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优质PPT.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5175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优质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优质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优质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优质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优质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优质PPT.ppt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优质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优质PPT.ppt(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优质PPT.ppt

第二章立项与研究第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研发计划,提出研究项目立项申请,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可以组织独立于申请及立项审批之外的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评估论证,出具评估意见。

第六条研究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重大研究项目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决策。

审批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研究项目促进企业发展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第七条企业应当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管理,合理配备专业人员,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研究过程高效、可控。

企业应当跟踪检查研究项目进展情况,评估各阶段研究成果,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完成,有效规避研究失败风险。

企业研究项目委托外单位承担的,应当采用招标、协议等适当方式确定受托单位,签订外包合同,约定研究成果的产权归属、研究进度和质量标准等相关内容。

第八条企业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研究的,应当对合作单位进行尽职调查,签订书面合作研究合同,明确双方投资、分工、权利义务、研究成果产权归属等。

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研究成果验收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对研究成果进行独立评审和验收。

企业对于通过验收的研究成果,可以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申请专利或作为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等进行管理。

企业对于需要申请专利的研究成果,应当及时办理有关专利申请手续。

第十条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核心研究人员管理制度,明确界定核心研究人员范围和名册清单,签署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保密协议。

企业与核心研究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特别约定研究成果归属、离职条件、离职移交程序、离职后保密义务、离职后竞业限制年限及违约责任等内容。

第三章开发与保护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加强研究成果的开发,形成科研、生产、市场一体化的自主创新机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研究成果的开发应当分步推进,通过试生产充分验证产品性能,在获得市场认可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研究成果保护制度,加强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及研发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涉密图纸、程序、资料的管理,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借阅和使用。

禁止无关人员接触研究成果。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研发活动评估制度,加强对立项与研究、开发与保护等过程的全面评估,认真总结研发管理经验,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相关制度和办法,不断改进和提升研发活动的管理水平。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法宝。

综观国内外优秀企业,无不通过创新,形成自己特有的核心技术与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研发是企业进行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创造新工艺,能够为企业发展建立有利的领先优势。

但是,研发活动也具有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的特点,其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和本身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因此,研发业务的内部控制在企业整体内部控制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

研究与开发,是指企业为获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所开展的各种研发活动。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以下简称研究与开发指引)构建了企业在研发活动立项、研究、开发、保护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明确了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控制点,旨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发展战略。

一、研究与开发业务流程一、研究与开发业务流程企业的研发项目不仅注重项目的目标与结果,还要对中间过程建立起有效的管理。

而一个流程化、结构化的研发业务工作流程应该是采取了对过程的层层控制以及有效的反馈来逐步达到最终目标。

建立规范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管理的流程,不仅可以指导和帮助团队成员的研发实践,而且可以降低研发风险,保证研发质量,极大提高研发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流程,主要涉及立项、研发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研究成果的开发和保护等。

一般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业务流程如图111所示。

图图1111一一ll一般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业务流程一般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业务流程二、研究与开发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二、研究与开发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一一一一)立项立项立项立项研究项目的立项是项目决策部门按照自己的意图和目的,在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项目的规模、投资、基本方案、研发周期和预期效益等方面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决策研究项目是否必要和可行的过程。

立项主要包括立项申请、评审和审批。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

研发计划与国家(或企业)科技发展战略不匹配,研发承办单位或专题负责人不具有相应资质,研究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评审和审批环节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创新不足或资源浪费。

主要管控措施:

第一,第一,建立完善的立项、审批制度,确定研究开发计划制定原则和审批人,审查承办单位或专题负责人的资质条件和评估、审批流程等。

第二,第二,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及技术现状,制定研究项目开发计划。

第三,第三,企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研发计划,提出研究项目立项申请,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研究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重大研究项目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决策。

第五,制定开题计划和报告,开题计划经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开题报告应对市场需求与效益、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主要技术路线、研究开发目标与进度、已有条件与基础、经费等进行充分论证、分析,保证项目符合企业需求。

【例例llll一一11】某软件公司一直从事小型办公自动化软件系统的开发,其研发的OA软件凭借过硬的研发技术、完善的售后服务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小型企业办公自动化的首选软件。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股东想向其他领域扩展。

由于公亏创始人原从事金融行业,认为开发该行业软件发展前途大,利润高,于是软件公司选择金融行业作为未来实施跨越的方向。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公司将原先的研发人员一分为二,一部分仍然继续从事小型企业OA软件的开发,另一部分研发人员成立项目组,针对银行和证券公司研发大型办公自动化软件。

