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333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本学期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总课时28课时。

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

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识”这个问题,将他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出来,并与他们在本单元中即将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植物完成一个阶段性的认识。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

这一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认识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属于《标准》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即“今天天气怎么样”。

讨论天气与人的关系,介绍气象预报的过程、方法、手段和表现形式。

指引观测天气,包括“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指出天气现象存在规律性,季节的气候特征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方式。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观察与测量是收集数据的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手段,本单元将两个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介绍并实施对学生训练,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探究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的生长状况,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2、指导学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功能做较深一层的研究。

引导学生开展“种植物”活动,通过种植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测量、收集证据、积累资料等科学方法。

3、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

4、通过认识现象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5、让学生认识到观察与测量是收集数据的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手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土壤与生命、植物的一生、固体和液体、

难点:

关心天气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每一节课,使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让探究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3、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节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二单元

1、果实和种子

2

2、根和茎

2

3、叶和花

2

4、植物和我们

1

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

1

第一单元

1、我们周围的土壤

1

2、了解土壤

1

3、肥沃的土壤

2

4、土壤的保护

2

第一单元复习与检测

1

第三单元

1、认识固体

2

2、把固体放到水里

1

3、认识液体

2

4、把液体倒进水里

1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

第三单元复习与检测

1

第四单元

1、今天天气怎么样

1

2、气温有多高

1

3、雨下得有多大

2

4、今天刮什么风

1

5、气候与季节

1

第四单元复习与检测

1

第五单元

1、观察

1

2、测量

1

第五单元复习与检测

1

复习考试

2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单元分析

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中,学生已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讨沦,建立了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

本单元将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功能做较深一层的研究。

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次长周期的“种植物”活动,这是对一个生命周期做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个阶段的活动,伴随着这个种植活动,可以围绕进行一些探究性学习,学会观察、测量、收集证据、积累资料等科学方法。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下列要求来建构的。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

2、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二、提出问题

1、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

2、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

3、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三、收集证据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

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4、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四、交流与质疑

1、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2、能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

3、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

五、科学知识:

1、通过栽培植物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3、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活空间。

4、了解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2、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3、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

在地球上的万物之中,植物是人们最常见、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生物。

本单元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来安排教学内容,由“果实和种子”、“根和茎”、“叶和花”、“植物和我们”四课构成:

前三课是并列的关系,采用观察、比较、实验、解剖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分别认识植物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知道植物能通过自己的“器官”制造养分以维持自身的生存。

第二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

课时

1、果实和种子

2

2、根和茎

2

3、叶和花

2

4、植物和我们

1

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

1

总课时

8

第周

班级

三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2课时

课题

2.1果实和种子

教学

目的

和要

1、知道什么是果实,什么不是果实。

2、了解种子传播的途径。

3、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重点

难点

知道什么是果实。

教学

方法

动手实践法

教具

水果或蔬菜视频资料

实践

活动

检查

找种子活动

2.1果实和种子

果皮

果实

种子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讲述:

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

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

它长在哪里呢?

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

二、学习新课

1、果实展览,说说哪里有种子

(1)谈话:

课前老师让大家把一些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来,现在请各小组同学将带来的果实集中在一起,我们来举办一个果实展览会,这些果实你们都认识吗?

(2)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果实名称。

(3)提问:

你们带来的这些都是果实吗?

(4)学生交流讨论

(5)提问:

什么样的才叫果实?

(6)分组观察活动:

切开果实,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说说发现了什么。

(7)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8)讨论:

萝卜和其他一些植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9)小结:

我们发现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果实就是种子的家。

所以说凡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造的都是果实。

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判断一些植物是不是果实。

萝卜内部没有种子,所以它不是果实。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如无子西瓜、无子葡萄、香蕉等一些果实的种子退化了,不容易找到,但它们仍然属于果实。

(10)欣赏视频:

各种各样的果实和种子。

(11)学生活动:

找种子:

找出本小组其他果实的种子在哪里。

2、植物怎样传播种子

(1)、讲述:

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

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

(2)欣赏短文:

二年级语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

讨论植物妈妈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的。

(3)、讲述:

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

(4)、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填写P66活动记录表格。

(5)、欣赏视频:

种子的旅行

(6)、小结:

每种果实都有它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便种子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多,一般分为利用风力、利用动物、利用弹力、利用水力等方式来传播种子。

学生介绍

果实名称

学生讨论交流

分组观察

交流观察结果

讨论

欣赏视频

找种子活动

欣赏短文

小组讨论交流

欣赏视频

教学反思

第周

班级

三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2/2课时

课题

2.1果实和种子

教学

目的

和要

1、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2、能够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能够做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重点

难点

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

教具

浸泡过的种子镊子视频

实践

活动

检查

种植一棵植物

2.1果实和种子

适量的水分

种子萌发的条件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

2、谈话:

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