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883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13.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13.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13.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13.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PPT课件下载推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13.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PPT课件下载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PPT课件下载推荐.ppt(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PPT课件下载推荐.ppt

是银行用于贷放的重要资金来源。

(2)定期存款:

指那些在确定的到期期限后才准提取的存款。

存入的是近期暂不支用和作为价值储存的款项。

定期存款期限较长,到期前一般不能提取,所以银行给予较高的利息。

20世纪60年代以来,银行为了更广泛地吸收存款,推出了“可转让”的定期存单,这种存单于到期日前可在货币市场上转让买卖。

(3)储蓄存款:

主要是针对居民个人积蓄货币之需所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

通常由银行发给存户存折。

一般不能据此签发支票,支用时只能提取现金或转入存户的活期存款账户。

储蓄存款定期居多,但无论定期、活期,都支付利息,只是利率高低有别。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储蓄的地位十分突出。

理财产品理财产品这种产品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来的资金根据合同约定购买相关的金融产品,并将所获的投资收益分配给投资人。

银行理财产品大致分为债券型理财产品、信托型理财产品、挂钩型理财产品及QDII型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人须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

在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一直计入表外业务,不在存款准备金政策管理范围之内。

其他负债业务其他负债业务

(1)从中央银行借款:

商业银行资金不足,必要时可向中央银行借款。

目的在于缓解商业银行本身资金的暂时不足,而非用来盈利。

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再贴现,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再转卖给中央银行;

二是直接借款,用自己持有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取得抵押贷款。

(2)银行同业拆借:

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

借入资金的银行主要是用以解决本身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一般均为短期的。

同业拆借的利率水平一般较低。

(3)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国际货币市场上通过办理定期存款,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出售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以及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这种方式利于获得资金,又同时是易受冲击的脆弱环节。

(4)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

在为客户办理转账结算等业务过程中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

从任一时点上看,总会有那么一些处于结算过程之中的资金,构成商业银行可资运用的资金来源。

(5)发行金融债券:

自1985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面向社会发行金融债券,为指定用途筹集资金。

资产业务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

除了库存现金(用于客户提取)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用于转账结算和法定准备金要求),还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3.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贴现贴现购买票据的业务叫贴现。

办理贴现业务时,银行向客户收取一定的利息,称为贴现利息或折扣。

具体计算式:

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的买卖,但实际上是信用业务。

贷款及其种类贷款及其种类贷款又称放款,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定归还期限的业务。

贷款在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的比重一般占首位。

种类:

(1)按贷款有否抵押品:

抵押贷款与信用贷款。

(2)按贷款对象:

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3)按贷款期限:

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4)按还款方式:

一次偿还的贷款和分期偿还的贷款。

“真实票据真实票据”原则原则又称商业贷款理论,是西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一个古老原则。

其基本要求是贷款应以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票据为根据。

理论基础及其缺陷这一原则已被弃用。

证券投资证券投资证券投资是指商业银行以其资金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

目的一般是为了增加收益和增加资产的流动性。

因此,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是信用可靠、风险较小、流动性较强的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的证券。

与贷款业务比较,证券投资业务便于银行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动灵活调度资金。

对证券投资的限制,目的在于:

一是保持银行业的稳定性,力求防止股市波动和对特定企业过度融资所带来的风险;

二是防止垄断。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中间业务,也称无风险业务。

最常见的是传统的汇兑、信用证、代收、代客买卖等。

承兑业务也可归入这一类。

表外业务是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又包括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如互换、期权、期货、远期利率协议、票据发行便利、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等。

13.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从发展规模看,不少西方国家大银行的表外业务量已大大超过其表内业务量;

从收益看,不少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远远超过其表内业务收入。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有风险的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不大,比如,银行理财产品。

表外有风险业务的出现,给银行业带来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其收益与竞争能力。

但是与之俱来的高风险也必须重视。

汇兑业务汇兑业务汇兑,也称汇款,是客户以现款交付银行,由银行把款项支付给异地受款人的一种业务。

可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形式。

在当今银行业务广泛使用电子技术的情况下,大笔资金基本上都是通过电子资金调拨系统处理。

信用证业务信用证业务信用证业务是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

现在广泛开展的为商品信用证业务。

商品信用证是银行应客户购货单位的要求,按其所指定的条件开给销货单位的一种保证付款的凭证。

这种业务在异地采购,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承兑业务承兑业务承兑是银行为客户开出的汇票或票据签章承诺,保证到期一定付款的业务。

