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440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文档格式.docx

《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文档格式.docx

市区的街道上有许多路段还挡着隔离板,说是在修建地铁2号线,还有铺设供暖管道也在破路施工。

不过这些道路混乱的现象都是暂时的,施工过后,相信哈尔滨将会变得更加靓丽,更加便利人们的出行。

哈尔滨名字的由来:

哈尔滨是一个依傍着松花江形成的城市。

哈尔滨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要以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的说法为多,这也说明了这里曾经是满族先民打渔晒网,繁衍生息的地方。

我国的东北地区,特别是吉林和黑龙江地区从古到今一直是地广人稀,荒无人烟的地方。

清朝统治初期,他们害怕破坏了清朝的“龙脉”,严禁各省人民到山海关外对东北地区进行开垦。

1900年以后,随着沙俄的扩张,为了保住东北地区不被沙俄侵占,清政府才允许汉人出关,开垦关东地区,戍边守土。

这就是史上的“闯关东”的由来。

那些闯关东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北,他们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开荒种田,繁衍生息,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面对东北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引起了沙俄和日本的贪欲,于是他们就发动许多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许多灾难。

而中东铁路的修建就是沙俄侵略东北地区的产物,哈尔滨城市的出现更是沙俄及日本军国主义殖民中国的见证。

中东铁路

以前听说过这个词,但是中东铁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就不得而知了,这次旅游通过参观黑龙江博物馆才算搞明白它的来龙去脉。

没有中东铁路就不会有与众不同的哈尔滨和太阳岛,在此将占用一定的篇幅进行叙述。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要向日本赔款2亿2千万两白银。

清政府财政拮据,于是向俄罗斯借款,俄为了控制中国,成立了专门的银行向中国提供贷款,条件是要在中国修铁路、开矿山、设工厂。

1891年俄国开始修建西伯利亚铁路,就想穿越中国,在中国境内修建铁路,以便对中国进行掠夺。

1896年,李鸿章赴俄祝贺沙皇加冕,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也就是《中俄密约》,允许俄国修筑“东清铁路”,也就是后来改名的“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主干线西起满洲里入境,经过海拉尔、扎兰屯、昂昂溪、齐齐哈尔、哈尔滨直至绥芬河出境,

长1486公里;

支线从哈尔滨向南经长春、沈阳直到旅顺口,长940多公里。

干线和支线总长2437公里,呈T字形分布在东北地区。

这些在中国境内的铁路,其路权属于俄国,铁路轨距为1524毫米的宽轨,与俄国的铁路轨距相同。

中东铁路是西伯利亚铁路从赤塔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在中国境内的一部分。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中东铁路从长春到大连的南段被日军占领,称南满铁路,铁路轨距改为1435毫米。

长春以北铁路称为北满铁路,由中俄共管。

俄日两国分别在南北满铁路设立了守备队,日本的铁路守备队就是关东军的前身。

沙俄(包括苏联)和日本利用这条铁路掠夺了东北地区无数的资源和财富。

1928年,日本人利用铁路炸死了张作霖;

1931年,日本人同样利用铁路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华的序幕。

到了1935年苏联把北满铁路以1亿4千万卖给了伪满洲国。

1945年,苏军占领东北,苏联租赁了中东铁路和旅顺不冻港,将中东铁路改为中国长春铁路。

1949年新中国解放后将中东铁路划分为滨州线、滨绥线、哈大线三条铁路。

因此说,中东铁路是沙俄和日本侵华的工具,是一条殖民的铁路,是一条中国人耻辱的铁路。

哈尔滨城市的形成

沙俄取得了在中国境内修建中东铁路的权益以后,便向清政府租借了道里区和太阳岛,然后大量向这里移民,1917年在哈尔滨定居的俄国人就有10万人。

许多西方国家也都在此设立了领事馆,有将近20万外国侨民聚集在这里,远远超过了当地中国居民的人数。

俄国人还在这里开办工厂和食品加工厂,建设了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物和街道,把哈尔滨当成了他们自己的家园,在中国的土地上过起了俄国贵族式的生活。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以后,有很大一部分贵族、官绅、东正教教士和反对苏共的不同政见分子为了躲避革命逃亡到哈尔滨了。

