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9590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Word下载.docx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Word下载.docx

A这两幅图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作出的重大调整,不涉及私人工商业方面,故应排除D。

第一幅是关于土地改革的,第二幅是关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

因此,两者体现的都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故应选A项。

4.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

“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

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A抓住关键信息,时间是1956年,又提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无疑是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2010·

菏泽模拟)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仅有两种,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

前者的实质是()

A.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注重市场机制

D.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A“一五”计划的突出特点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D项排除;

B项指的是“大跃进”;

“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进入计划经济时代,故C项也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应选A。

6.(2010·

东营模拟)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是()

A.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B.帝国主义的封锁

C.中苏关系的破裂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主观原因造成的,是带来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其他的是客观原因。

要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本题适合用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原理来分析。

7.1958年,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D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8.右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幅宣传画,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C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不符合我国国情,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9.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1960年比1957年各产业的增长率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22.8%

47%

223%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注意对题中所给数据的分析及所给时间“1957年”和“1960年”,联系在此期间的“大跃进”运动,即可得出正确结论,故C项为正确答案。

10.下图中出现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D.中共中央制定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C本题考查我国经济建设的曲折。

观察图表可以看出从1957年至1960年我国农业经济出现大的滑坡,联系此时段我国经济政策可知应选C项。

11.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C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故A错误;

“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故B错误;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取得突破,因此D也要排除。

12.下图反映的是1956~1965年间我国()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

13.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

“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

……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20世纪50年代末,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了经济建设一味求快;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因此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4.“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

”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

B“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大幅度地提高生产计划指标。

15.1967~1968年,“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其表现是()

①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计划状态

②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

③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D1967~1968年,“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经济工作机构瘫痪,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两年里损失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故①②③都正确。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①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②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③由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④由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决定的

A.①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

B题目中所给的四个选项分别从现实需要、转移目的和人民要求等方面充分阐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的理由,故四项都符合史实。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这体现在()

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中国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D七届二中全会在新中国成立前召开,故排除①。

建立人民公社,搞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左”倾错误,不属于执政能力提高的表现,②错。

济宁模拟)“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反映了()

①农村经营权发生变化

②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实质上就是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因此,土地所有权并没有发生改变,故应排除④。

4.(2010·

韶关模拟)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

“文革”以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A.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B.以乡镇政府代替人民公社

C.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A、B、C都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莱芜模拟)读下图,图片所示两个历史时期的农业与农民问题的相同点不包括()

A.生产资料所有权

B.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C.紧密结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是农村发展经济建设的重大改革

B直到1987年,中国人民才基本上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来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

烟台模拟)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实行不结盟政策

B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顺应这一趋势,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A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整个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项表述不符合事实,可排除;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C项可排除;

D项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全世界共同努力的目标,还未建立,故表述错误。

8.图片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D布票、粮票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短缺的产物,改革开放后,由于物资的丰富而逐渐失去作用。

而粮棉物资统一管理实行于50年代,是走向计划经济的重要一步。

9.邓小平说: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的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

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

②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

③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A.①②④B.①③④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