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告知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711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告知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职业危害告知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职业危害告知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职业危害告知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职业危害告知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告知卡.docx

《职业危害告知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告知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危害告知卡.docx

职业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SG

粉尘

Dust

粉尘能通过呼吸、吞咽、皮肤、眼睛或直接接触进入人体,其中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

长期接触或吸人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尘肺、呼吸系统及皮肤肿瘤和局部刺激作用引发的病变等病症。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密度下,可能会造成爆炸。

注意防尘

Cautiondust

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措施,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加强个体防护,接触粉尘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根据粉尘性质,佩戴合适防尘口罩,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进入,造成危害。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SG

电焊烟尘

Weldingfume

焊工作业

电焊烟尘中含有二氧化锰、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等,飘浮在空气中对人体造成危害。

人们吸入这种烟尘以后能引起头晕、头疼、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的能导致烟气中毒或尘肺病。

焊接中被弧光照射1-2小时,面部有发热,第二三天会脱皮。

弧光照射会引起电光性眼炎,其中的红外线会导致白内障。

焊条与焊件接触时,在电流的作用下,高温燃烧而产生的烟尘和弧光。

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PC-TWA)为4mg/m3。

为可疑致癌物。

当心中毒

Bewarepoison

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措施,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加强个体防护,接触粉尘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根据粉尘性质,佩戴合适防尘口罩,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进入,造成危害。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SG

高温作业

workinhotenvironment

作业人员长期处在高温环境下除了会引起职业中暑外,还将导致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泌尿、消化系统等生理功能的改变。

高温可导致急性热致疾病(如刺热、痱子和中暑)和慢性热致疾病(慢性热衰竭、高血压、心肌损害、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热带性嗜睡、肾结石、缺水性热衰竭等)。

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级,WBGT指数限值为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WBGT限值指数增加1℃~2℃。

注意高温

Attentiontohightemperature

应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个人防护,高温工人的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

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署前体格检查。

大型厂矿可专门设立具空气调节系统的工人休息公寓,保证高温作业工人在夏季有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SG

噪声

Noise

噪声损害人的听力,可造成人体听力损失,损害心血管。

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头痛、耳鸣、惊慌、记忆减退,甚至引起神经官能症。

也能导致心跳加速、血管痉挛、高血压、冠心病、食欲下降、月经失调等。

超过115分贝的噪音可造成耳聋。

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计算8h等效声级;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A)。

噪声有害

Harmfulnoise

使用防声器,或立刻离开噪音现场,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使用隔声、阻尼、隔振等措施及加强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帽盔等防护用品;进行岗前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岗中体检;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音环境。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SG

Ammonia

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呼吸系统。

表现为流泪、流涕、咳嗽、胸闷,重者呼吸困难。

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液态氨可致呼吸道、皮肤、眼镜灼伤。

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及腐蚀性。

易溶于水,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发生爆炸。

与氟、氯等发生剧烈反应。

当心中毒

Bewarepoison

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者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不超过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不超过30mg/m3。

IDLH浓度为360mg/m3。

避免直接接触液态氨。

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

禁止明火、火花,使用防爆电器设备。

钢瓶泄漏时将渗漏口朝上,防止液态气体逸出。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SG

Chlorine

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刺激皮肤、黏膜。

表现为流泪、咽痛、呛咳、胸闷、气急,重者呼吸困难、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口唇青紫、昏迷、窒息。

可引起皮炎。

长期过量接触可致牙酸蚀病等。

黄绿色气体,有强刺激性。

溶于水。

与氢气混合可发生爆炸。

当心中毒

Bewarepoison

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或眼污染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者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MAC)不超过1mg/m³。

LDLH浓度为88mg/m3,属有毒气体。

液氯钢瓶不得受到摩擦或撞击。

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护。

发生泄漏时将渗漏口朝上,防止液氯逸出。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SG

盐酸

Hydrochloricacid

(氯化氢)

极具腐蚀性,气体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时重者可能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X,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盐酸为无色或淡黄色具刺鼻味的发烟液体,极具腐蚀性,与金属接触会产当易然气体。

气体为无色不燃气体,有腐蚀性。

当心腐蚀

Bewarecorrosion

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误服时禁止催吐,用水漱口,服牛奶或蛋清;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MAC)不超过7.5mg/m3。

属酸性腐蚀品。

密闭、局部排风、全身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SG

烧碱

Causticsoda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无色透明液体;浓度越高粘稠度越大。

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当心腐蚀

Bewarecorrosion

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min;呼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误服时禁止催吐,用水漱口,服牛奶或蛋清;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MAC)不超过2mg/m3。

属碱性腐蚀品。

密闭、局部排风、全身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碳酸钠的健康危害:

该品具有弱刺激性和弱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

长时间接触该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弛。

接触该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碳酸钠的理化性质:

碳酸钠易溶于水和甘油。

20℃时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钠,35.4℃时溶解度最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钠,微溶于无水乙醇,难溶于丙醇。

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碳酸钠的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碳酸钠的防护措施: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