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检测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6、8、
9、12、13
10、11、14、15
22
以畜牧业为主的
5、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下图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各地区农业与市场因素最密切的是( )
A.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B.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
C.上海郊区发展园艺业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2.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图中的( )
A.气候B.土壤
C.市场需求量D.政策
解析:
1.C 2.C 第1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A、B主要是气候因素,D是地形因素。
第2题,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区位因素中的市场。
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
据此回答3~4题:
3.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B.技术条件提高
C.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D.交通条件改善
4.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
A.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少
B.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C.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D.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3.C 4.B 第3题,一个地方水热条件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排除A;
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技术条件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可排除B、D项。
当地桑、蔗种植面积减少,而花卉种植面积扩大,主要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
第4题,珠江三角洲鱼塘面积广大,并且当地经济发展较快,应重点关注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问题。
(2012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澳大利亚南部(图中阴影所示区域)气候温和,降水适宜,适合种植小麦和发展畜牧业。
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D.混合农业
6.关于上题中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B.机械化水平不高
C.交通方便,靠近市场
D.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7.图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B.与城市市场和工业关系密切
C.大牧场上牧牛与小麦种植混合
D.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5.D 6.D 7.B 第5题,根据阴影区的位置和材料中的描述,应为混合农业。
第6题,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降水不能说丰富,机械化水平较高,羊毛和小麦面向国际市场,因此A、B、C三项表述错误。
这里可以根据市场来确定养羊还是种植小麦并合理休耕,因此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第7题,混合农业区面向市场,可排除A、D,同时这里不是大牧场放牧业,排除C,答案为B。
随着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青睐,淮河沿岸地区某村民组在本村稻田里,采用“稻鸭共作”的新型稻田种养模式,水稻和鸭子实现双丰收。
据此回答8~9题:
8.“稻鸭共作”生产与下列哪种农业地域类型特征基本相符( )
A.混合农业B.立体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季风水田农业
9.下列有关“稻鸭共作”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③是一种绿色环保农业类型 ④可以在全国大城市郊区推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A 9.B 第8题,“稻鸭共作”既发展了种植业,又发展了畜牧业,而且所占比例较高,应为混合农业。
第9题,“稻鸭共作”与机械化水平高无关,只适合自然条件适宜的某些地区,不适宜在全国推广,排除②、④,①③符合题意。
读“我国某地区资料图”,回答10~11题:
10.2010年该地区棉花的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减小B.国家政策
C.2010年初北方旱灾D.科技进步
11.新疆是我国著名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
是(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C.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D.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10.B 11.C 第10题,结合题目提供的材料可知,2010年该地区棉花播种面积减少主要原因是棉花收购指导价格下降。
第11题,新疆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
下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4题:
12.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水稻种植业B.自给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
13.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市场和饲料是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因素
D.经营方式多为国有大型农场
14.依据图示信息,该农场分布在( )
A.英国B.加拿大C.马来西亚D.阿根廷
12.C 13.B 14.B 第12题,从图中的农事安排可知该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并对农产品进行销售,所以其为商品谷物农业。
第13题,商品谷物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
第14题,商品谷物农业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
15.近年来我国南方主要水稻产区双季稻大面积改为单季稻,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候变化B.稻米供过于求
C.劳动力流失D.城市用地扩大
C 水稻种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大;
南方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因此劳动力成本较高,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使得该地农业劳动力减少,水稻种植也由双季稻改为单季稻。
(2012广州高一检测)读“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水果栽培区的分布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整体性B.地域性C.季节性D.周期性
17.①地区栽培条件优于同纬度②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充沛B.热量丰富
C.土壤肥沃D.地形平坦
16.B 17.B 第16题,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等特点。
图示区域是某种水果的栽培区,体现出地域性特点。
第17题,①地位于四川盆地,和同纬度的②地区相比,冬季气温偏高。
(2012衢州一中期中)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18~20题:
18.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种植园农业B.地中海式农业
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
19.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
A.黄河三角洲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D.珠江三角洲
20.该农业的最大好处是( )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18.C 19.D 20.B 本题组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生产平面图为背景,考查各种农业地域的分布及特点。
由图可知,该地以养鱼和种植桑树、甘蔗为主,应是一种混合农业,这种农业充分利用地势低洼特点,挖泥筑基,基上农副产品可以养鱼,在创收的同时鱼粪、塘泥又肥田,整个过程充分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综合题(共50分)
21.图说地理。
解读图中信息,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
(20分)
(1)图中表述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
(2)图中各因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 )
(3)图中的因素都属于自然因素( )
(4)图中的因素都属于社会经济因素( )
(5)影响农民决策土地利用类型的因素仅有图中所列的因素( )
本题通过图示的形式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图中所列的因素仅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的因素,另外还有很多,如化肥、光照等。
答案:
(1)√
(2)√ (3)×
(4)×
(5)×
22.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30分)
黑龙江省依托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良好条件,大力发展农田水利,打造国家“战略粮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黑龙江省是世界上水稻纬度最高的分布区,其原因是什么?
(2)图甲、图乙主要农作物有何不同?
两地各自农业发展的优势是
什么?
(3)黑龙江省打造国家“战略粮仓”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第
(1)题,黑龙江省是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可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
第
(2)题,图甲为三江平原,农作物以春小麦为主,图乙为珠江三角洲,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第(3)题,黑龙江省土地肥沃,机械化水平高,单产较高,人口稀少,商品率高是其成为打造国家“战略粮仓”的主要条件。
(1)黑龙江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
(8分)
(2)图甲:
春小麦;
图乙:
水稻。
图甲的优势:
土地平坦、广阔、肥沃,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图乙的优势:
光、热、水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
(14分)
(3)黑龙江省地广人稀,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土地肥沃,机械化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