二战胜利后,苏军进入哈尔滨,对这些俄侨进行了大清洗,杀了大批的白俄和苏维埃的政敌,还遣送了一大批侨民回国,经过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便所剩无几了。

1954年,中苏关系恶化,最后一批侨民离开哈尔滨,只剩下不足千人留了下来。

俄国人走了,俄国人的建筑和习俗却留了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为哈尔滨打上了深深殖民地的烙印。

来到哈尔滨的第二天就开始了游览。

游览的景点是松花江和太阳岛。

太阳岛

太阳岛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AAAAA级旅游景点。

太阳岛是哈尔滨松花江中的一个面积挺大的河心岛。

要比湘江的橘子洲头大出许多。

太阳岛是从满语“鳊花鱼”的音译演变过来的。

松花江南岸沿江都是公园,有九站公园、斯大林公园、防洪纪念塔。

现在国内的城市都在注重打造城市的休闲娱乐功能,凡是傍江依河的城市都把市区沿江河地段修建打造成休闲式公园,供市民休闲和游人赏玩。

我们这些公园中穿梭而过,欣赏着松花江的景色,寻找着去太阳岛的渡轮码头。

在松花江南岸沿江公园地带设有许多渡轮码头,便于人们乘游轮过江到太阳岛上去游玩。

渡轮的票价视游船的大小和豪华程度不等。

坐上渡轮可以看见沿江两岸的楼房建筑,可以看见好几座造型不同的过江大桥,还可以看见高高悬吊在空中的过江索道,乘船没用十几分钟就渡过了松花江。

踏上太阳岛,飘来的是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的歌声,与到三亚天涯海角所听到《请到天涯海角来》的歌曲一样,对太阳岛的好感悠然而生。

太阳岛风景区夏季门票30元一位,六十岁至七十岁半票,七十岁以上免票。

太阳岛景区范围很大,景点很多,绝大多数都是近二十年人工修建的,岛内的风景不是很值得看的,感觉到它只是适哈尔滨市民们散步、野餐和休闲,对外地游客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景色。

要想对整个景区浏览一遍是要耗费很长时间的,也没有那个必要,只要挑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点看看就足以了却“来到了太阳岛上”的心愿了。

太阳岛的主要景点有太阳门、太阳石、天鹅湖、松鼠岛、花卉园、冰雕艺术馆、太阳瀑布、抗联纪念馆、俄罗斯风情园等处。

可根据自己的时间把握游玩的景点数量。

太阳门、太阳石

是公园的正门,是在景区东入口处,耸立着一块高大的石头就叫太阳石,上面有赵朴初题写的刚进有力的太阳岛三个大字,太阳石的后门就是太阳门,好像是汉白玉雕筑的造型美观的一组拱门,是一大四小拱形门相连组成的,东西轴向,这样可以接受日出日落的光辉,其创意是太阳的窗户。

从太阳门进去,就可以信马由缰顺着道路四处游看了。

冰雕艺术馆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室内冰雪艺术场馆。

门票140元,还有棉衣租赁费20元,滑梯10元,价格不菲。

北方人见过室外的冰雕艺术就不要花这个钱了。

花卉园

内有牡丹、芍药等40余种花卉,园内芳草萋萋,柳绿花红,碧水蓝天。

是女人拍照的好地方,不少人不顾警示牌的告诫,踏入花丛之中拍照,惹得看护保安喝喊声不断,往复驱赶游客,疲于奔命。

在整个太阳岛上,灌木丛生,鸟鸣清脆,宛如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一般。

游走其间,悠闲自得,甚是惬意。

天鹅湖

1条木桥栈道,曲绕在满是芦苇水草之中,水面上散落着黑天鹅、大天鹅、鸳鸯、鸿雁等水禽,它们或游弋水面,或栖息湖岸边,我有幸拍照到两只天鹅亲吻组成一个心状的图片。

在我的印象中,天鹅应是候鸟,这里的天鹅却是常年栖息于此,看起来只要有吃有喝,就可以安居乐业不必东奔西跑了。

太阳瀑布

是一个长132米,高7米的人工瀑布,有些呆板,没感到雄伟。

瀑布水帘后面是山洞长廊,仿卡斯特溶洞,人造钟乳石。

抗联纪念馆、俄罗斯风情园等因为时间关系就没有进去细看。

午餐吃的是自己带的水果和面包等食品。

从太阳岛乘船回到松花江南岸,位置正好处在防洪纪念塔附近,于是,又是一番拍照留影,然后回家。

感想:

