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二节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5258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 第二节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十章 第二节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十章 第二节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十章 第二节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十章 第二节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章 第二节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十章 第二节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第二节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 第二节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宗教教的基本概况,正确认识我国宗教政策,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具体要求如下:

在知识方面

识记:

我国流行的主要宗教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理解:

宗教的性质、社会作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政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在能力方面: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说明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

能够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分析说明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

在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强宗教的政策观念;

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重点

1.我国的宗教政策2.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教学难点

1.我国的宗教政策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1.宗教的起源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二节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

一、我国的宗教(板书)

(一)宗教及其社会作用(板书)

1.宗教的起源(板书)

2.宗教的性质。

(板书)

3.当代世界主要宗教(板书)

4.宗教的社会作用(板书)

二、我国的宗教概况(板书)

1.我国存在多种宗教(板书)

2.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板书)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板书)

1.宗教将长期存在(板书)

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政策(板书)

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板书)

四、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板书)

1.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板书)

(1)正常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板书)

(2).封建迷信活动和一般封建迷信思想的区别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资料一:

1992年12月6日,狂热的印度教徒捣毁了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具有460多年历史的古清真寺,引发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一场严重的教派冲突,导致了持续5天的教派骚乱,造成1100多人丧生,4000多人受伤。

这场骚乱波及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等穆斯林国家。

资料二:

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宗教流传,有10多个民族基本全民信教。

问: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

民族和宗教的联系非常密切。

印度教徒的骚乱事件充分说明,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导入新课

宗教和民族的联系非常密切,那么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怎样产生的?

宗教有哪些社会作用?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二节我国的宗教,今天首先学习第一个框题。

二、我国的宗教(板书)

(一)宗教及其社会作用(板书)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什么是宗教,我们先来看看宗教是怎么出现的。

1.宗教的起源(板书)(布置学生阅读教材,提出思考题。

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最初的宗教是怎样出现的?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板书)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是社会根源。

认识根源就是: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原始人对自然现象不理解,在自然界的压迫下,人们产生了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于是产生了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的社会根源是原始社会对自然力的恐惧和敬畏。

在阶级社会,宗教的认识根源除对自然现象的神化外,主要是对阶级压迫等社会现象感到不理解和难以捉摸;

其社会根源主要是阶级压迫和剥削所造成的社会苦难,使宗教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什么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某种精神的产物——人的精神的产物或是神、上帝的意志的产物,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上帝或神主宰的。

宗教正是这样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宗教所崇拜和信仰的对象都是虚假的,不存在的。

宗教所幻想、虚构的一切材料来源于现实世界,只不过作了歪曲的反映。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他说:

如果鸟有上帝的话,鸟的上帝一定是有羽毛的。

宗教所信奉的上帝或神也是这样,国外各民族的人形神都是该民族人的样子,中国的人形神则是中国人的模样。

这充分说明了所谓“神灵”、“天堂”、“地狱”都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反映。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从社会意识形态来说,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但宗教不同于一般社会意识形态,它还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哲学讲宗教主要是从意识形态来讲的,我们这里所讲的宗教是从宗教和国家的关系上讲的。

关于宗教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力量,这点我们在下面的学习中会有更深的体会。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要求学生注意掌握当代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教有哪些,它们产生的时间以及当前在世界流行的情况。

阅读后由教师补充讲解:

宗教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但由于社会条件、政治条件、经济、地理和民族特点以至历史传统的不同,各种宗教的形成和特点也不相同。

在当代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要人们信仰上帝,要相信世上的一切苦难都是人们自己前世犯罪的结果,因此要虔信教义,其死后灵魂才能上升天堂等等。

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是耶稣诞辰纪念日。

伊斯兰教要人们相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真主“安拉”定好的。

佛教认为人生遵循清规戒律修行,持之以恒,便逐惭进入一种“不生不死不变不易大体大息”的永恒境界,即现实世界的彼岸。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产生时间

公元1世纪

公元7世纪

公元前进6-5世纪

产生地点

亚洲西部

阿拉伯半岛

古印度

信仰

上帝和它的独生子耶稣

神“安拉”(真主)及其旨意

释迦牟尼(创始人)

标志

十字架

基本经典

圣经

古兰经

佛经

大的教派

天主教、东正教、新教

逊尼派、什叶派

大乘佛教、小乘佛教

当代流行地方

全世界

亚洲、非洲、西欧、北美

亚洲

教徒人数

约15.7亿人

约8.51亿人

约3.05亿人

通过简单介绍世界宗教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宗教在原始社会产生后,在阶级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当代世界中,约有60%的人口信仰宗教;

宗教有自己信奉的神,有基本的教义、教规和组织形式,国际间的交往非常密切,宗教已经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如何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阅读后提问:

生:

宗教有两重作用,即具有消极的作用和一定条件下具有积极的作用。

师:

在这两重作用中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哪一个为主呢?