银行经办承兑业务,实际上是以其自身的信用来加固客户的信用。

为此,银行要向客户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承兑业务的开展促进了票据流通范围的扩大信托业务信托业务信托,是指接受他人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和处理经济事务的行为。

银行信托是银行作为受托人,按客户(委托人)的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处理有关钱财方面的事项。

信托业务种类极多、范围极广,需要专门的知识、广泛的信息和丰富的经验。

各国经营这种业务的银行,大多须经政府批准并在有关管理规定范围内活动。

银行卡业务银行卡业务银行卡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智能卡等。

是银行业务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使银行业务有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1)信用卡:

也称贷记卡,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向资信良好的个人和机构签发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在指定的特约商户购物或获得服务。

是银行卡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2)支票卡:

又称支票保证卡,是供客户签发支票时证明其身份的卡片。

卡片载明了客户的账号、签名和有效期限。

(3)记账卡:

是一种可以在与银行电子计算机总机相连的各种终端机上使用的塑料卡。

记账卡不同于信用卡,不能获得银行授信。

我国现在普遍发展的“借记卡”属于这一类。

(4)智能卡:

主要的一种叫灵光卡,又叫记忆卡。

卡上带有微型集成电路处理器,具有自动计算、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可以记忆客户每笔收支和存款余额。

在没有与银行电子计算机联机的终端机的地方也可使用。

智能卡的最大优点是保密性强,使用安全,但造价较高。

商业银行是企业商业银行是企业各国的商业银行都是以经营金融业务获取利润的企业。

拥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本,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活动、照章纳税,并遵从市场经营原则,以营利为核心目标。

利润目标,最具本质意义。

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下,追求利润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

自然也难以避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之间产生矛盾。

对金融业普遍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监督管理。

13.4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三条原则:

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三原则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

一般说来,安全性与流动性是正相关的,但它们与盈利性往往有矛盾。

对此,只能从现实出发,统一协调,寻求最佳的均衡点。

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演变过程。

1.资产管理理论:

是商业银行最传统的管理思路。

在资产管理中,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经历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即真实票据论;

(2)可转换性理论(通过持有短期国库券和流动性较强的其他证券保持流动性);

(3)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理论:

是在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

负债管理的核心思想:

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

负债管理存在的明显缺陷:

(1)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2)增加了经营风险;

(3)往往会使银行忽视自身资本的补充,从而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人们日益认识到,能将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的组合推进到更为协调合理、更为有效率的管理,应该是对资产和负债并重的、综合性的管理。

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并作对应分析,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达到合理搭配。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不仅对商业银行极为重要,对所有金融中介机构也同样重要。

资产、负债以及两者的综合管理都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的风险日益增大。

原因:

金融自由化;

现代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加上经济全球化趋势,使金融风险的扩散速度加快。

近20年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备受关注并在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管理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管理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风险实际是无处逃避和躲藏的,而且跌宕起伏的金融环境其实给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专业人士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成功的关键是学会驾驭与管理金融风险。

在驾驭风险中,金融机构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高超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显得特别重要。

风险管理的含义风险管理的含义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可理解为未来出现坏结果(如损失)的可能性。

所以,风险管理是一种“事前的”管理,即属于投资决策的环节。

不仅是事前,风险管理也要延伸到资金投放的过程之中。

对风险的正确理解应是收益可能性与损失可能性两个方面的统一。

在收益可能性的基础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风险升水风险升水,它与风险溢价、风险价值、风险收益、风险报酬、风险酬金等为同义语。

风险升水以公式可表示为:

风险升水风险升水=有风险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有风险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投资的预期收无风险投资的预期收益率益率对风险升水的追求构成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现代的投资理念是以风险承担换取风险收益。

对于风险的度量、衡量已有科学的、精确的方法,相应地发展了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的种种策略和金融工具。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现代的风险管理才能得以形成。

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别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别2004年新的巴塞尔协议将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类风险和其他风险。

信用风险:

是最主要风险,指银行的客户或交易对手无力履约的风险。

市场风险:

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一些重要变量(如利率、汇率、股价等)的变动而导致银行的头寸面临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

是指银行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缺陷以及公司治理机制失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