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知识梳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7849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基础知识梳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化学基础知识梳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化学基础知识梳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化学基础知识梳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化学基础知识梳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基础知识梳理Word下载.docx

《化学基础知识梳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基础知识梳理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基础知识梳理Word下载.docx

称准到0.1ɡ

使用

称量前:

调零,垫纸或放玻璃器皿(潮湿、腐蚀性药品)

称量时:

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左盘,加砝码要用镊子,由大到小最后移动游码

称量后:

砝码放回盒,游码归零

量筒

0.1ml

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

注意:

不能受热,不作反应容器,不配溶液

使用:

规格适当,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胶头

滴管

吸取滴加少量液体

使用(四不原则):

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贮存仪器:

集气瓶收集贮存气体,广口瓶贮固体,细口瓶或滴瓶贮液体

固定支

撑仪器

试管夹:

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拇指不按短柄处

铁架台(含铁夹铁圈):

用于固定过滤或加热装置

其他:

漏斗、玻璃棒、胶塞、导管、水槽、试管刷等

基本操作

四不:

不手摸、不品尝、不凑闻、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

取用量

按说明用量

无说明取少量:

固体铺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操作

取用固体

固体粉末或小颗粒用药匙,要领:

一斜二送三竖

密度大或块状固体用镊子,要领:

一横二放三慢竖

取用液体

倾倒法:

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挨容器口

滴加法:

用胶头滴管,方法见其使用方法

取定量药品:

固体用托盘天平,液体用量筒。

腐蚀性药品取用:

酸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洗,碱液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溅入眼睛内立即用水冲洗后找医生

物质加热的方法:

检查酒精灯,擦干容器外壁

玻璃仪器洗涤

不溶性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先用盐酸洗,再用水洗

油脂先用热纯碱液、洗衣粉等洗,再用水清洗

干净标准:

内壁的水均匀附着,不成股不凝聚

固体的溶解:

将大块固体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

过滤

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烧杯靠玻璃棒、玻璃棒靠滤纸、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蒸发:

在蒸发皿中加热,用玻璃棒搅拌,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用固体配制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

用浓溶液配制步骤:

计算—量取—稀释

稀释浓硫酸时:

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知识点网络】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表示法

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读作某化某,有时还要读出原子个数

写法

a单质:

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Cl2。

b化合物:

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化合价:

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根据化学

式的计算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和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元素的原子相对质量×

原子个数/该物质的元素总质量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核

质子:

带正电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带负电

结构简图

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

三决定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一等于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形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类

阳离子:

带正电荷的原子

阴离子:

带负电荷的原子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符号

意义:

表示某种元素;

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写法: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要大写;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

字母小写

常见元素化合价:

钾钠银氢弹+1,钙镁钡锌+2,氟氯溴碘酒-1,氧通常-2,铝+3

周期表简介:

7横行(7个周期)各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加,

18纵行(16族)各族最电外层电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化学性质相似)。

溶液【知识点网络】

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

水是常用的溶剂

特征

均一性

各处性质相同

稳定性

外界条件不变时不分层

混合物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溶解过程

物理过程:

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

放出热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判断依据

看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溶解

饱变不饱转化

加溶剂,升温(除气体、熟石灰)

不饱变饱转化

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除气体、熟石灰)

固体溶解度

四要素

①一定温度②100g溶剂③达到饱和④质量

溶解

度曲

线意

曲线上点:

表示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两曲线交点:

两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线

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线上的面,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的且有未溶晶体

线下的面,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的

一般

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

气体溶解度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表示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用固体配制,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

仪器:

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用浓溶液稀释,步骤:

计算、量取、稀释

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考点1合金

合金:

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合金的形成条件:

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考点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条件

反应方程式

现象

Mg

常温下(在空气中

2Mg+O2=2MgO

银白色镁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时(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

点燃

2Mg+O2======2MgO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Al

常温下(在空气中)

4Al+3O2=2Al2O3

银白色的表面逐渐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

点燃时(在氧气中)

4Al+3O2====2Al2O3

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Fe

常温下,干燥的空气

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

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下会生成暗红色疏松的物质——铁锈(Fe2O3·

H2O)

在氧气中点燃

3Fe+2O2======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u

加热时

2Cu+O2=====2CuO

铜丝表面逐渐变为黑色

在潮湿的空气中

2Cu+O2+CO2+H2O=Cu2(OH)2CO3

铜表面生成一层绿色物质

Au、Ag

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

结论: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Mg、Al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Fe、Cu等在常温下几乎不能单独与氧气反应,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反应;

Au、Ag等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考点3金属与酸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试管壁发热,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反应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为无色,试管壁发热,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生成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不反应

Mg、Zn、Fe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它们能置换出稀硫酸或稀盐酸中的氢。

考点4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质量变化

应用

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Fe+CuSO4=Cu+FeSO4

金属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

不能用铁制品放硫酸铜溶液(或农药波尔多液)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浸入溶液的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2Al+3CuSO4=Al2(SO4)3+3Cu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浸入溶液的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Cu+2AgNO3=Cu(NO3)2+2Ag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1.以上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l>

Fe>

Cu>

Ag

2.活泼性强的金属能把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1.此类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一般不与金属反应。

2.K、Ca、Na活动性非常强,但不能用它们置换化合物中的金属,因为它们能同溶液中的水剧烈反应。

考点5金属活动性顺序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得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