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5908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一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一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一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概要必修一文档格式.docx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6)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

2、宗法制

(1)定义:

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

嫡长子为大宗,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

亲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血缘关系维系;

族权与政权相结合。

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6)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

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政权、族权和神权相结合,家(宗法制)国(分封制)一体;

(2)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1、概念

(1)专制主义:

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是指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中央集权:

是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2、背景:

秦的统一

(1)概况: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2)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

④修建驰道、灵渠;

⑤修筑万里长城;

组织移民。

3、原因

(1)经济上:

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脆弱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生产的发展(抵御游牧民族南下、治理黄河、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等)。

(2)政治上:

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3)思想上:

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4、内容

(1)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①皇权至上;

②皇位世袭(“家天下”);

③皇帝独尊。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①内容:

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特点:

分工负责、互不相属、互相牵制,均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任免。

③九卿中有五卿是为皇室专设的,体现了封建专制时代家国同治的特点。

(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4)秦律:

这是推行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但皇权不受法律限制,且皇帝的谕旨本身就是“金科玉律”,法律仅是皇帝(统治阶级的代表)的意志而已。

5、评价:

(1)积极: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2)消极:

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6、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分封制

郡县制

 

盛行时期

商周等早期社会 

(奴隶社会)

秦以后的各个时代(封建社会)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的关系

封地内有行政权和土地管理权,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只有行政管理权,绝对服从中央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特点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相同点

(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2)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3)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贵族政治: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世卿世禄;

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官僚政治:

①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不得世袭;

②君主集权,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三、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加强中央集权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1)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2)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2、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措施:

①军事上:

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②行政上:

派文臣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上: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2)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1)背景:

疆域空前扩大。

(2)概况:

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

(3)意义:

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4、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朝代

制度

标准

奴隶社会

世卿世禄制

血缘

战国——秦朝

军功授爵制

军功

汉朝

察举制

品行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

隋唐宋元明清

科举制

才学

5、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趋势:

选拔标准趋向公平;

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选拔方式由举荐或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2)实质:

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中来,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二)加强君主专制

1、汉武帝:

内外朝制——皇帝近臣决策,丞相等执行。

2、唐朝:

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提高了办事效率;

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朝:

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体现了时代特征:

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1)明朝:

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②明成祖——内阁的创立。

实质: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清朝:

雍正帝设军机处(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提高了行政效率;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

(1)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

(2)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及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3)人治高于法治。

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

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机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

(5)深受宗法理念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

①独特的地理环境(多山、多港、多岛)与小国寡民的国情(古代历史条件下,民主政治的前提);

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民主观念)。

2、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3、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4、雅典民主政治的体现:

(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组成)

①公民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②五百人议事会: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

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③陪审法庭:

日常司法机关。

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5、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人民主权(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

6、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进步性:

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

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局限性:

①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②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轮流坐庄):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隐患。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贵族常常损害平民利益。

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法律,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公民法:

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

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公元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

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3、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

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

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③罗马法中所蕴藏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自然法: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带有理想和规范色彩的正义论和价值观),是对具体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

其基本原则是自然、理性、自由、平等和正义。

维护奴隶制度。

4、今天继承的罗马法的法律制度、原则:

①陪审制度;

②保护人制度即律师制度;

③“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即“不告不理”原则。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