消极作用为主。

对了,认识宗教的作用一定要进行辩证地分析,不但要认识到宗教具有两重作用,即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而且要注意到总的来说宗教主要起消极的作用。

主要起着消极的作用:

(板书)那么为什么说宗教主要起着消极的作用呢?

提问学生,生:

这是由宗教的本质所决定,因为宗教是对客观世界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主要起积极的作用。

归纳:

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都利用宗教麻痹、削弱人民群众的斗争意识。

古代东方和中世纪的欧洲,许多奴隶制封建国家都强制人们信仰宗教。

国王常称自己是神的儿子和后裔,贵族也被认为有神的血统,是按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

古埃及的法老自称为王国的保护神——太阳神之子,统治权来自太阳神,巴比伦乌鲁克国王吉尔迦美什宣称是女神宁桑所生。

日本神道教自称日本民族是“天皇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它在人间的代表,皇统即神统。

中世纪的欧洲,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天主教会和封建国家相互勾结,以维护其封建统治,教会在国家支持下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马丁·

路德称它为“巨大的吸血鬼”、“无底的罪恶深渊”。

中国没有国教,但佛教和道教曾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在一定条件下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由于中世纪欧洲一切社会意识形态都囊括在神学之中,所以,欧洲中世纪所有农民运动都以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和反抗的旗帜,这是因为在对天国的憧憬中,寄托着群众的社会理想。

16世纪德国农民闵采尔利用宗教来作为反对诸侯、贵族和僧侣的旗帜。

我国东汉黄巾起义造反,根本原因是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已达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农民起义利用宗教,正说明他们不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提不出超越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的思想理论和革命纲领,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政治组织,只得利用宗教教义和宗教组织形式。

这正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这本身就包含着消极作用,到后来还成为农民起义失败的重要思想根源。

如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取了早期基督教的平等思想,创立了“拜上帝会”,宣传“天父上帝人人共”,“普天之下皆兄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是起了好的作用。

可是后来封建迷信成分越来越浓,洪秀全“天父的代表”自居,脱离群众。

到后期,丧失了求这和进取的精神,心中只依赖茫茫太空的那位“上帝”,困坐天京,无所作为。

在各民族的历史中,宗教曾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科学、道德、风俗以及生活方式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

提问:

在我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哪些宗教?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述:

我国有五大宗教并行流传,历史悠久。

虽然我国的宗教信仰者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信教者的绝对数字是不小的。

现在可以统计的信教群众有3千多万人。

佛教、道教没有严格的入教仪式,信教人数比较难准确统计,估计也有好几千万人,加起来,我国有上亿人信仰各种宗教。

我国五大宗教中,多数是世界性宗教,与国外宗教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我国各宗教已经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和友好关系,多次派代表团出席国际宗教会议和宗教学术会议。

我国的宗教团体和组织,参加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世界宗教和平会议、亚洲宗教和平会议、世界基督联合会等世界性宗教组织。

近年来,赴麦加朝觐的中国穆斯林每年都有一两千人。

我国宗教界还积极接待国际宗教人士的来访,广交朋友,增进友谊。

从以上这些简单情况来看,同学们能不能概括一下我国宗教的一些特点呢?

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引导讲解:

这些特点可以概括为:

1)长期性。

我国的宗教一般都有一两千年的历史,这就说明宗教在我国不可能很快消灭。

2)群众性。

我国的宗教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正确对待宗教问题实质上是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

3)民族性。

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宗教流行,有的少数民族全民信教,宗教问题往往与民族关系交织在一起,如何处理宗教问题往往涉及到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4)国际性。

在我国并行流传的几种主要宗教,多数是世界性宗教,它们与国际间的交往和联系非常密切。

我国宗教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新中国建立后,宗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板收)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归纳:

解放后我国宗教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阅读后提问,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板收讲解。

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