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6238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1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贯穿于地质勘查工作的始终。

做到边勘查、边整理及综合研究、边指导施工,及时提交报告。

3.2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要做到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和点(矿点、矿床或矿区、各工程点)与面(区域、矿体、平面、剖面)相结合,以及宏观与微观现象相结合的原则。

3.3在资料综合整理及研究时,应根据地质理论及实际资料,对客观地质体(事件)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在探索和认识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技术民主,鼓励不同学派观点结合实际进行讨论或争鸣。

在作结论时,允许保留不同意见。

3.4在综合整理及研究时,应依据阶段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分日、月、季及年终或阶段的整理研究;

验收前的整理研究;

最终编写报告前的综合整理。

3.5综合整理过程中对有疑义的原始资料,必须会同当事人至现场复查或工程验证后,将其结果报请技术负责人审定后方能修正。

综合研究成果一旦定稿,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不得修改。

3.6系统整理及综合研究成果,必须经过严格质量检查验收。

4野外资料系统整理

是把野外编录中提交的单项原始资料,按照各矿种的技术要求,系统整理、综合及检查,为综合研究提供资料。

4.1标本、样品的鉴定及测试成果

将岩石、矿物、岩相、古生物、矿石及构造等样品的成果校核、分类、统计及列表。

选择有代表性的1—2条系统剖面和重要地质现象的标本、薄(光)片,结合野外特征系统观察补充描述,对其中有重要地质意义的重要标本,必要时应照相或录像。

收集补充完善矿床(区)内地层(地层层序、古生物、岩相;

或岩浆岩单元),构造(判断构造性质、含矿构造、导矿构造),含矿带或含矿岩系,矿床成因、标志层(标志层或找矿标志)等的实物资料。

将系统整理后的标本(岩石、矿物、岩相、古生物、矿石、蚀变岩石、标志层、构造标本等),按项目内容选取成套标本陈列保存。

其余标本待阶段工作结束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4.2化学样品的分析、测试成果

分析或测试项目,一般先做单项分析(或常规多项分析),或光谱分析。

待系统整理及综合研究后,确定组合分析项目和组合方法,全分析项目。

当样品分析测试成果收到后先校对,如发现缺号、缺项,应通知试验单位补齐;

如发现错乱或与实际不符等,应至现场查明原因补救或纠正。

在确认无误时,才能抄录至有关表册中交付使用。

对各类成果进行系统校核、检查及分类整理,审查各类项目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

内外检分析结果,应按季及时计算(或按批计算),编制计算结果对照表,掌握采样、加工及分析测试质量。

如发现偶然误差超差或有系统误差时,应与测试单位联系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分析测试结果,应分类列表及编图,校正有关资料中岩石、矿石名称:

修改原始编录资料或综合图件中矿体与围岩界线、矿石类型与品级界线;

矿石自然类型界线。

4.3专项标本、样品的鉴定、分析测试成果

为解决某项专门地质问题而采集的标本、样品(技术样品、选冶样品、同位素样品、同位素绝对年龄测定样品、色体测温、古地磁等)时,事先应对区域或矿床(区)地质特征有一定认识并综合研究后布点取样。

成果收到后分类登记,并研究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否则应采取补救措施。

4.4地质填图资料

提供综合整理的图件及资料,首先必须野外验收合格。

地质地形图须用铝板裱糊或使用透明薄膜纸清绘。

将完工工程分批投绘到地形地质图上,对工程中揭露出的地质现象(地层界线、标志层、矿体界线、蚀变带、主要脉岩、断层)进行联结或修正,或布置浅部工程揭露,使地表与地下资料吻合。

对卫片、航片、照片、录像录音带资料解译、编辑和分类登记。

对专项录像资料如:

典型的成矿模式,与矿床成因有关的现象、找矿标志等,进行编辑、配音,作为独立资料汇交,但录像资料及磁介质储存资料应备有副本。

按照规定图式、内容,编制矿床(区)地形地质图,建立图幅资料。

4.5探矿工程资料系统整理

系统检查、补充原始资料。

如地层及代号,矿体界线及编号,采样位置及样号,断层编号,岩石、矿石名称及内容补充或修正。

将完工的探矿工程资料,投绘到有关的综合图件上(如地质图、工程布置图、采样平面图、中段地质图、纵投影图、勘查线剖面图等)。

坑探工程资料

列表计算各工程采样点的矿体厚度、品位:

坐标及标高,在素描图上标明各类样品的采样点的位置。

钻探工程资料

.1列表统计钻孔弯曲度方位角,计算钻孔偏斜及方位:

主要矿体(层)顶、底板、标志层及终孔坐标及标高。

.2投绘钻孔偏斜资料、地质资料到综合图件上(地质图、勘查线剖面图、纵投影图、底板等高线图)。

分析对矿体(层)厚度、品位及储量级别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指导钻探工程布置和施工。

.3列表计算单工程厚度及平均品位(分矿体或矿层、矿石类型及品级)。

.4对典型矿床或工程中揭露的重要地质现象补充素描、照相,必要时系统录像。

4.6物化探资料

统计区内化探数据,计算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编制化探综合平面图及剖面图定异常范围,结合地质条件进行解译,指导工程布置。

依据地质及测井资料,确定矿体(层)或煤层厚度、深度;

地温、井径、钻孔偏斜等数据。

4.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

系统检查补充原始编录资料。

如水文地质图、钻孔水文地质柱状图、坑道水文地质图、坑道工程地质图等图件中的有关地层代号,矿体(层)编号,水质资料等。

对动态观测资料、气象资料;

