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部编语文全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九上部编语文全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部编语文全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
1.凭借阅读经验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基本结构或情节发展脉络,理清线索,能概括小说艺术构思上的巧妙精要。
2.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精美传神的语言,能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的分析,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式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从蕴含在人物形象中的思想探究并理解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丰富情感体验。
4.了解缩写及其注意事项并强化训练,培养整体把握文章要点和思路的能力;
了解“简”的表达方式及其效果,提高概括表达能力。
5.复述曲折的小说情节,简要评价小说人物,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写虚构故事,尝试进行小说创作。
15.我的叔叔于勒
2
16.孤独之旅
写作学习缩写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14故乡
【教学目标】
1.把握主要情节,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及其作用。
2.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分析人物形象,练习片段作文。
4.结合议论、抒情性文字,理解小说主旨。
5.理解对比写法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主要情节,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齐读课题。
设问:
什么是故乡?
师生互动。
师:
故乡是飘零落叶的根,是漂泊游子的归宿。
古人有许多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乡情已积淀为生命的血肉精魂,感人肺腑。
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贺知章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李益有“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马致远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故乡》。
【设计意图】注重与文本内容进行勾连,注重语言表达的优美,注重同类名言诗句的积累,在明确文章标题的同时,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迁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情节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可参见《状元大课堂》P126“字词清单”),按照文章行文的顺序,依据地点的转换,将这篇短篇小说划分为三部分,每部分用一个动词以“故乡”的形式概括大意。
预设: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2)文章每一部分又写了哪些内容?
用自己的话归纳。
回故乡,交代了回乡的时间、回乡的原因、回乡时看到的景物及产生的心情;
在故乡,按照时间顺序,写“我”见到母亲、杨二嫂和闰土;
离故乡,写“我”和母亲在船上的谈话及“我”的感受。
2.分析叙事手法
(1)根据文中人物出场的顺序,找一找课文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少年闰土杨二嫂中年闰土
如果去掉写少年闰土的这一部分内容,文章在时间的衔接上仍然是顺畅的。
写少年闰土这一部分内容,属于什么记叙方式?
插叙。
课件出示:
插叙:
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在不改变全文中心的情况下,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这样的叙述方式叫作插叙。
它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叙述方式。
插叙的作用:
(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2)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3)让文章结构紧凑、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4)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
插叙的方法:
(1)作者直接插进叙述、介绍、说明。
(2)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叙。
(3)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
这样的插叙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把少年闰土的形象写活了。
和后面的中年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反映了农民越来越贫困。
…………
教师小结:
除了插叙的写法外,在小说倒数第六段还写了杨二嫂拿“狗气杀”(一种养鸡的器具)的事,这种在文章结尾部分补充记叙正文人物故事的写法叫补叙,和插叙有同样的作用。
(2)从全文来看,小说运用了哪几种记叙方式,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生讨论作答。
全文是顺叙的叙事手法:
写“我”回故乡迁居的经历,描述那一时代中国人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痛苦。
中间有插叙:
插入少年闰土的内容、杨二嫂还是豆腐西施时的故事。
结尾有补叙:
补写杨二嫂拿“狗气杀”的事情。
小说将几种叙事手法结合起来,让“现实”和“回忆”穿插交织,将几十年的人与事压缩在十几天中,使小说情节凝练,结构紧凑,内容翔实,同时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小说主题。
【设计意图】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
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理清线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章内容,为进一步解读文章做铺垫。
设计讲解小说叙事方式的作用,是考虑本文同时运用了插叙和补叙的叙事手法,便于学生比较学习,习得写作方法。
三、跳读课文,走进故乡
1.品味自然环境
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往往借助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请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概括其特点,体会作者在自然环境描写中蕴含的深情。
(1)记忆中故乡的神奇景象。
第12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句话描写“我”记忆中故乡的美丽画面,充满画意,色彩极为鲜明而又纯净、生机勃勃,写出了作者对于故乡的美好印象,也由此衬托出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
(2)现实中故乡的萧索景象。
第2、6段,写“我”渐近故乡,看到深冬时节阴晦的天气、萧索的荒村、枯草的断茎,寥寥数笔,便画出了一幅冷涩的故乡风景图,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篇奠定了暗淡的基调。
(3)理想中故乡的美丽景象。
第88段,“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结尾再现故乡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和憧憬。
2.赏析社会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的描写范围可大可小,大到整个社会、时代,小到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
寻读课文,找出文中交代社会环境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1)“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这里可见当时“我”家的家境好,与现在卖屋迁居形成对比。
而闰土家那时的经济状况虽不算好,但也还过得去。
(2)“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这里点明了当时农民受到的多重压迫,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3.讨论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分小组讨论。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衬托了人物形象。
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现实中的故乡每况愈下,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经济凋敝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小说主题。
【设计意图】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设计这一板块,目的是让学生注意文中的环境描写,感知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乡》这篇短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对小说中插叙、补叙的记叙方式及作用有了进一步了解,学习了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小说中最吸引你的人物是谁?
你对他的言行举止作何评判?
这将是我们接下来的学习重点。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1.学习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练习片段作文。
一、复习导入,再读故乡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文中的环境描写对《故乡》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我们将借助文中形神毕肖的人物,进一步认识“故乡”。
二、品读课文,认识故乡
(一)杨二嫂的形象
1.找出描写杨二嫂的片段
同学们,阅读《故乡》后,我们都认为那个像圆规一样的杨二嫂特别好笑。
品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杨二嫂的句子,对照图表,分析杨二嫂的性格特点。
“我”孩提时代的豆腐西施
“我”眼前的“圆规”
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外貌描写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语言描写
“哈!
这模样了!
胡子这么长了!
”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动作描写
“阿呀阿呀,……”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神态描写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1)“哈!
”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这是语言描写,先声夺人,尖刻泼辣的杨二嫂跃然纸上。
(2)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是外貌描写,“薄嘴唇”,说明她能说会道,“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站姿不自然,又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实际上早已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做人的骄傲,但又希望别人看得起她,尊重她。
展现了一个可笑又可怜的小市民形象。
(3)“阿呀阿呀,……”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这是精准的动作描写,画出了一个爱贪小便宜的粗鄙市侩形象。
从同学们的分析中,年轻的杨二嫂与眼前的杨二嫂性格有什么不同?
我们可以把杨二嫂归为哪一类人?
年轻的杨二嫂是一个青春貌美、生活无忧、自食其力的小生意人。
眼前的杨二嫂是一个尖酸刻薄、搬弄是非、自私自利、爱贪小便宜的辛苦恣睢的小市民。
她生活辛苦,为了眼前一点小小的既得利益,拿、借、偷、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无所不用,手段层出不穷,充分暴露了自私自利的人性,夸张可笑的自导自演让人无奈又心酸。
2.讨论杨二嫂变化的原因
在“我”离开故乡的二十余年里,是什么原因导致杨二嫂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的劣根性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3.讨论杨二嫂这一形象的作用
小说设计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揭示人性的丑恶;
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农村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萧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设计意图】杨二嫂是一个小市民的典型代表。
她的语言、动作、圆规的外形,极富特色。
这个人物初读可笑,赏析后“哀其不幸”,让学生从她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