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Word格式.docx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池》同法,迁移学习,说一说图意“这是什么地方,你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宁静的夏日小景。
抓住每一行诗所写的景物,看图读诗,体会感受“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的特点,理解诗意,再读诗悟情。
3.指导朗读,背诵积累。
在识字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尝试朗读诗文。
首先,要根据注音把诗读正确、读熟练,如“露、藏”的读音。
其次,要学习正确断句,指导读出诗的节奏,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其中“惜、爱”在读的时候应边读边体会自然景物带来的美好心境。
“立上头”在朗读时要读出蜻蜓的轻巧,回味无穷的意韵。
最后,在正确、连贯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背诵诗文。
4.看图说话,迁移诗文。
白居易用了短短四行诗描述了池上有趣的一幕,让学生读诗想象画面,编一个完整的故事,说清楚时间地点,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
还可以出示其他几首与夏日池塘有关的诗,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感受夏日池塘里的不同景色。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2.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浮萍、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情趣。
3.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感受诗句中蕴藏的夏日情趣。
教学重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会写“首、釆、无”等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观察插图,结合生活,识记生字,学习《池上》
1.看图说感受,入题《古诗二首》。
(1)出示生活中池塘荷花图片若干幅,交流看到了什么并说说感受。
(2)入题并板书《古诗二首》。
2.图文结合,学习“首”字,导入《池上》。
(1)“古诗二首”的“首”是量词,读一读“首”作量词组成的词语“一首诗、一首歌”。
(2)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夏日池塘发生的趣事,写了一首诗——《池上》。
板书诗题。
3.初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学习前两句,读懂诗句,读悟诗意。
(1)池塘上发生了什么事呢?
指名读诗句,同桌对读诗句。
(2)学习“采”字。
①出示采的汉字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体
提示:
上面是“爪字头”的变形,下面是一个木字,意思是用手采摘植物。
②指名组词。
(3)自由读前两句诗,注意表现出“撑、偷、采”的动作及当时的心情,体会诗意。
(4)同桌带着动作练读诗句,全班齐读诗句。
5.学习后两句诗,读懂诗句,领悟诗情。
(1)一个小孩子撑着小船,偷偷地去采白莲,高兴极了,结果如何呢?
指名读诗句,男女生合作读诗句。
(2)观察课文插图。
找出图中小孩留下的踪迹,图文结合理解“踪迹”;
认识“浮萍”,借偏旁记忆;
浮萍是生长在水面上的水草,所以偏旁分别是“三点水”和“草字头”。
(3)情感朗读,体会“浮萍一道开”的优美意境。
6.再读全诗,巩固生字。
出示不带拼音的古诗,学生加动作朗诵,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板块二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1.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读出五言诗“二二一”的节奏。
(2)同桌对读,模仿读出“二二一”的节奏。
(3)学生带着节奏练读,加动作展示。
2.熟读成诵。
(1)难度递增的补充式背诵:
形式一:
小娃撑小艇,
。
不解藏踪迹,
形式二:
撑,
偷采。
不解,
一道开。
(2)看课文插图背诵全诗。
3.吟用《池上》。
(1)古人作诗,通常都是边抚琴,边吟唱诗句,给学生播放《池上》的吟唱音频(吟唱版本选自陈琴《池上》、聂枫《小池》)。
(2)学生边听边放声吟唱。
板块三观察配图,结合生活,识记生字,学习《小池》
1.观察配图说话,解诗题。
出示课文插图,看到了什么?
用“哪里有什么”“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
2.比较异同,识记“爱、荷”。
(1)出示两幅课文插图:
两首诗题目都有一个“池”字,哪里相同呢?
都写到了荷花,都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2)相机学习生字“爱、荷”。
①荷:
出示不同荷花的图片,复现“荷”字,扩展词语。
②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出示生字“爱”,学生组词。
(3)出示两幅课文插图:
两首诗题目都有一个“池”字,哪里不同呢?
引题,板书诗题。
一个写池上发生的事,一个写小池中的美景。
(1)指名读后,结合插图,寻找诗中描绘的景物:
泉眼,泉水,细流,树阴。
(2)出示泉眼流出清泉的图片,标识并学习“泉”字。
(出示泉的古文字,感受“泉”字就像从地下冒出的水流的样子)
(3)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哪一个字让你感受到了这种情感呢?