抽水、注水、涌水资料:

水质资料,岩、土物理力学资料进行整理、编图。

5勘查过程中的综合研究

5.1综合研究的要求

综合研究使用的原始资料必须真实、齐全、准确,综合研究中尽量使用先进理论、方法和手段。

各类综合图件的编制方法及内容按有关规定进行,但力求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图表化。

综合研究成果,经检查验收合格,方能提交报告编写使用。

勘查阶段综合研究重点

.1普查阶段:

以研究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找矿标志和矿床(区)规模、矿石质量为主,注意选冶加工性能及水文工程地质资料的收集。

.2详查阶段:

以研究工业矿体的数量、规模、产状、形态及展布特征;

矿石质量、类型、品级及分布;

选冶加工性能为重点。

收集研究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做好矿床技术经济初步评价工作。

.3勘查阶段:

对于国家拟定近期开采地段全面综合研究。

以矿床地质构造特征;

矿体产状、形态及厚度变化;

矿石质量(品级、类型);

矿床(区)控制和研究程度;

矿床综合评价为重点,并做好选冶加工技术条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床技术经济的研究及评价。

.4由于勘查阶段、矿种及矿床类型不同,在综合研究时,应结合实际突出综合研究的具体内容。

5.2矿床(区)地质的综合研究

矿床(区)地层的综合研究

.1在区域内多重地层划分的基础上,建立区内地层层序;

含矿地段或含矿岩系的层序,指出区内层序在地层格架中所处的部位(体系)。

编制区内综合性的柱状图,当区内岩性、岩相变化大时另附对比图表示。

.2研究含矿地层或含矿岩系与地层、岩相及化学地层间的关系,编制有关综合图件。

5.2.2矿床(区)岩石的研究

.1对区内岩石统一划分、命名。

岩浆岩区应在区域内划分单元、序列基础上,确定区内的单元、序列。

对侵入机制、火山期次、矿化富集特征,除在地质图上表示外,应利用同位素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

变质岩按岩石地层划分对比。

.2对区内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配合主干剖面测制采样研究。

矿床(区)构造的研究

.1研究矿床(区)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

控制矿床(区)构造的性质、序次、产状形态;

区分控矿构造、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

5.2.3.2对节理、裂隙、面理(线理)、层面构造应系统测量统计及作图分析,指出与成矿有关或与构造配套有关的特征及方向。

.3对破坏矿体的断层、破碎带及挤压带的宽度,经研究确定其位置、产状后,按勘查阶段的要求用工程控制。

.4区内若褶皱构造发育时,应研究褶皱形态、轴向及产状。

用底板等高线图表示其特征,对较大褶皱轴向、拐点设计工程控制。

.5当区内褶曲、小断裂极发育时,可沿地表走向或倾向一定范围统计发育规律。

即褶曲长及弧度;

断层产状、性质、断距。

.6划分构造复杂类型

其他专项研究。

结合矿床特征,在需要和可能条件下,开展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及古地磁方面的研究工作。

5.3矿体(层)的综合研究

对矿体(层)的数目、产状、形态、厚度长度沿倾向、走向的变化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厚度变化系数,区分主矿体、次要矿体及小矿体,或矿体群。

确定矿体(层)稳定程度。

研究矿体三度空间的变化。

用地质图、中断面、横剖面图、纵剖面图、纵投影图、矿体等厚线图反映变化特征。

对明显受一定层位、岩相和构造控制的矿体(层),应研究其控矿作用与厚度变化的关系。

对多矿层的矿区,应确定标志,进行矿层的对比,编制矿层对比图。

在首采地段主矿体上覆小矿体,应注意研究产状、形态及赋存规律。

对矿体中的夹层、无矿天窗破坏矿体的侵入体、脉岩,需研究与沉积构造、岩相或构造裂隙的关系,设计工程圈定分布范围。

5.4矿石质量及其加工选冶性能的研究

矿体(层)矿石的物质成分

.1研究矿体的主要组分(品位)、共生组分、伴生组分及有害组分的含量、变化。

选择主干剖面编制品位变化曲线图,或区内品位等值线图,品位变化系数等图件资料反映品位变比规律,修改或确定有关鉴定,分析测试项目。

.2研究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

包括矿物种类、含量、粒度、晶体形态,嵌布方式、结晶世代、矿物生成顺序和共生组合关系、选择与研究品位相同的主干剖面系统采样鉴定。

.3研究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应用相关分析、表格及变化曲线图,分析矿石中的矿物成分与有益组分及有害组分的相关关系。

.4研究矿体(层)厚度与主要组分的相关关系;

主要组分与共生组分、伴生组分及有害组分的相关关系,对有害组分超过规定的地段,应单独圈定其范围。

.5对某些非金属矿床除研究品位外,尚须研究矿石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确定矿石质量,其研究项目可根据矿种具体情况确定。

研究划分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及品级。

依据矿种的工业指标、矿物成分、品位及物相分析资料划分其类型、品级,分别将界线(含推断线界)表示在综合图件上,研究并重点设计工程控制界线。

矿石选(冶)性能的综合研究

.1矿石选冶性能研究应以国内当前技术条件下可行,指标先进,经济合理为原则。

.2研究应从矿石类型的化学组分、选矿技术经济指标(精矿品位、产率、回收率、选矿比、层矿品位),精矿多元素分析结果几个方面统计分析入手,来判别流程的合理性及选矿效果。

具体做法可结合已知矿床或附近矿山相同类型选(冶)加工资料类比评述;

或确定选(冶)加工试验的种类试验及样品件数、采样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