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10110全国综合高考15套诗歌鉴赏题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7545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010110全国综合高考15套诗歌鉴赏题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11010110全国综合高考15套诗歌鉴赏题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11010110全国综合高考15套诗歌鉴赏题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11010110全国综合高考15套诗歌鉴赏题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11010110全国综合高考15套诗歌鉴赏题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1010110全国综合高考15套诗歌鉴赏题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1010110全国综合高考15套诗歌鉴赏题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010110全国综合高考15套诗歌鉴赏题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1010110全国综合高考15套诗歌鉴赏题赏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

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2.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

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霸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

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

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

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

霸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

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遂命驾而归”(《晋书·

张翰传》)。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

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

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愁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

“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

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

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

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

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

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

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

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3.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此词吟咏词人客中闻杜鹃啼声而触发的感慨,抒写了浪迹在外、有家难归的浩叹。

词之结尾两句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起首两句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

翠微,青翠的山色,如何逊《仰赠从兄兴宁寘南》:

“高山郁翠微”;

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与客携壶上翠微”。

此处指青山,说在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说杜鹃在花间不断地叫着,好象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诸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

取次,犹随意,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

“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也是用这个词来写鸟。

“行人”走在春色绚烂的优美环境中,心情本来是会愉悦的,但因为离家作客,所以听了杜鹃叫声,不免会引起思念之情、作客之愁。

那么,词中所写的美丽景色,又正好为杜鹃叫声的感人作了反衬。

词的下片由写景转为抒情,写“行人”闻鹃啼的心理变化。

过片后三句写晴明的春日,杜鹃偏又卖弄它的叫声,“行人”从梦中惊醒,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

前面路上初闻鹃啼,感到“殷勤”;

听得太多,睡在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话,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变得有点烦躁了。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有什么办法呢?

这是在烦躁中的思念,说是自言自语行,说是对杜鹃的回答也行。

这里表面上有埋怨鹃鸟无知、强聒难耐的意思,但归根到底,是对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愤慨。

这片词,话说得比较直致,但内容还有曲折,特别是结句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深婉感人。

4.江城子五代·

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释】①金陵:

今江苏南京。

②落霞:

晚霞。

③六代:

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金陵。

④暗逐逝波声:

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

⑤姑苏台:

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

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

⑥西子:

即西施。

春秋时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

⑦江城:

指金陵,古属吴地。

【评解】此词是五代词中写怀古题材较早的一首。

把金陵的景象与词人眼见古都兴衰而慨然兴叹的悲凉情感,形象地描绘并抒写出来。

情景交融,寓意深刻。

全词感情色彩极浓,写景抒情,真切动人,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名句]空有姑苏台上月 如西子镜、照空城

[析赏]空有姑苏台上的月,如西施用的镜子那样的圆亮,默默冷清地照着空旷无人的江城。

原诗写金陵怀古,这三句写明月如镜照空城,昔日繁华逝去,浩叹历史兴衰无常,全如逝水般的无情。

【集评】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欧阳炯)为《花间》里堪继温、韦之后的一个大作家。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

本词写景与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全词情景交融,可谓天衣无缝。

《大雅集》卷一陈廷焯云:

于伊郁中饶蕴藉。

《栩庄漫记》:

此词妙处在“如西子镜”一句,横空牵入,遂尔推陈出新。

5.红梅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诗的开首,以拟人手法描写梅的形象:

冬末晚开,迟于群芳,像一位贪睡懒起的美人,唯恐自己那玉洁冰清的容颜不合时尚,受到世人猜忌。

此处写出了梅的意态宛然,愁情荡漾。

其实,这是诗人自己的悲慨。

“自恐”句点出了这位“愁美人”的心态,实乃诗人历经艰难后的感叹。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受到政敌的迫害,元丰三年(1080)被贬黄州。

此时,刚刚过去两年。

经历惊险的诗人,对忠而获咎的境遇难以释怀。

一个“恐”字,乃点睛之笔,点出了心灵痛苦的印记。

“冰容”用得绝妙,绘出了梅花玉洁冰清的形象,孤傲超群的品格,与题目《红梅》相映,也给人留下悬念:

“红梅”何来“冰容”﹖

颔联“故做小红桃杏色”句,写出“红”的缘由。

在诗人心中,此梅是玉洁冰清的白色,现在偶然出现红色,对应首联中的“怕”、“恐”,是故作姹紫嫣红的“随大流”姿态。

紧接着“尚余孤瘦雪霜姿”却奇峭地勾出了梅的神韵,道出了梅的本来气质。

“孤瘦”,点出花朵稀疏俊逸,格调孤傲不群的特性。

“雪霜姿”是梅品格本质所在,此时,尽管故做红色,然而傲雪霜的风姿犹存。

“尚余”二字用得绝妙,既无心显露,又无可掩饰。

在诗人心中,梅就是梅,无论妆成何色,与“桃杏”截然不同。

颔联两句将迟起美人与梅融为一体,可见诗人咏物本领之高妙。

颈联对梅的内心作了深入探究,并解开了白梅何以变“桃杏色”之谜: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寒心”出自《论语》: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春态”即“小红桃杏色”。

诗人把梅的内心——“寒心”与外表——“春态”对立起来,用“未肯”来连接,表示出梅的孤傲品格。

而对红色的出现,诗人轻松地解释道:

美人刚喝过酒,“酒晕”浮上了“玉肌”到此,悬念解了:

梅的心灵——寒心,外表——玉肌,原本分不开;

红色为“酒晕”,乃一时之变相,本质未变。

“酒晕”句极富美感,也出人意料,实为高雅之戏谑,幽默诙谐的性格与曲折绝妙的诗意揉合得水乳交融。

末尾两句,“诗老”指北宋诗人石曼卿。

石曾有《红梅诗》:

“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东坡觉得此句可笑,不用诗人眼光看梅,而仅以“红”色与桃杏相辨,这是他不能同意的。

东坡讥讽“诗老不知梅格在”的同时,把对梅的赞扬与自身的理想巧妙地升华,也做足了《红梅》的题目。

这个结尾,升华了全诗,余味无穷。

6.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

开头两句: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来自四川峨眉山下。

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奇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

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

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

因此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

“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代指名贵的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表现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嵇康《琴赋》说:

“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挥手”二字就是出自嵇康之作。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以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如闻这极其铿锵有力的琴声。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仿佛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

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

《列子·

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诗人借此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交。

“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且自然,虽然用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