指名说,指导读出“惜”字的情感,轻柔地读。
(4)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柔柔地读一读。
出示“柔”字卡,组词。
(5)小组赛读诗句。
5.学习后两句,读懂诗句,领悟诗情。
(1)出示课文插图,初夏的荷塘里,蜻蜓也被吸引来了,指名读。
(2)蜻蜓被什么吸引来了呢?
指名答,相机学习生字“露、角”。
露:
出示句子填空,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露”的意思。
①海水退去,露了出来。
②初夏的池塘里,从水面露了出来。
角:
①出示“角”的汉字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体
②出示图片(牛角、羊角、鹿角、山角、尖尖角),复现记忆,理解不同的“角”。
(3)生字回到诗句,同桌对读,师生对读。
6.迁移《池上》的读法,学生练习读出古诗节奏。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声音拉长,体现出意境来。
“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出回味无穷的意韵。
7.多种方式背诵古诗。
8.拓展阅读。
池中除了会有小船、小娃、浮萍、白莲、蜻蜓,还会有什么呢?
老师读几首诗句,大家一起看看唐宋的诗人们还描绘了哪些景物?
青蛙、碧苔、倒影、莲叶等。
板块四生字归类,部首变形,学写生字
1.范写生字“采、爱、尖、角”,并提示汉字结构及书写要领。
同有“爪字头”的“采、爱”,两个“爪字头”有异同,“爱”的“爪字头”比“采”的稍扁,撇也稍平。
2.范写左中右结构的“树”字,注意结构紧凑,“木”和“又”的捺都应变成点。
3.范写“首、无”,注意独体字在田字格中的笔画占位。
(1)在掌握“横、竖、撇、捺”写法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竖弯钩”的写法。
(2)边示范边提示书写要领。
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12古诗二首
学科
语文
学段:
小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
书名: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第1版2020年1月第4次印刷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总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
会写“首、无”等7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总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总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1.认识“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
会写“首、采”2个字。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池上》。
1.认识5个会认字,会写2个会写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明确单元主题,随题目识记生字。
(一)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重点。
(二)看图猜季节,揭示本单元主题。
1.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图猜一猜图上画的是哪个季节?
2.揭晓答案,揭示本单元主题。
(三)借助题目,学习会写字“首”。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随题目学习会写字“首”。
(1)记忆字形,请同学们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记一记“首”。
(2)了解字义,教师讲授“首”字的字理知识。
(3)尝试运用,请同学们给“首”字组个词语。
(四)初读古诗,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请同学们找到两首古诗的题目。
明确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随诗认读会认字。
(一)简要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解题。
1.简要介绍作者白居易。
2.简要介绍古诗写作背景和解题。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2)教师简要介绍古诗的写作背景。
(二)借助拼音朗读古诗,注意读准、读通古诗《池上》。
(三)随古诗利用多种形式认读会认字。
1.在古诗中圈出会认字,读准会认字。
2.结合图片、联系生活了解“踪迹”和“浮萍”的意思。
(1)认读词语“踪迹”和“浮萍”。
(2)分析字形,巩固认读。
(3)联系《雪地里的小画家》,认读“踪迹”。
(4)结合图片,认读“浮萍”。
3.在诗句中认读“踪迹”和“浮萍”。
随文识字,分散了识字教学的任务,既读文又识字,一举两得。
同时,借助图片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轻松了解了词语的意思。
三、逐句朗读,读出诗的节奏。
(一)借助诗中的动词读好诗句的节奏。
请同学们边做动作边读古诗,根据诗的内容找出表示小娃动作的词语“撑”和“采”。
(二)以字带词,以词带句,读好诗句的节奏。
1.利用问答的方式,读好诗句“小娃撑小艇”。
2.随诗句学习会写字“采”,读好“偷采白莲回”。
(1)教师渗透“采”的字理,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2)结合图片,了解“采”的字义。
(3)联系生活,感受“偷采”的心情,读好诗句。
3.借助图片,读好“不解藏踪迹”和“浮萍一道开”。
通过多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