在太阳岛游玩了四个多小时,给我的感觉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如果是做为市民休闲,它是一个绝好的去处,对外地游客而言,太阳岛上有欣赏价值的景点不多,五A级标准有点言过了,给个三A两A的足矣。

第一天的游玩结束,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回到朋友家呢。

明天的行程是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苏联红军纪念塔和逛商店。

中央大街

1898年,在建设中东铁路的时,沙俄租借了太阳岛和道里区,同时开始建设太阳岛和中央大街。

哈尔滨的道里区和道外区是以滨州铁路桥划分的,铁路桥以东是道外区,铁路桥以西是道里区,道里区是哈尔滨市的中心城区,中央大街位于道里区,更是道里区的中心街道。

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有三里路,路宽有30米,被誉为哈尔滨第一街。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繁华的街道,大街两旁商店、饭店、舞厅、影院、餐馆、酒吧林立,很多店铺都是俄罗斯名字,像什么安德烈维奇的店、彼得商城、塔道斯西餐厅、安德鲁工艺品处处可见。

大街上的建筑都是西方风格的,房顶有圆的,有尖的,看XX介绍这叫巴洛克式建筑,我觉得就跟俄罗斯的建筑一个样。

中央大街是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它的路面都是用巴掌大的花岗岩石块铺砌而成,很有特色。

走在中央大街上,仿佛置身于国外,大有来到异国他乡的感觉。

索菲亚教堂

位于哈尔滨道里区的市中心位置,离中央大街不远,是哈尔滨标志性建筑,建于1907年。

索菲亚教堂是沙俄为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团师修建中东铁路而建立的随军教堂,属于东正教教堂。

索菲亚教堂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的建筑,主楼顶是圆形,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气势恢宏,精美绝伦。

高耸入云的金色十字架与红砖绿顶相辉映,显示出教堂威严和气势。

教堂前有很大的广场,游人如织。

进入教堂里面成人20元一位。

本人只是在外面观赏拍照,没有进入教堂,里面的情况不得而知。

索菲亚教堂又是一处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物证。

它1960年被关闭,做为百货公司的仓库之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1997年重修,教堂的功能没有了,现在是哈尔滨建筑艺术馆,供游人游览参观。

苏联红军纪念塔

苏联红军纪念塔位于哈尔滨南岗区博物馆广场西侧,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以后,迅速在东北的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旅顺等地修建了许多苏军纪念碑,用来纪念对日作战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

哈尔滨苏军纪念碑所在的原车站街也因为纪念碑的修建而得名为“红军街”。

1977年叶利钦访问哈尔滨时还到这里进行了悼念。

说起苏军出兵东北,有很多历史旧账值得重新提起。

1945年8月9日,苏联在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前一周出兵我国的东北,条件是要盟国承认蒙古独立,并租借旅顺大连港。

估计当时的中国政府(国民政府)是同意了苏联的要求,不然苏联得不到好处是不会出兵东北的。

苏联出兵东北以后,疯狂地掠夺东北的重工业材料,肆意抢劫、强奸、屠杀中国平民,军纪极差,所作所为比日本关东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东北松东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卢冬生就是因为制止抢劫被苏军士兵枪杀的。

司令员尚且被杀,平民百姓的处境可想而知。

在抗战胜利之时,东北的工业规模位居亚洲第一,铁路占全国里程的一半,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0%。

苏军占领不到半年,就将东北三省的重要工业设备和物质全部掠走,致使沈阳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