由于研发人员都是原先开发团队成员,互相之间较为熟悉,且公司要求时间紧,费用投入大,项目组成立后立刻进行分工开发。

随着开发过程的深入,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研发人员水平不够、项目经费开支过大、技术难题解决缓慢,而且同类软件已经在市场上出现,整个项目面临失败的风险。

【分分析析】该软件公司针对研发项目面临失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项目未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立项。

首先,按照研发项目的立项流程,第一步就要进行项目立项评审工作。

在上述案例中,该公司决策者仅仅凭借自己曾经在金融行业工作过,对于市场情况较为熟悉,就决定进行大型金融软件的开发,既没有进行市场调研,也没有邀请外部专家进行评审,注定了该项目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极大的市场风险。

其次,在完成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就要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详细描述整个研发计划的背景、技术方案、预计经费、完成时间、预期目标等内容。

而在上述案例中,由于公司决策层已经同意研发该项目,因此研发团队在面临时间和编制研究报告的选择中,只顾抢时间而忽略了整个计划的筹划,所以在后续过程中研发费用超支、完成时间一再延期,陷入了困境。

最后,该软件公司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面临的技术风险估计不足。

由于该公司一直是从事小型企业的软件系统开发,软件环境基本是以桌面操作系统为主。

而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大型企业,采用的一般都是大型服务器,原有的研发人员对于大型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并不熟悉,导致在开发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直接导致系统完成时间一拖再拖。

而竞争对手的产品已经提前问世,致使整个项目面临失败的风险。

(二二二二)研发过程管理研发过程管理研发过程管理研发过程管理研发过程是研发的核心环节。

实务中,研发通常分为自主研发、委托研发和合作研发。

1自主研发自主研发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科研力量,独立完成项目,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三种类型。

第一,研究人员配备不合理,导致研发成本过高、舞弊或研发失败。

第二,研发过程管理不善,费用失控或科技收入形成账外资产,影响研发效率,抬高研发成本甚至造成资产流失。

第三,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相互争夺资源,出现资源的短期局部缺乏,可能造成研发效率下降。

第四,研究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错误,导致修正成本提高。

第五,科研合同管理不善,导致权属不清,知识产权存在争议。

第一,建立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和研发项目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

第二,合理设计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和组织结构,跟踪项目进展,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三,精确预计工作量和所需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第四,建立科技开发费用报销制度,明确费用支付标准及审批权限,遵循不相容岗位牵制原则,完善科技经费入账管理程序,按项目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准确开展会计核算,建立科技收入管理制度。

第五,开展项目中期评审,及时纠偏调整;

优化研发项目管理的任务分配方式。

【例例111122】埃克森美孚美国石油公司通过十几年的技术研发管理实践,总结出实现技术研发过程管理的“TAS”(TeehnologyAdvancementSystem)系统。

该系统除了在主要业务环节上与流行的技术研发流程具有相似之处外,其重要的不同之处就是强调了每个阶段所设置的“门(gate)”的作用。

图112埃克森美孚等美国石油公司的“TAS”技术管理系统在埃克森美孚美国石油公司,从新技术研发直至商业化推广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门径在发挥作用。

从全过程来看,每一个门径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管理过程中的重点控制环节,起着评价、控制、管理的作用。

同时,由于大多数项目不从开始一直运行到最后,各个门径还起到了对技术研发项目进行筛选和淘汰的作用,体现了研发过程中管理的职责和重要性。

【分析分析】“TAS”系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让不同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到技术研发过程的管理中来。

在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有机结合。

具体体现在:

在项目论证、研究、开发、工程试验与商业化等各个阶段,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工程人员都是全过程参与的。

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主导作用的力量不同,参与的程度不同。

注重团队建设是提高研发项目组织效率的重要形式。

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以项目团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可利用共享资源、完成独立任务、实现共同的目标。

在一个企业内部,这样的项目团队可以有多种组织方式。

比如,在一个部门内,按不同的功能组成团队;

在一个公司内,组成跨部门的团队;

在几个下属企业之间,组成跨组织项目的团队以及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别项目团队等。

“TAS”系统的另一大成功之处还在于注重反复论证,重视生产部门的意见。

在具体实施中,每一个门径都会由技术管理人员、有关专家、生产经营部门管理人员以及项目组共同就某项技术取得的进展以及进一步投资的必要性展开详细、系统的论证。

研发人员都非常重视这一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