府的意见相左,成为其一生之转折点。

1923年,《货币致富论》,1930年《货币论》表明其理论是主张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而反对财政政策。

剩余产品表明财政的质的规定性,并决定财政分配的数量界限及其在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市场满足个人需要,通过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理论转变阶段:

美20年代,华尔街辉煌,经济增长飞快,工农业存在潜在危机“吼叫的20年代”。

1929年9月5日巴布森预见工农业危机将很快出现,经济大萧条时代会到来,这一预言导致华尔街金融不稳定,至10月24日股票狂跌,称为“黑色星期四”,28日道琼斯指数300点,29日384点。

1932年1400家银行倒闭,挤兑严重,股票市值从$896降至$156亿,进而导致了整个资本主义的金融经济危机,此时,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并主张扩张型财政政策。

同时,英自1911起经济开始滑坡,工党、保守党在是否进行公共工程投资上发生分歧,后者认为公共工程会挤兑私人资本,不会增加就业,因为在斯密的古典理论中,政府投资均是非市场性的,这时,凯恩斯发表《劳合·

乔治能办得到吗?

》,开始转向财政政策。

1933年《走向繁荣之路》标志着凯恩斯从剑桥货币理论者转向彻底的财政理论者。

1936《就业利息货币通论》标志着其财政理论正式形成,凯恩斯成为“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奠基者,其中以就业为核心,从需求角度去分析”充分就业问题,否定了李嘉图等坚持的“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即供求均衡是长期存在的,只是危机偶然打破了就业的常态”的理论,重新认识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即在市场失灵时干预市场以推动经济发展。

2)思想渊源:

A.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早期:

强调金银的重要性,即所有国家经济政策都是为了留住金银,吸引外来金银。

后期:

采取了减税,补贴等政策鼓励出口,减少进口,从而减少商品的流入,增加其流出,从而带来国民财富增长。

凯恩斯完全接收了其两点理论。

1)国家干预:

是必要的。

2)投资引诱:

国家投资引诱投资,带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B.孟德维尔的思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670-1733,荷兰)[18世纪末,资本主义兴起,市场自发作用十分有效,因而重商主义衰落]

著《蜜峰寓言》,1714年提出“个人恶习社会受益”(副题,二极),1723年三极附副题“社会性质的探讨”,认为一个社会繁荣发展的源泉是奢侈,浪费等人的“恶习”,在于持续不断的消费。

凯恩斯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通过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因而灾害等都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C.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他认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充分就业不可能实现。

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他从财富增长分析中分析充分就业。

财富增长:

生产能力增长,由科技进步推动;

有效需求不足,在收入增长时表现出不足,从而制约了财富增长。

但他未分析出“为什么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解释了这一问题,并且,有效需求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的,因而这也是凯恩斯理论根源之一。

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

分析了经济危机的根源,以就业问题为核心,有效需求不足为理论起点。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

人们天生有爱好储蓄的心理倾向,收入增加就倾向于将更多的钱储蓄起来,因而从长期来看,在整个收入中用于消费的份额会递减,即随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往往赶不上前者。

这是凯恩斯理论的核心,解释了消费需求不足。

收入越多,边际消费倾向越低,因而存在“富裕的贫困”。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

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即预期利润率。

它决定了资本家是否投资,而投资是解决收入与消费间缺口的关键。

又叫未来贴现率,即将未来收益换为现值。

资本资产供给价格P低于换算出的现值时,才有利可图。

而资本家的心理倾向为:

当某商品畅销时,生产厂产量增多,因而生产成本增大,而当产量增大时销售成本也增大,使r减少,而P是现在的资产供给价格,即相当于成本,所以PV-P↓,所以资本家预期能得到的利润减小。

这样,资本家的边际投资倾向减少,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商品生产存在周期,凯恩斯认为,当未来收益贴现为现值时恰等于资本资产价格P时的贴现率就叫资本边际效率。

3)流动偏好:

