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讲座我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Word格式.doc
《骨干教师讲座我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干教师讲座我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Word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内心世界的丰富,在于人的内心世界的巨大能量。
因此,我们要实现价值,就要唤醒开发巨大的潜能。
我们教师要成长是要付出的,付出了才能获得智慧和才干。
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才能获得个人与学校的双赢!
所以,今天我讲座的题目就是:
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
“要想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先让我们成为一流的教师.
在学校发展中,学生发展是目的,学校发展是载体,教师发展是关键。
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校的发展也自然失去了有形的支撑成为空中楼阁。
教师走上专业化的道路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自身成长的需要。
二、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什么样的教师才算完成了“专业化”的转变了呢?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曾说道: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摘自《我的教育理想》)
它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
即在整个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提高自我,由不够成熟向成熟过渡,这个过程就是专业化的过程。
三、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和特点
教师专业要求专业教师具备的素质:
1、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知识
2、有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
3、有职业理想和追求;
4、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道德修养,并且能够把进入更高的境界作为自己修身的自觉追求;
5、经过专门专业训练,而且有终身学习的迫切愿望和实际行动。
教师的专业成熟:
专业眼光:
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用整体的、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
专业品质:
具有基于教育理想与信念的、体现于日常的细微的行为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专业技能:
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
成熟就是自主地,理智的热爱,意味着智力的和谐发展、有效地表达以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作为一位专业化教师,“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学会生存》
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的要求:
1、完善合理知识结构
系统扎实的本体性知识;
深厚、细密的条件性知识;
丰富独特的实践性知识;
广博、厚实的文化知识
2、全面的能力要求
与学生交往的能力;
与同事、家长交往的能力
管理能力;
教育研究能力
3、高尚的道德修养。
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1、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
2、植根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教育专业知识体系;
3、教学实践中的专业技能
4、专业性的评价
5、专业创新的潜力
说到创新,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把六只猴子观在一个铁笼子里,里面挂着一只香蕉,猴子要使劲跳起来才能拿到香蕉。
但是,只要猴子一跳起来想去拿香蕉,马上就会被高压水枪给打回去,飞溅的水还会把其余猴子弄湿。
这样其余猴子就非常不爽,你这只猴子自己去拿香蕉拿不到,还让我们跟着遭殃,把全身弄得湿透了。
于是,再有猴子想去拿香蕉时,剩下的猴子就一拥而上,不等它出手就拽住它痛扁一顿。
这样,就谁也不会去想拿香蕉。
人们把一只猴子换出来,把一只新猴子放进去。
新猴子马上就去拿香蕉,结果立即遭来其余猴子的一顿暴打,而且不告诉它说任何理由,打你没商量。
这样,把旧猴子一只一只换出来,把新猴子替换进去,每只猴子都会在刚进去拿香蕉时被暴打一顿,也习惯了看到刚进来的新猴子拿香蕉就冲上去把新猴子打一顿。
这样,开始的六只猴子都依次换出去了,笼子里的猴子只知道一旦去拿香蕉,就会被其他猴子殴打,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现在的六只猴子谁也没挨过水枪,也没被淋湿过。
第七只猴子被放进来,照例又被打一顿,它就反问其他猴子,为什么不准去拿香蕉?
