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3三年级下美术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38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3三年级下美术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浙美版3三年级下美术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浙美版3三年级下美术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浙美版3三年级下美术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浙美版3三年级下美术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美版3三年级下美术教案.doc

《浙美版3三年级下美术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3三年级下美术教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美版3三年级下美术教案.doc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三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陈霖 时间:

2017年2月22日

课题

1灯彩辉映

总课时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

难点:

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教学准备

(学生)设计彩灯的工具材料。

(教师)彩灯、范作、图片、录像等。

教学过程

1、猜谜引入,吸引注意。

(1)教师出示谜语(有关大公鸡或莲花等)。

(2)学生猜后,结合谜语文字出示彩灯让学生观察。

(3)引出课题:

灯彩辉映。

2、观看录像,走向生活。

(1)观看各种各样的彩灯及灯彩辉映的热闹场面。

(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3)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彩灯的造型特点及蕴含的含意。

(4)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加强体验。

(1)学生欣赏范作。

(2)讨论范作:

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等。

(3)教师小结。

4、探讨做法,学生实践。

(1)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灯型设计。

(2)创作建议:

可同桌或小组合作设计;选用各种合适的材料制作;设计的彩灯要观赏性强、漂亮、有趣。

(3)学生进行制作。

5、作业讲评,课外拓展。

(1)师生共同评价作业。

(2)参观有关灯展,同时查找有关彩灯的资料。

教学反思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三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陈霖 时间:

2017年3月1日

课题

2台灯造型设计

总课时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难点:

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根据教材提示就地取材的废弃物品。

(教师)台灯实物,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1.认识材料。

(1)说说各组准备的各种材料。

(2)动手感受:

材料还可以变出新形态吗?

(3)揭示课题:

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设计台灯。

2.造型游戏。

(1)出示“我的台灯”,提问:

根据台灯各部分的形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进行大胆的“实物替换”。

(2)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如何利用所带废弃物的不同形态组合台灯?

解决:

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连接?

怎样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让台灯稳稳的站住?

(3)邀请有不同构思的小组汇报并演示让台灯站稳的方法。

(4)教师演示另类创意:

利用同一种废弃物重复组合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如利用铁丝或细木棒等材料的特征捆扎成球状、圆柱体或不规则形),引导学生联想可以应用于台灯设计的哪些部位。

3.创意小细节。

(1)教师变出多个台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局部小创意的制作方法(剪、镂空、粘贴、缠绕、镶嵌等)

(2)结合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美化细节的小创意。

4.学生创作。

(1)要求:

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让台灯站起来并表现出细节的美。

(2)注意:

制作中注意安全和教室的卫生。

5.互动交流。

(1)交流各组作品最满意的地方。

(2)说说制作中觉得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6.拓展延伸。

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材料制作出更有创意的台灯。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三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陈霖 时间:

2017年3月8日

课题

3巧折巧剪

总课时数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懂得剪纸的阴剪、阳剪技法和综合法,知道剪纸的基本纹样。

2.学习着剪的基本方法,设计制作一个鱼纹样的剪纸作品。

3.通过剪纸练习,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体验剪纸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剪纸的基本技法及阴剪和阳剪的组合等。

难点:

通过对称图形,利用各种纹样构思和制作鱼的剪纸作品。

教学准备

教具:

剪刀、彩纸、PPT

学具:

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过年贴窗花引出剪纸。

T:

“每逢过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增加过年的气氛?

2.剪纸的起源

T:

“剪纸最早起源于中国,在远古年代,我国人民就在装饰品上进行类似剪纸的雕刻。

二.PPT了解剪纸的特点

“你们觉得剪纸作品和绘画作品有什么区别吗?

(夸张、简洁、线条流畅)

三.学习剪纸的三个技法

1讲解阴剪、阳剪

2.图片播放,巩固阴剪、阳剪知识点的区分。

3.图片播放,学生辨别阴剪、阳剪。

四.剪纸的常用纹样(纹样图片)(“福”字剪纸)

五.PPT了解对称剪纸作品,利用对称能让我们更加简便的制作一件精美的剪纸作品。

六.演示制作方法

1折2画3剪4贴

七.剪纸作品欣赏

八.学生制作

“我们舟山即将举行一年一度的渔民文化节,同学们利用这节课的时间制作一个关于鱼的对称剪纸作品,为渔民文化节出一份力。

要求:

1.运用阴剪、阳剪或者综合法剪出一幅对称剪纸作品。

2.适当添加剪纸纹样,使画面更好看。

3.剪完后,黏贴在卡纸上展示。

九.学生制作,师指导

十.作品展示

十一、总结拓展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三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陈霖 时间:

2017年3月15日

课题

4、绿色家园

总课时数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学会用绿色装扮家园、社区。

2.能力目标:

学习用折剪纸的方法,表现各种树的外形,感受不同树的造型美感。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爱绿护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和学习折剪纸材树,培养学生有爱绿护绿的兴趣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难点:

掌握折剪树的各种具体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山林绿化、绿色家园的摄影图片,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教师)收集有关绿化家园的图片、海报制作成课件,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1)看图讲故事,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的,问问同学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家,最后出示小鸟的家,请同学猛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小鸟的家是怎么样的

课件展示小鸟现在生活的场景,教师述说小鸟成长的故事,五年前小鸟的家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树木生长茂盛小鸟和他的家人幸福的生活在这片美丽的森林里。

但是现在小鸟的家变了,因为人类的乱砍乱伐现在森林没了,剩下的只有木桩和满地黄沙。

小鸟很伤心。

请同学说说听了故事的感受。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清同学们都为我们的绿化出一份力。

课件展示与学生课前收集的绿色家园摄影图片欣赏相结合,直观感受绿色的美。

请学生讲讲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了解植树绿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说说植树节的由来及时间。

提问:

3月12日是什么节日?

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

(3)揭示课题《绿化家园》。

2.探究新知,学习对称剪方法。

(1)教师出示一张绿色的纸,提出问题:

一张彩纸怎样才能变成一棵树,用什么办法?

(2)学生得出结论:

以彩纸做材料,用折、剪等方法,可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

(3)教师示范用对折法剪“树”。

强调先沿对称轴画半棵树,再剪。

(4)学生试着剪纸。

(5)认识不同树的外形特征。

看课件《各种各样的树》,说说你能识别哪些树木,说出他们的外形特征。

(6)分组讨论:

剪纸的树形可以有哪些变化?

(7)小结。

3.学习用四连折法剪树。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集体创作纸贴画《美丽的大森林》。

(1)创设情境:

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图片。

(2)学生分组,集体创作用折剪方法剪树,然后粘贴在黑板上或长卷纸上,组合成美丽的大森林。

教师巡回辅导。

5.作业展示,互相评价。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三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陈霖 时间:

2017年3月22日

课题

5、生动的表情

总课时数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各种表情,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

2、欣赏运用各种方式表现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对人物表情的感性认识,以及懂得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3、尝试不同工具、材料和表现过程,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尝试用不同形式来表现人物的表情神态。

难点:

人物表情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夸张表现。

教学准备

(学生)水彩笔、签字笔、记号笔等。

(教师)课件、各种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水彩笔、签字笔、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安定情绪,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2、听音表演。

听一听:

大笑、嚎叫、叹气、哭泣等声音。

演一演:

根据声音做出表情,并谈谈感受。

教师用数码相机拍下学生的各种表情。

3、感知引趣。

①播放刚拍的数码相片,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及图片资料等。

让学生直观人物基本的面部表情。

揭题——《生动的表情》。

②引导观察人物的表情特征,课件展示人物由远及近面部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不同人物面部的眉、眼、嘴等主要表情特征。

③欣赏艺术家作品中的人物面部表情的表现方法。

④欣赏儿童线描写生作品,与真实的学生图片进行对照。

分析如何用明晰夸张、想象的艺术形式表现人物的眉发、眼睛、嘴巴等主要特征。

4、尝试探趣。

以两人为一组,把学生分成各个合作小组。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大胆自由的线描写生。

教师巡视中给予鼓励与及时提示。

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太小、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的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采用整体评价的形式表扬优点,点出存在的问题。

并提些建设性的建议。

评价点主要放在构图是否合理、造型是否准确、线条是否肯定流畅上。

课后请学生选择搜寻各种表现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三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陈霖 时间:

2017年3月29日

课题

6、我们爱劳动

总课时数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

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教学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揭题。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书中作品《夯歌》、《拾穗》,设问:

欣赏了这两张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课题《我们爱劳动》。

   2.讨论研究。

   

(1)欣赏书中第5页的4幅示范图,小组内讨论:

画中的劳动者是怎样的动态?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