决定资本家投资与否的另一因素是利息率i,只有当r>

i时,资本家才会愿投资,二者的差值是资本家投资的真正动力,利息是构成资本家投资的机会成本。

流动偏好:

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政的一种心理因素。

流动性陷阱:

当货币供给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利率就会趋于保持一个定值。

即i为定值,而r在不断下降,所以r-i变小,所以资本家投资动力减小。

凯恩斯认为流动偏好产生的原因为:

1)谨慎动机:

人们总要有可以变现的东西,以防急用,企业为保护债权债务也要保持相对的流动资产比率。

这导致人们更愿以流动偏好来保持资产。

2)交易动机:

人们为得到满意的东西而需要保持一定现金或可变现资产。

虽然发展了信用交易,但交易方还会考虑信用程度;

3)投机动机:

是流动偏好的最重要因素。

当投机动机使流动偏好增强时,利率会上升,因为当投机行为增多时,大量资金会流向投机市场而流出银行,银行为吸引资金将会提高利率;

当投资动机使流动偏好下降时,利率会下降。

因为流动性偏好是对货币的需求,而i不会随货币供给量增大而无限下降,因此流动偏好将使i保持稳定,r↓从而投资需求不足。

4.投资乘数理论:

这是凯恩斯财政理论的基点,卡恩于1931在《经济学》发表《国内投资与失业》,是乘数理论文代表,经凯氏发展。

1)乘数:

投资的增量与消费的增量之间的关系。

即投资的增加可以带来国民收入的成倍增长。

而MPC为边际消费倾向,因此它是决定投资乘数的关键:

MPC越趋近于1,亦即个人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则K>

∞,即消费对国民收入、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反之MPC越趋于0,亦即个人收入不用于消费而储蓄起来,K=1,则不能带来增值。

eg:

我国现在MPC=0.7,则K<

5,即可带来近5倍的收入增长。

在经济萧条时期,市场会寄希望于政府,采取扩张型政策,扩大支出,扩大支出与收入间的缺口,即“收入支出”,以赤字来代替动经济增长,而在经济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变化的新经济时期,应尽量减少赤字。

凯恩斯强调的是预期利润率,不同于马歇尔的现实利润率,影响资本家投资的是前者。

i与A成正比,与P成反比。

5.凯恩斯的财政经济政策:

凯恩斯主张:

在经济萧条时期,应采取减税等扩张性政策,而30年代危机时,罗斯福信仰的是预算收支财政平衡,但迫于形势采取扩张政策,赤字连年增加,但仍采用“非正常项目”等词掩盖财政平衡。

40年代通胀,在经济发展时张汉森等发展了凯恩斯理论,又认为:

经济是有周期的,因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应采取抑制性财政政策,从而尽量减少经济周期波动,此即补偿性财政政策。

经济政策赤字与否应看实际需要,繁荣时期应减少赤字,这一政策使美在4060年代获得了平稳发展。

60年代,肯尼迪主张完全的扩张刺激性政策,即用不断赤字来刺激经济不断发展,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期也应当刺激,主要政策是减税,举债,这使美在60年代尤其是|64)获得高速发展。

60年代末,由于通胀日益严重,经济背景发生变化,“滞胀”出现,使反凯恩斯浪潮掀起:

滞胀:

凯恩斯理论认为失业与通胀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菲利普斯曲线),而滞胀使这种替代关系消失,这样,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试图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解释滞胀。

70年代尤其是73年石油危机后,经济全面衰退,出现供给学派。

(二)供给学派:

认为长期以刺激需求为核心的扩张财政政策使经济出现了供给方面的问题,强调经济自由发展之重要,从供给方面促进经济。

核心政策:

减税,Laffcurve表示了税收与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

1.任何税收都存在最高点(临界点),在这个点之前,税率提高增大税收;

之后,税率提高则减少税收;

2.任何一税收值均可通过高、低两不同税率获得;

3.高税率会使经济萎缩,从而使税基减小,进而减小税收收入,低税率会促进经济发展,因此高税率是有害的。

因为:

税收=税基⨯税率,强调税收与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