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生成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19005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生成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生成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生成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生成Word下载.doc

《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生成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生成Word下载.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的生成Word下载.doc

1. 教学语言上注重艺术性

1.1教学语言要有理趣

教学语言要有理趣,即兼哲理和风趣而有之,让学生在笑声和欢愉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威廉说过:

“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的教师讲解,优异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

”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使学生明确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和演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情绪,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

例如,“把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移栽在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头几天会发生萎蔫现象,但不久这株植物又恢复原状,是何道理?

”学生一答不上来,可引导回忆植物生活必需元素是哪些?

大量元素是哪些?

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是什么?

提出这些“含而不漏”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求启发而即发或渐发的作用。

在讲线粒体时,如果按照形态,结构,功能三段式平铺直叙的逻辑顺序来讲,无论用什么生动有趣的语言,往往也不会有多么好的启发效果,如果先从线粒体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推测其可能的功能,再探究其结构,成分如何和功能相适应,这种启发效果就会好。

1.2教学语言要有修饰美

俗话说“佛要金装,人靠衣装”,为了提高表达效果,要使教学语言形美,必须对其加工包装,进行必要的修饰。

如在讲动物的自卫本领时,把青蛙等动物的保护色比喻为穿上的“迷彩服”,把乌贼向海水释放墨汁比喻为施放“烟雾弹”,把虾蟹壳的硬甲比喻为“盔甲装”,讲动物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时采用拟人修辞术,可分别采用“我不在这里,我不是我自己,我就在这里,谁敢来惹我”来表述。

还有讲到生物与环境时,咏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条件对生物生长发育的显著影响。

教师一方面要博览群书,唯我所用,还要勤于动脑,善于提炼,加工出一些概括性强,上口好,易懂易记,有感染力的语言作品,供教学中选择利用。

例如有的教师在讲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运用口诀谐音记成“甲来借一本蓝色书”,生物必需的六种微量元素记成“铁门碰新木桶”。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巧妙运用谜语术,如在讲水螅时,其特征可概括为“身体圆筒状,把口当做肛,口周多只手,反应不定向”等。

另外我们要准确运用精确术,将模糊语言精确化,刻意加以精确定量描述,既形象直观,又可以加深理解,如在讲人体的物质组成的时,可以这样量化描述:

“构成人体的水,可以装45升的水桶;

人体的脂肪,可以制造七条肥皂;

人体中的碳,可以制造九千只铅笔;

人体中的磷,可制两千根火柴;

人体中的铁,可造两根铁钉;

人体中的石灰,可刷一小间厨房……”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语言,所以教师不仅要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而且要在思想,道德,情操等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唯其如此,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其教学语言的才能产生艺术魅力,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积极创设“问题解决”课堂

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

著名教育学家波利亚认为“好的教育就是能够系统地给学生提供自己发现事物的机会…….”可见,好的教学模式,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践行新课程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2.1问题的趣味性

趣味性的提问能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性思维,学有所获。

例如在讲遗传病的时候教师可提问:

“大西洋里有个与世隔绝的林索伊斯小岛,岛上的居民皮肤雪白,头发,眉毛,眼的虹膜呈粉色,他们害怕阳光,喜欢月光,每逢都月光皎洁的夜晚,就在海滩上欢歌载舞,因此被称为月亮的女儿。

①试从他们表现得这些现象分析,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什么?

(答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为什么岛上居民皮肤,毛发都是白色的?

(答由于体内缺乏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致使皮肤,毛发等缺少黑色素而表现为白色的性状。

)③为什么岛上居民都表现为同一种表现型?

(答因为近亲结婚而是白化病隐性基因纯合的机会增加,从而造成白化病的蔓延。

)通过这些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提问,一方面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的星期,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

2.2问题的探究性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设计探索问题的引导密切联系。

具有较强探究性的问题可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思维及时转向,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独特的见解,提出新颖的解法,新的观点。

例如:

教师提出“在没有任何外界干扰情况下,落叶为什么总是叶面向下,叶背向上?

”的问题,使学生从熟悉的落叶现象中,发现还不熟悉的叶面翻转现象,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究竟是为什么?

”强烈的探索动机。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容易产生问题意识,也容易确定探索的方向,思路就容易把握,思维就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

3.善于运用教学教学和直观道具

所谓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学习中都十分重要,因此直观教具的运用也显得十分重要。

直观教具除了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替代物以外还要投影,幻灯片,电视录像等。

例如在上课伊始,教师从讲台下出人意料拿出一盘又大又红的山楂果,立刻吸引了全班学生的目光,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它的酸度,并问学生“大家有什么感觉?

”学生笑着说“口水正在增多!

”“为什么你并没有吃到山楂果却流口水呢?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下你的这种感觉:

感觉神经中枢的活动机能。

”又如在讲染色体组的概念的时候,学生很模糊,我们运用学生熟悉的扑克牌做道具,学生便可很快理解。

直观道具的选择,往往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模糊的

概念清晰呈现。

随着电脑的普及,课堂上的多媒体也运用越来越多。

在讲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等内容时,运用动画展示,效果更佳!

又如学习“人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时,学生对这节内容虽然感兴趣但是羞于启齿,所以这时候教师要善于利用媒体技术,可以播放视频录像,并适时加以引导,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4.运用课本插图,学会制作概念图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这种“特殊的艺术语言”是用直观视觉形象补充文字内容不足,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增强想象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以图为知识的依托点,以图带动情感体验,以图引领技能发展方向…….根据图的不同类型,不同功能,做到因材施教,灵活运用,让插图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

在学习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观察书上学生自制的物理模型,然后教师从各部分的功能出发,逐步认识每个结构。

学习能量流动的内容时,书上的插图就非常全面地展示了能量流动的去向,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读图,再提问比较好。

生物学知识间往往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中,通过画概念图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可用概念图做课堂笔记或者用它整理笔记和学习过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贯通整个课程内容以及整合跨学科的内容。

5.采用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形式的主要途径之一。

适时开展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他们有机会共同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他们的主动性也提高了。

在组内,每个人都是别人承认与期待的人,人人都想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

在组间,每个学生都想为本组多处出力的愿望,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强烈了,而且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消除了学生对竞争失败的恐惧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在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提供“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光合作用的两个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合作用与人们的生活”,“光合作用与日照,温度的关系”。

“叶子的颜色,叶子的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强度”等学习材料,这些材料既可以让学生共同学习,也可以将它分配给小组中的不同成员,让每个成员在完成不同的材料的学习后互相交流实现共同学习,也可以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学习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丰富的学习材料是学生学习,思考,讨论,提问,交流,互动的源泉,通过材料可以将学生置于一种“荣辱与共”的情境之中,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实现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要达成高效课堂,首先我们的课堂要富有趣味性,而诸多趣味性的生成,不仅需要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设置问题模式课堂,善于运用教学道具和插图等这些教学基本功,还需要教师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发展自己,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郭永峰.生物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概论.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2、王永胜.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

4、(美)埃根,考查克;

郑日昌主译.教育心理学:

课堂之窗(第6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

5、中学生物学教学.第222-22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