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发展战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7775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螺水泥发展战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海螺水泥发展战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海螺水泥发展战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海螺水泥发展战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海螺水泥发展战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螺水泥发展战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

《海螺水泥发展战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螺水泥发展战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螺水泥发展战略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一)兼并重组跨地区发展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螺水泥)的前身是安徽省宁国水泥厂,“海螺”的名称来源于宁国水泥厂石灰石矿山“大海螺矿”和“小海螺矿”的名称。

1993年,宁国水泥厂熟料年生产能力为144万吨,拥有一条从日本引进得4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水泥生产技术在当时属国内先进水平。

1995年,宁国水泥厂利用外资,建成了一条2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孰料产量达到200万吨。

海螺水泥向外扩张迈出的第一步是兼并安徽铜陵水泥厂。

安徽铜陵水泥厂是1992年由世界银行贷款建设,按世界银行协议,铜陵水泥厂将建设一条4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年产水泥70万吨、商品熟料60万吨,熟料供应宁波水泥粉磨厂。

国家建材局将铜陵水泥厂建设确定为实施水泥T型战略的“龙头”项目,作为全国建材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中之重”。

由于多种原因,铜陵水泥项目进展很不顺利,铜陵水泥厂主体工程投建不久就陷入困境,建设概算也由最初是8亿元,调整到后来16.8亿元。

199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由宁国水泥厂控股铜陵水泥厂。

宁国水泥厂入主后,仅用9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设。

1996年7月生产线建成投产,一次点火成功,并很快就达到设计产量。

工程结算总投资为14亿元,比概算节省了2.8亿元。

兼并铜陵水泥厂成功后,1996年应芜湖市政府的请求,宁国水泥厂出资2亿元整体并购芜湖市白马山水泥。

白马山水泥厂原有两条湿法生产线,兼并白马山水泥厂后,宁国水泥厂投资续建第3条湿法生产线。

1998年投资2.5亿元,建成1条2500t/d吨新型干法生产线。

宁国水泥厂并购和整合白马山水泥厂取得的成功,为中国水泥界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树立了范例。

1997年宁国水泥厂又出资收购铜陵水泥厂项目配套的宁波星港水泥有限公司,组建宁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至此,宁国水泥厂水泥和商品熟料年生产能力达到400万吨。

随着企业兼并和跨行业经营的进展,宁国水泥厂的管理体制愈加明显地不适应发展的新形势。

安徽省党政领导高度评价和重视宁国水泥厂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扩张,为继续推进扩张,因势利导地决定按现代企业体制组建以宁国水泥厂为核心企业的集团公司。

1996年8月24日,安徽省政府在全省工业工作会议上,正式宣布批准成立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宣布授予国有资产经营权。

从此,宁国水泥厂的发展步入安徽海螺集团有限公司的新阶段。

海螺集团所属全资和控股的企业主要有,安徽省宁国水泥厂、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安徽省白马山水泥厂、芜湖海螺塑料型材有限公司、生产水泥复合包装袋的中外合资宁昌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以及从宁国水泥厂剥离出来的服务性企业。

为形成强有力的投资主体,建立融资渠道,不断地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海螺集团发起设立了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经国家证监会批准,海螺水泥于1997年10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募得资金8亿元。

海螺水泥总股本为98348万股,其中:

海螺集团占63.3%,H股占36.7%。

海螺水泥由宁国水泥厂4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白马山水泥厂3条湿法窑生产线的资产组成。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向定收购海螺集团宁国水泥厂2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75%股权、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68.2%的股权和宁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60%的股权,以及扩建了白马山水泥厂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

通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和资本运作,到1997年,海螺水泥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水泥控股公司。

这标志着海螺水泥第一个发展阶段取得了圆满成功,也是海螺水泥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二)实施“T型战略”,沿江布局生产基地,沿海发展市场

海螺模式的“T型发展战略”,是指在长江沿岸石灰石资源丰富的地区兴建、扩建熟料生产基地;

在沿海无资源但水泥市场发达的地区低成本收购小水泥厂并改造成水泥粉磨站,就地生产水泥最终产品。

海螺水泥上市后,积极走规模化道路,实施“T”型战略,稳步推进“熟料工厂—粉磨站”的经营模式。

在此战略下水泥主业规模每年以47%的速度增长,规模经济日益体现,生产成本及费用不断降低,同时也实现了水泥产品销售半径的有效扩张。

1998年10月,海螺水泥兼并上海奉贤水泥厂,成立上海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对其控股55%。

该厂位于上海市南部郊区奉贤县的黄浦江边,有3条机立窑生产线,年产水泥25万吨,还有一个拥有4个1000吨级船只泊位的码头。

海螺水泥控股后随即对其进行技术改造,拆除立窑生产线,逐步改建成年产160万吨水泥的粉磨厂。

1998年9月,海螺水泥兼并江苏省张家港水泥厂,成立张家港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对其控股95%。

该厂位于上海市西边约80公里的苏南地区,有水路相通,可直达上海市内。

这个厂原是立窑企业,年产水泥20万吨,有一个可停靠15条250吨级船只的码头,由于环保问题,1997年张家港市政府勒令其立窑停产,此后便购置熟料磨制水泥,维持生产。

海螺水泥将其兼并后,随即推倒立窑,改造成为年产50万吨水泥的粉磨厂,其产品除在张家港市销售外,还可扩大到其他苏南地区和上海市周边地区。

1999年6月,海螺水泥兼并江苏省南通市水泥厂,成立南通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对其控股99%。

