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不完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7310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6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不完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不完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不完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不完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不完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不完全Word格式.docx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不完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不完全Word格式.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不完全Word格式.docx

 

辛凉解表

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竹叶、芦根——清热生津;

牛蒡子、桔梗、甘草——宣利肺气,化痰利咽。

(三)暑湿伤表证

夏令感邪,身热汗少,微恶风,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

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粘,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

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加减。

本方功能清暑化湿解表。

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

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清暑解热;

香薷——发汗解表;

厚朴、扁豆——化湿和中。

(四)气虚感冒

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

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

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袭。

益气解表

参苏饮加减。

党参、甘草、茯苓——补气扶正以祛邪;

苏叶、葛根、前胡——疏风解表;

半夏、陈皮、枳壳、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五)阴虚感冒

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干咳少痰;

头昏,心烦,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化裁。

玉竹——滋阴,以资汗源;

甘草、大枣——甘润和中;

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疏表散邪;

白薇——清热和阴。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

(1)症状:

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

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证机概要:

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3)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4)主方:

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5)常用药:

麻黄——宣肺散寒;

杏仁、桔梗、前胡、甘草、橘皮、金沸草——宣肺利气,化痰止咳。

2、风热犯肺证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

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

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加减。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疏风清热;

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大贝母、枇杷叶——清肃肺气,化痰止咳。

3、风燥伤肺证

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

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

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4)方药:

桑杏汤加减。

本方清宣凉润,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者。

桑叶、薄荷、豆豉疏风解表;

杏仁、前胡、牛蒡子肃肺止咳;

南沙参、大贝母、天花粉、梨皮、芦根生津润燥。

(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

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

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法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川朴——燥湿化痰;

杏仁、佛耳草、紫菀、款冬花——温肺降气。

2、痰热郁肺证

(1)症状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

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

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本方功在清热化痰,用于咳嗽气急、胸满、痰稠色黄者。

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清泄肺热;

杏仁、贝母、瓜蒌、海蛤壳、竹沥半夏、射干——清肺化痰。

3、肝火犯肺证

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

胸胁胀痛,咳时引痛。

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清肺泄肝,顺气降火。

加减泻白散

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清肺热;

山栀、丹皮——泻肝火;

青黛、海蛤壳——化痰热;

粳米、甘草——和胃气,使泻肺而不伤脾胃;

苏子、竹茹、枇杷叶——降逆气。

4.肺阴亏耗证

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

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

沙参、麦冬、花粉、玉竹、百合—滋养肺阴;

甘草—甘缓和中;

贝母、甜杏仁—润肺化痰;

桑白皮、地骨皮—清肺泻热。

三、哮证

(一)发作期

1.寒哮

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

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

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射干——宣肺平喘,化痰利咽;

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降逆;

紫苑、款冬——化痰止咳;

五味子——收敛肺气;

大枣、甘草——和中。

2、热哮

主症:

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

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

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麻黄——宣肺平喘;

黄芩、桑白皮——清热肃肺;

杏仁、半夏、款冬、苏子——化痰降逆;

白果——敛肺,并防麻黄过于耗散;

甘草——调和诸药。

3、寒包热哮证

喉中鸣息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

咯痰不爽,痰粘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

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

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麻黄、石膏——散寒解表,宣肺平喘,清泄肺热,二药相合,辛凉配伍,外散风寒,内清里热;

厚朴、杏仁——平喘止咳;

生姜、半夏——化痰降逆;

甘草、大枣——调和诸药。

4、风痰哮证

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笛,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

咯痰粘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作。

舌苔厚浊,脉滑实。

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三子养亲汤加味。

本方涤痰利窍,降气平喘,用于痰壅气实,咳逆息涌,痰稠粘量多,胸闷,苔浊腻者。

白芥子——温肺利气涤痰;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莱菔子——行气祛痰;

杏仁、僵蚕——祛风化痰;

厚朴、半夏、陈皮——降气化痰;

茯苓——健脾化痰。

(二)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

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

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

舌质淡,苔白,脉濡软。

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5)常用药: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山药、苡仁、茯苓——甘淡补脾;

法半夏、桔皮——燥湿化痰;

五味子——敛肺气;

甘草——补气调中。

2、肺肾两虚证

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

咯痰质粘起沫,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不耐劳累。

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元,津凝为痰。

(3)治法:

补肺益肾。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或金匮肾气丸;

熟地、山萸肉、胡桃肉——补肾纳气;

人参、麦冬、五味子——补益肺之气阴;

茯苓、甘草——益气健脾;

半夏、陈皮——理气化痰。

四、喘证

(一)实喘:

1、风寒袭肺

(1)症状特点:

喘咳气急,胸部胀闷——风寒之邪从口鼻上受,或从皮毛而入,内合于肺,邪实气壅,肺失宣降

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寒邪伤肺,津液失于输布,停聚成痰;

初起多兼恶寒,头痛,无汗——风寒束表,皮毛闭塞;

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风寒在表,尚未化热

(2)病机:

风寒壅肺,肺气不宣。

宣肺散寒平喘。

麻黄汤加减。

(5)常用药

麻黄、桂枝、细辛——温肺散寒;

陈皮、杏仁、苏子、川朴——化痰利气。

2、表寒里热

(1)症状及分析:

喘逆上气、息粗、鼻煽、胸部胀痛——寒邪束表,肺有郁热,肺气上逆。

咳痰稠粘不爽——痰热蕴肺,肺失清肃。

形寒、发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热为寒郁,不得外泄。

苔薄白罩黄边红,脉浮数(滑)——表寒肺热夹杂。

外寒里热,肺气壅实,失于宣降

宣泄肺热。

麻杏石甘汤加味。

3、痰热郁肺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粘色黄——邪热壅肺,蒸液成痰,肃降无权。

或有血痰——热伤肺络。

伴有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咽干、面红——痰热郁蒸于肺。

尿赤涩,大便或秘——里热壅盛。

舌苔黄腻,脉滑数——痰热之征。

痰热郁肺,肺气壅实,肃降无权

清泄痰热。

(4)例方:

桑白皮汤加减。

桑白皮、黄芩——清肺化痰;

黄连、栀子——清泄里热;

杏仁、贝母、半夏、苏子——化痰利气。

4、痰浊阻肺

(1)证候特点:

喘而胸满闷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