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084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docx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docx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考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

A.0.5千克B.5千克C.50千克D.500千克

2.一壶水倒出一半之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

A.重力B.密度C.体积D.质量

3.下列器材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B.订书机C.小灯泡D.吸尘器

4.下列实例中,设计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刀刃B.图钉钉帽C.装甲车履带D.滑雪板

5.家用电饭煲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A.0.03安B.0.3安C.3安D.30安

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从断开到闭合,先后两次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为2︰3。

若将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则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A.2︰1B.1︰2

C.2︰3D.3︰2

7.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可能使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同时变小的操作是(  )

A.闭合开关SB.移动R2的滑片

C.用阻值更大的电阻替换R1D.用阻值更小的电阻替换R1

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截去一部分,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正方体()

A.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可能△p甲<△p乙B.剩余部分的底面积一定相等

C.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可能相等D.剩余部分的体积可能相等

二、填空题

9.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伏;上海家庭中洗衣机和电视机的正常工作电压为___伏,它们之间是___联连接的。

10.如图实验中杯中水不会流出来是因为有____的存在。

______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图中洗手盆下水管利用的是______原理,使得两管中的水面相平。

11.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读作13.6×103_______,它的含义是_______的水银质量为13.6×103kg;水银是导体,因此水银内存在大量________。

12.体积为1×10-3m3、密度为0.9×103kg/m3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它的质量为____千克,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向水中加盐后,物块受到的合力将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3.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伏,电阻为10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安,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_____库;若将该导体两端电压调整为9伏,其电阻为____欧。

1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后,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已知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

选择一个完好的定值电阻R替换R2,并观察比较两电表替换前、后示数,若_____,则可以判断R1一定断路,理由是_____。

1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V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1A”字样,电压表和电流表表盘如图(a)、(b)所示。

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求:

(1)电阻R1的两端电压U1。

_____

(2)现有三个定值电阻,分别为A(40Ω)、B(8Ω)、C(3Ω),请从中选择一个来替换电阻R1,并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

要求:

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不更换电表量程,两电表的指针分别能达到满刻度处,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a.电压表量应选_____伏量程。

b.应选用电阻_____(选填字母)代替电阻R1.。

(请说明选择的依据)

c.满足上述要求时,求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_____。

三、实验题

16.某同学利用图中演示板上的5根金属丝A、B、C、D、E进行四次实验,通过分析初步得出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粗细和长度有关的结论。

已知板上各金属丝横截面积都相同,A、B、C、D长度相同,E的长度是它们的一半,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本实验通过观察_______来判断演示板上金属丝的电阻大小。

②演示板上E和________材料肯定相同(填字母)。

③演示板上的金属丝中,_________(填字母)所对应的材料比较适合用作家用电线。

17.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___,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处于_____状态,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_____联连接。

18.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和_______。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为了得出普遍规律,要选择_____物质进行多次测量(选填一种或多种)。

19.小李同学选用弹簧测力计、和系细绳的金属块各一个,及三种密度不同液体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设计的实验表格如下。

小李同学将测得数据及根据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记录在表中(部分未显示)。

实验序号

ρ(×103千克/米3)

V1(×10-3米3)

V2(×10-3米3)

F1(牛)

F2(牛)

F1-F2(牛)

ρg(V2-V1)(牛)

1

1.2

4.0

2.8

1.2

2

1.0

4.0

3.0

1.0

3

0.8

4.0

3.2

0.8

 

①填写_______所对应的器材,该金属块所受重力为_____________;

②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中ρ和F2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对浸没在液体中的同一金属块而言,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中ρ和F1-F2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对浸没在液体中的同一金属块而言,____________;

③根据小李同学所设计的表格和实验步骤,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应该是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B.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C.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体积的关系

D.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所受浮力

④为使实验结论更有普遍性,请提出补充设计建议__________。

20.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小于24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电压表、电流表(只有0.6安量程可用)、滑动变阻器(标有“1安”字样)、阻值为10欧的定值电阻R1、阻值为30欧的定值电阻R2、开关及导线若干。

实验器材均完好。

(1)小华经过思考,先进行一次实验测电源电压,实验电路图及闭合开关S后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小华实验所用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____伏。

(2)小华根据第一次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后开始第二次实验,他正确串联电源、待测电阻、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然后把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

闭合开关后,将变阻器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由0.20安增大到0.58安,此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减小了4.0伏。

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a)、(b)所示。

根据图(a)、(b)所示电压表、电流表示数,计算待测电阻Rx的阻值。

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四、作图题

21.在图中,重为4牛的小球静止在水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所受的浮力F浮。

(____)

22.在图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____)

2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三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

补上后要求:

①灯与滑动变阻器并联;

②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示数变小。

(______)

五、计算题

24.木块浸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1×10-3m3,求木块所受浮力F浮的大小。

25.体积为2×10-3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求水的质量m水。

26.如图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容器甲底面积为510﹣2米2,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80牛、底面积为610﹣2米2,容器甲中盛有质量为4千克的水。

(1)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

(2)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

(3)若将一物体A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水未溢出)、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

求物块A的密度ρA。

参考答案

1.C

【分析】

根据“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可知,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估测,根据对质量的掌握及对中学生体重的认识进行分析.

【详解】

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80斤到120斤之间,即约为40kg到60kg之间,故C符合题意.

2.B

【详解】

一壶水倒出一半之后,剩下的半壶水与原来的一壶水比较,由于壶内所含的物质减少,则质量、体积、重力都会变小,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因此密度不变。

故选B。

3.A

【详解】

A.茶壶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符合题意;

B.订书机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不符合题意;

C.小灯泡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制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吸尘器,通过内部电机旋转,使内部的气压降低,低于外界大气压,将外面的灰尘压入吸尘器内,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

A.刀刃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物体的压强,容易把物体切断,故A符合题意;

B.图钉钉帽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图钉钉帽对手的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装甲车履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故C不符合题意;

D.滑雪板是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雪地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家庭电路中的电压为220V,家用电饭煲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为800W左右,由P=UI可得:

I=3.6A,接近3A,故选项C正确.故选C.

6.B

【详解】

设开关S断开时的电流表示数为2A,则开关S闭合后的电流表的示数为3A,那么流过R2的电流为

因为电路为并联电路,所以有

因此

若将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得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

2,故选B。

7.B

【详解】

A.开关原来是断开的,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中,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闭合开关S,R2被短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变大;由串联电路电阻特点知,S闭合后电路的电阻变小,由知电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A错误;

B.若R2的滑片向左移动,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中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知电路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由知,R1两端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反之滑片右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所以移动R2的滑片,可能使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同时变小,B正确;

CD.若用阻值更大的电阻替换R1,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知电路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由知,R2分得电压变小,所以R1分得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故C错误;反之,若用阻值更小的电阻替换R1,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故CD错误。

故选:

B。

8.D

【详解】

A.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部分,由于竖切后仍然是长方体固体,而且竖切后固体的密度不变,高度不变,则压强不变,所以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p甲=△p乙=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