该厂位于上海北面的苏北地区,与上海隔江相望,原是一个立窑小企业,年产水泥15万吨,拥有长江和内河码头各一个,所占长江岸线有210米。

海螺水泥将其兼并后,立窑停产,全厂改造成年产120万吨水泥的粉磨厂,其产品既可销售苏北地区,也可到上海出售。

通过兼并上海市奉贤水泥厂、张家港市水泥厂和南通市水泥厂,海螺水泥基本完成了从南、北、西等3个方向对上海市场的合围。

与此同时,海螺水泥还收购了南京江北水泥厂和合肥市的长丰县水泥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了南京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和长丰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南京江北水泥厂是一个小回转窑厂,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的浦口区,年产水泥15万吨。

海螺水泥收购后将其改造成年产60万吨的粉磨厂,主要在南京市江北地区销售。

收购南京江北水泥厂的意义,还在于海螺水泥在长江下游重镇——南京市建立了一个“桥头堡”,为下一步更大的扩张做准备。

长丰县水泥公司有一个年产10万吨水泥的立窑厂,海螺水泥将其兼并后即改造成年产60万吨水泥的粉磨厂,从而在本省省会合肥市建立了一个“据点”。

至此,海螺水泥在沿江、沿海、沿铁路收购、兼并了14个中小型水泥企业,投资改造成粉磨厂,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实现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市场扩张。

1997年下半年,海螺水泥在安徽省政府的支持下,始终坚持技术进步,积极发展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继1998年在白马山水泥厂建成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后,从1999年起按T型发展战略开始更大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基地建设。

1999年9月,开工建设荻港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熟料基地。

2001年2月,建成2条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

熟料基地距长江约2公里,产品和原燃材料都靠水路进入工厂,这种运输方式的运量大且费用低。

2000年9月,开工建设枞阳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熟料基地,2002年2月建成2条日产25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

熟料基地也是靠近长江,产品和原材料主要由水路运输。

2000年底,开工建设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熟料基地,2002年年初建成第一条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

同期,开工建设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第2条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

这两条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海螺水泥对低投资、国产化的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拉开了海螺水泥自主建设大型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序幕。

在这期间,海螺水泥兼并了两个国家重点大中型企业,即江西庐山水泥厂和中国水泥厂。

庐山水泥厂位于九江市,是一个年产熟料30万吨的湿法回转窑厂。

海螺水泥兼并后,改名为江西庐山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在湿法厂附近扩建一个年产150万吨水泥的粉磨厂。

该厂采用沿长江和鄱阳湖水运来的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熟料,制成的水泥进入九江市和鄱阳湖周围地区的市场。

中国水泥厂是具有80多年历史的老厂,位于南京市的京沪铁路沿线,离长江约3公里。

海螺水泥兼并中国水泥厂后即考虑在此扩大生产,第一步是建设2条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加之原有的1条日产2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和4条湿法回转窑生产线,这里将成为一个年产300万吨水泥和年产400万吨熟料的基地,水泥销南京市场,熟料船运给长江下游和沿海各地粉磨厂生产水泥。

到2001年底,海螺水泥已形成了宁国、铜陵、枞阳、池州、荻港、白马山等大型水泥熟料生产基地,拥有10余条新型干法生产线,水泥熟料产能达800万吨。

三)超大规模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建设

从2001年起,海螺水泥开始限制建设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取而代之的是以日产5000吨熟料为主的大型生产线。

2002年至2003年两年间,海螺水泥在其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先后建成了8条5000t/d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其中:

铜陵1条5000t/d、枞阳1条5000t/d、池州2条5000t/d、1条8000t/d、荻港1条5000t/d、怀宁1条5000t/d、浙江建德1条5000t/d。

这几条大型水泥生产线的建成,进一步巩固了海螺水泥的“T”型发展战略。

为取得华东水泥市场的主导权,使海螺水泥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海螺水泥从2004年开始进一步扩大几大熟料基地的生产规模。

2004年至2006年海螺水泥相继建成了3条10000t/d、6条5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其中:

铜陵2条、枞阳1条10000t/d;

芜湖繁昌、南京中国水泥厂各建2条5000t/d、白马山、怀宁各建1条5000t/d。

截至2006年海螺水泥在华东地区水泥熟料生产线已达24条,孰料产能3682.80万吨。

螺水泥的熟料基地沿长江安徽段密集布局,这一带石灰石储量极为丰富,且品质优良。

海螺水泥在这一地区生产的熟料基地往下游可以运往江苏、上海和浙江,向上游可以运往江西、湖北。

可见海螺水泥市场战略的高明之处,及时抢占了地利先机,占据竞争优势。

在大规模建设熟料基地的同时,海螺水泥收购兼并步伐也在加快。

通过收购兼并,海螺水泥在江苏泰州杨湾、江苏淮安、江苏太仓、浙江台州、浙江上虞、蚌埠等地区建立了粉磨站,成了完其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的全面布局。

(四)开拓“珠三角”市场

就在人们为海螺水泥在华东地区高速扩张惊叹之时,海螺水泥又做出另一项惊人之举。

投入重兵“空降”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广东市场。

广东水泥市场是水泥消费大省,连续多年水泥需求量都在1亿吨左右,主要城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水泥需求在1,000万吨以上,其中广州已达到2,000万吨;

惠州、江门在400万吨;

珠海、肇庆、中山在300万吨左右。

但是,广东省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落后于全国,立窑水泥占据全省产量的70%。

海螺水泥正是看中这一发展时机,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