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会熄灭吗说课.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311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蜡烛会熄灭吗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蜡烛会熄灭吗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蜡烛会熄灭吗说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蜡烛会熄灭吗说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蜡烛会熄灭吗说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蜡烛会熄灭吗说课.doc

《蜡烛会熄灭吗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蜡烛会熄灭吗说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蜡烛会熄灭吗说课.doc

《蜡烛会熄灭吗》说课

 一、说教材

    《蜡烛会熄灭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揭开燃烧的秘密》的一节内容。

”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猜想与实验”“实验与记录”“设计实验”“讨论”“阅读”这五个部分内容。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教材作一定的调整,力求体现知识的层次和深度,将“阅读”提前至学生课前准备,将科学知识的形成融汇在每一个实验之中

   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和实验记录。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会做对比实验,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细致、耐心,尊重证据,勤于反思的科学态度,激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

   探究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会设计对比实验,从探究出的数据分析、总结科学知识。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物体的燃烧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理论基础,但是熟悉的燃烧现象不一定引起学生去关注,也很少有人花很多时间去探究这一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记录、思考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取科学知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启发性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我力图把“科学概念的建立和提升”贯穿于学生的探索之中,让学生对“蜡烛的燃烧与什么相关”经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

本课将采用:

1、直观演示法,2、设疑诱导法,3、操作发现法,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机会。

   3、说学法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的认知在不断的猜想与验证中向前发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只是知识的促进者,活动的引领者,而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探究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

本课中,我将引导学生将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猜一猜、做一做、练一练、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科学知识的神奇,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

   作为以学生动手探究为主的这节科学课,材料的准备至关重要。

本节课,师生共同准备以下素材:

   1、教师准备

  

(1)实验器材:

蜡烛、玻璃杯、去底杯、打火机、棋子

  

(2)探究实验记录表

   2、学生准备:

  

(1)课前预习本课72页“阅读”。

  

(2)查阅关于燃烧条件的有关资料。

   四、说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呈现材料,抛出问题

   

(1)教师出示:

两支高度相同的正在燃烧的蜡烛。

引导学生猜想:

如果用两个杯子同时扣住这两支蜡烛,(交待1号杯是无底杯,2号杯是有底杯。

)两个杯中的蜡烛会熄灭吗?

为什么?

相机板书课题。

   

(2)学生猜想,填写表格。

    预设: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不难猜出无底杯不会熄灭,直到蜡烛烧完。

有底杯中有一定量的空气,因此蜡烛不会立即熄灭,待燃尽杯中的氧气后蜡烛才会熄灭

  (3)学生汇报,教师实验验证。

   验证后进行小结:

燃烧需要空气中氧气的支持。

(有的同学也许只能初步感知燃烧需要空气,这时教师可作必要的补充,其实是空气中的氧气)。

  (4)理解什么是对比实验。

   用上面的小实验为例进行引导,让学生初步感知对比实验是有许多个相同点,只有一个不同条件。

   【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激发兴趣,设计问题,触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探究奠定基础】。

  

(二)猜想实验,探究新知

   探究是科学课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科学课教学改革的理念,了解学生已初步感知对比实验,并获取燃烧和空气的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教学:

猜一猜、做一做、练一练、说一说。

在每个层次的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来发现“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1、猜一猜(猜想与实验)

   

(1)出示情境图二

   提问:

用3号杯罩住燃烧的蜡烛,杯子下面垫一枚棋子,里面的蜡烛会熄灭吗?

  

(2)学生猜想,填表后,教师实验验证。

   预设:

由于学生已经知道燃烧需要空气,而3号杯垫一枚棋子后能接触到外面空气,所以大部分学生的猜测是不可能熄灭。

        

   通过验证形成他们思维上的第一次冲突。

这里我用一个动态画面解决他们的疑惑。

让他们的科学知识得到一次修正和提升。

   2、做一做(实验与记录)

   解决学生思维上的困惑之后,我将这样设计

  

(1)提问:

如果在3号杯子下垫3枚棋子、5枚棋子,蜡烛又会怎样呢?

(我这里将棋子的个数增加为后面实验效果更明显一点。

)引导学生猜想:

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并汇报猜想。

   预设:

学生很自然地想到,随着垫的棋子数量增加杯子内部与外界空气接触得面就越大,燃烧的时间就长一点。

  (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并汇报实验方案。

教师点评,说清实验注意事项(比如说每次实验后,提醒学生将杯口提起晃动,放出杯口沉积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效果.等事项)

  (4)小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

   (5)汇报实验结果,验证猜想。

   (6)师生小结:

杯底垫的棋子数量越多,从杯底补充进去的空气就越多,燃烧的时间就越长。

   【这个环节的教学,注重学生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去探究事物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3、练一练(设计对比实验)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蜡烛的燃烧时间的长短还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前面引领学生学习了变量控制的实验操作后,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自行记录数据,再一次让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提升。

我是这样安排的:

   

(1)小组讨论:

蜡烛高度不同,其它条件相同,你能猜一猜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吗?

并填在表内。

   

(2)小组自行设计对比实验,自行分工。

   (3)小组实验,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

   (4)汇报实验结果,并验证。

   (5)师生小结:

相同条件下,蜡烛高的先熄灭,矮的后熄灭。

   预设:

由于许多学生已经知道二氧化碳重沉在下面,猜测矮的先灭,与实验的结果产生矛盾。

这里老师用动画片进行演示补充。

   【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做到有扶有放,给与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应该说,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独立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研究的态度。

   4、说一说(讨论总结)

   

(1)、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说一说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2)、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这一环节的教学,实质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由于学生参与了一系列的实验,了解到变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也是对科学知识的一个梳理和总结。

是呀,科学课上往往注重动手操作的过程,而忽略科学知识的传授,也是不恰当的,所以探究后的总结又显得那么神圣。

   (三)生活的应用

    提问:

如何处理这一紧急情况?

实验室里,如何正确熄灭酒精灯?

……

   【伽利略说过“科学的唯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用已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意识,感受科学的价值,使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再一次提升。

   五、说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如果让学生分组来进行探究,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我的最初的这种想法,由于实验仪器的严重缺少而未能实现,是个遗憾。

但总的来说,这节的课的效果还是不错:

我亲自己演示,实验做的细致到位,对学生认识科学整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注重学科属语的运用,对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有所裨益;充分利用了教材配套的“小科学家记录本”;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本课的不足之处:

没能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