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细胞》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305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细胞》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细胞》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细胞》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细胞》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细胞》教案.doc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细胞》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细胞》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细胞》教案.doc

细胞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

教学目标:

1.能利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利用图示的方式描绘观察到的细胞,制作简单的细胞模型。

2.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获取有关细胞的信息,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3.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增强探究的本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图示的方式描绘观察到的细胞。

教学难点:

制作简单的细胞模型。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

洋葱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的细胞、动物的细胞、人的细胞、显微镜、洋葱、镊子、显微镜、滴管、碘酒、吸水纸等

学生准备:

橡皮泥、有关细胞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

在科学课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自然事物。

其中哪些是有生命的?

学生进行交流。

2.师小结:

植物、动物、人都是有生命的。

由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把它们归为一类,统称“生物”。

自然界中无生命的物体——砂、岩石、水、空气等,称为无生物。

植物、动物、人,从外表看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身体是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细胞。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细胞。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活动一:

了解不同生物体的细胞。

1.指导学生认识细胞。

每个组都有一块洋葱(俗称葱头),用镊子在洋葱表面撕下一层薄薄的膜(教师演示一下),这是洋葱的表皮,观察它是什么样的?

2.学生进行分组观察。

3.汇报观察结果。

4.师小结:

用肉眼看,我们只能看出洋葱表皮是一层薄薄的、软软的、近似透明的膜。

要看得更清楚,需要通过显微镜来观察。

活动二:

.认识显微镜

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由镜座、镜柱、镜筒、镜头(目镜和物镜)、反光镜、载物台、准焦螺旋等部分构成。

2.演示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方法。

3.学生分组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观察。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谈话:

你在显微镜中看见了什么?

你能在纸上或黑板上简单地画一画吗?

学生尝试完成洋葱表皮细胞构造图

2.课件出示洋葱表皮细胞构造图。

3.师小结: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洋葱的表皮并不是像用肉眼看到的那样,仅仅是一层近似透明的薄膜,而是由很多小格子构成的。

这些小格子是细长的,两头比较尖,一排排的,排列得很整齐、很紧密。

这些小格子叫做细胞。

(板书课题)每一个小格子是一个细胞。

4.问:

你对细胞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预设1:

细胞由四部分构成:

周围是细胞壁和细胞膜,中间有细胞核,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是细胞质。

细胞很小,用肉眼看不见,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大约放大了××倍,一小片洋葱表皮由很多很多细胞构成。

预设2:

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的它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预设3:

我知道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

5.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1)课件出示一幅通过显微镜拍摄的叶的纵切照片。

观察:

指出哪些是细胞?

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叶细胞的大小相同吗?

哪个部位的细胞比较大?

哪个部位的细胞比较小?

(2)课件出示根的纵切图。

观察:

这是一幅在显微镜下拍摄的根尖纵切的照片。

根是由什么构成的?

指出哪是根的细胞?

根细胞的形状、大小相同吗?

(3)观察茎的横切:

出示茎的横切图。

观察:

这是一幅在显微镜下拍摄的幼茎横切照片。

这是茎的表皮部分,这是茎内的导管部分。

茎是由什么构成的?

指出哪是茎的细胞?

茎的细胞形状、大小相同吗?

哪个部位的细胞比较大?

哪个部位的细胞比较小?

(4)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观察,我们知道植物的根、茎、叶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各部分的细胞有大有小,形状不尽相同。

5.指导学生认识动物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1)出示投影片——蝾螈的表皮细胞,蟾蜍的卵细胞,人的血细胞、骨细胞、口腔粘膜细胞和神经细胞。

(2)讲解:

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这是两栖动物蝾螈的表皮细胞、蟾蜍的卵细胞,这是人的血细胞(红血球)、骨细胞、口腔粘膜细胞和位于脑和脊髓中的神经细胞。

(3)观察:

这6种细胞分别是什么样的?

哪种细胞比较大

(4)教师小结:

通过观察,可以知道人和动物的身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各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不同。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小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细胞模型。

2.展示交流作品。

3.查阅资料,了解细胞是怎样生活的,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填一填。

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英国科学家()最早观察到的。

五、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

2.师生总结关于细胞的知识: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小单位。

每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有生、有死,能生长、能繁殖,需要不断吸收营养,也要不断向外排出废物。

有些低等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大部分生物由很多很多细胞构成。

生物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都与细胞有关系。

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就是各部分的细胞不断长大的过程;如果人的某个部位的细胞大量坏死了,这个部位的机能就会丧失了。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以课件的展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秘密的欲望。

借助小组活动和信息的交流,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去探索研究,让他们体验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2)从本节课来看,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学生能独立思考,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

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培养。

2.使用建议:

(1)探索活动中,教师随时巡视指导,帮助他们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

避免有的小组观察目的不明确,活动没有实效,在学生实验探索后,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充分地、独立地思考,并把思考的结果充分表达出来。

通过讨论,学生的探索结果得到了交流和相互的启发提高,学生才能更充分的汇报。

(2)在实践的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灵活的指导,鼓励学生不断深入开拓,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在教学本课时,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认真的观察搜集相关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