没有猴子能回答出来。
于是第七只猴子再去拿香蕉,这时已经没有了水枪,所以很轻易的拿回香蕉享用。
很多人习惯于墨守成规,而不知道为什么要遵守,要勇于去尝试改变。
当一个人到一个新的环境,总会对一些旧人已经习以为常的规矩感到很奇怪,往往就是这些人促使了变革
6、成为专业质量值得依赖的专业团体的成员
四、通过查阅一些相关资料,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教师发展的状态是:
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1、知识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显得不足。
2、教师学历明显偏低,专业训练亟待强化。
3、专业道德危机潜伏,师德建设仍需加强。
4、在职进修形势紧迫,专业发展任重道远。
5、专业自主受到限制,专业权力名不副实。
6、教师组织力量薄弱,活动时空余地有限。
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途径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
1、校本培训
2、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
3、学历提升
4、参与教育实践
5、自我学习
六、校本培训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下面,我就结合我自身实际,谈一谈教师成长与校本培训之间的关系吧。
说到校本培训,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校本培训的概念:
校本培训也称校本学习或校本研修,是指源于学校的发展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一位教师需要的、主要是在校内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
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六个年头,在新课改春风的指引下,我们塘沽区的校本活动,也开展的轰轰烈烈。
我曾是一名音乐老师,2001年我开始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我成长到今天,可以说,校本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曾几何时,我以为只要具备了出口成诗、落笔成文这般本事的老师,便是一位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才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意识决定下的人才需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才发现一个出口成章、妙笔生花的书生不一定能融入到波涛汹涌的改革浪潮之中,成为游刃有余的成功者。
从2001年开始,不知不觉中自己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八年多了,从一个拿起语文书,不知语文课该怎么上的音乐老师成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八年间,在角色的转换中,工作实践里,我真正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懂得了校本培训中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重要作用。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的校本研训形式,为我的成长搭建了平台。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训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训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培训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1、自我反思
首先,我先谈一下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培训的基础和前提,校本培训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在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
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
成长=经验+反思。
这句话给我的印象颇深,我不但积极参加区校组织的各项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的评比,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是尽量地多去想一想,例如课前这节课怎么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这个问题他们会怎么回答,课上发生突发事件怎么办,在正式上课的过程当中,更是集中精力,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随时改变教学预设,这也就是我们在骨干班的学习中,于连昶先生提倡的“带着思路进课堂”,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死搬教案,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教案只是预设,我们的课堂才是生成。
最后就是教学后的反思,我喜欢没事的时候,晚上躺在被窝里回顾一下,一天的历程,尤其是课堂,有哪些成功之处,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自己也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2、同伴互助
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其基本形式有:
(1)交谈:
浅层次的交谈主要指信息交换和经验共享,教师也只有不断从伙伴中获得信息、借鉴和吸收经验,才会少走弯路。
例如,我平时在办公室里,会一边判作业,一边和其他语文老师进行交谈,相互进行一些浅层次的交流,这样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
深层次的交谈主要是指专业会谈和专题讨论,专业会谈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发散过程,这个过程是最具有生成性建设性的,它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
教研组活动中的评课就是这种深层次的交谈。
此外,还有我每次外出做课,都是在学校先进行试讲,学校领导组织语文老师们进行听课,课后及时地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每次外出做课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协作:
协作指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新课程要求教师共同承担教研课程或教改任务。
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第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
课题合作就是一种典型的协作。
3、专家引领
校本培训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
恰恰相反,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校本研训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1)首先要提的就是,我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中心教研员培养与引领。
我第一年从事语文教学的时候,拿着语文书无从下手的感觉,相信大家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都经历过,但是那时,我却是一个已经有着五六年教龄的老师了。
教研员老师第一次下校听课,我的惴惴不安还犹在眼前,还记得当时我讲的是《故乡的杨梅》,听课前我端着语文书向其他同事请教,直到教研员来听课,我还是心里直敲鼓。
因为,我没有自信心,我毕竟是一名音乐老师,我需要的是大家的认可。
在那堂课后,我得到了教研员的点拨,并经过两年的锻炼,我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开始了课改实验班的教学工作,在2003年的年会课上,我执教的是《纸船和风筝》一课,获得了圆满成功,并与语文组的几位教研员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多次承担区级研究课与年会课的做课任务《陶罐和铁罐》、《颐和园》、《月迹》、《赵州桥》均收到了专家的好评,我自己也在这种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
(2)我的另一位恩师,就是塘沽区特级教师于连昶先生。
2004年秋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参加了第二届青年教师骨干班的考试,没有想到的是,在近三百人的考试中,我能有幸考进这个班。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