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20102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本题选A。

2.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或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取酸雨试样,加入10%H2O2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酸雨试样中一定含有H2SO4

B

将锌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银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形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银作正极

C

某无色溶液,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醛类化合物

D

配制FeCl2溶液时,先将FeCl2溶于适量稀硝酸,再用蒸馏水稀释,最后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铁粉

抑制Fe2+水解,并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A.AB.BC.CD.D

【答案】B

试题分析:

A、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如果雨水中含有亚硫酸可以被氧化为硫酸,即不一定含有硫酸,结论错误,A错误;

B、二者构成原电池,锌的金属性强于银,锌是负极,银是正极,氢离子在正极放电产生氢气,B正确;

C、有银镜产生,证明分子中一定含有醛基,但不一定是醛类化合物,例如葡萄糖等,C错误;

D、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应该用浓盐酸,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名师点晴】该题的易错选项是C,注意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化合物,只要分子中含有醛基即可发生银镜反应,常见含有醛基的化合物有醛类、葡萄糖、甲酸以及甲酸形成的酯类和甲酸盐等,答题时需要灵活应用。

3.下列是三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C.三种物质中,其中有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

D.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被氧化

【答案】D

A、只有阿司匹林中含-COOC-,可发生水解反应,而另两种物质不能水解,A错误;

B、阿司匹林的苯环上有4种H,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只有4种,而另两种物质苯环上有2种H,则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B错误;

C、三种物质中,分子式均不相同,则三种物质均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

D、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就是氧化反应,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的ΔS<

B.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C.常温下Ksp(Ag2CrO4)=1.1×

10-12,Ksp(AgCl)=1.8×

10-10,则Ag2CrO4的溶解度小于AgCl

D.等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HA与NaA(HA为弱酸)混合溶液,其酸碱性取决于Ka(HA)的大小

【答案】AD

【详解】A、反应物有2mol液态物质、1mol气体物质,生成物只有固体,△S<0,故A正确;

B、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铅蓄电池放电是原电池,充电是电解池,充电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Ksp(Ag2CrO4)=1.1×

10-12,Ksp(AgCl)=c(Ag+)•c(Cl-)=1.8×

10-10,可见c(Ag+)在Ag2CrO4大约是10-4,在AgCl中大约是10-5,所以Ag2CrO4的溶解度大,故C错误;

D、酸的酸性越强,其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就小,酸和其对应的盐的混合溶液的酸性越强,故D正确。

5.利用食盐水制取ClO2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装置①中的反应:

NaCl+3H2ONaClO3+3H2↑,装置②中的反应:

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下列关于该流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流程中Cl2、NaCl都可以循环利用

B.装置①中H2是阴极产物

C.装置②发生的反应中,Cl2是氧化产物,NaCl是还原产物

D.为了使H2完全转化为HCl,需要向装置③中补充Cl2

【答案】C

A.电解食盐水得到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得到浓盐酸,制得NaClO3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ClO2,2NaClO3+4HCl(浓)=2ClO2↑+Cl2↑+2H2O+2NaCl,该流程中Cl2、NaCl都可以循环利用,故A正确;

B.装置①是电解食盐水,溶液中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是阴极产物,故B正确;

C.电解食盐水得到氯酸钠(NaClO3)和H2,NaClO3和盐酸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Cl、2ClO2、Cl2、H2O,化学方程式为:

2NaClO3+4HCl=2NaCl+2ClO2↑+Cl2↑+2H2O,氯气是氧化产物,氯化钠中氯元素化合价不变,是盐酸氯化氢中氯元素生成,故C错误;

D.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的氢气,为了使H2完全转化为HCl,需要向装置③中补充Cl2,故D正确;

故选C。

6.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Y、W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Y、W质子数之和是Z质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X的氢化物的沸点可能高于Y的氢化物的沸点

B.原子半径比较:

X<Y<Z<W

C.X2H4与H2W都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D.短周期所有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

【分析】

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是碳元素,Y、W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Y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Y、W质子数之和是Z质子数的2倍,说明Z为镁。

【详解】A.X的氢化物为烃,沸点可能高于Y的氢化物为水,烃常温下有气体或液体或固体,所以沸点可能高于水,故正确;

B.原子半径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电子层数的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分析,四种原子的半径顺序为Y<

X<

W<

Z,故错误;

C.X2H4为乙烯,H2W为硫化氢,都能使溴水褪色,前者为加成反应,后者为置换反应,故褪色原理不相同,故错误;

D.短周期所有元素中,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弱于NaOH,故错误,故选A。

7.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

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数量级为

B.除反应为Cu+Cu2++2=2CuCl

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效果越好

D.2Cu+=Cu2++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

A.Ksp(CuCl)=c(Cu+)·

c(Cl-),在横坐标为1时,纵坐标大于-6,所以Ksp(CuCl)的数量级是10-7,A正确;

B.除去Cl-反应应该是Cu+Cu2++2Cl-=2CuCl,B正确;

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果越好,但同时溶液中,Cu2+浓度也增大,会在阴极被还原为Cu,影响炼锌的产率和纯度,故C错误;

D.在没有Cl-存在的情况下,反应2Cu+=Cu2++Cu趋于完全,D正确,答案选C。

8.某兴趣小组根据镁与沸水的反应推测镁也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资料显示:

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验证产物、探究反应原理。

实验Ⅰ:

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由浅红变红。

(1)提出假设

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作出如下猜测:

猜测1: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2:

可能是MgCO3。

猜测3:

可能是碱式碳酸镁[xMgCO3·

yMg(OH)2]。

(2)设计定性实验确定产物并验证猜测:

实验序号

实验

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Ⅱ

将实验Ⅰ中收集的气体点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

取实验Ⅰ中的白色不溶物,洗涤,加入足量________

如果出现______________,则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CO3

实验Ⅳ

取实验Ⅰ中的澄清液,向其中加入少量CaCl2稀溶液

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存在______离子

(3)设计定量实验确定实验Ⅰ的产物:

称取实验Ⅰ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31.0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

实验前后装置A增重1.8g,装置B增重13.2g,试确定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化学用语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Mg和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

【答案】

(1).Mg(OH)2

(2).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气体成分为氢气(3).稀盐酸(合理均可)(4).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5).CO32—(6).3MgCO3·

Mg(OH)2[或Mg(OH)2·

3MgCO3或Mg4(OH)2(CO3)3](7).NaHCO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HCO3—H++CO32—、H2OH++OH-;

Mg和H+反应生成H2和Mg2+,Mg2+跟OH-、CO32—生成难溶物Mg(OH)2·

3MgCO3,则H+、OH-、CO32—的浓度均降低,促使上述两平衡均向右移动。

故Mg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大量H2

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和实验现象的记忆,从质量守恒定律角度进行计算及影响电离、水解平衡的因素。

【详解】

(1)依据猜测可知白色不溶物不可能是MgCO3或xMgCO3·

yMg(OH)2,联想可得猜测1为Mg(OH)2 

(2)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说明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白色沉淀;

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氢气或一氧化碳,如果测定是一氧化碳时,燃烧后需要用到澄清石灰水,所以该气体是氢气;

依据实验Ⅲ的推断分析,加入一种试剂产生气泡可知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的是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镁;

加入盐酸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