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299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2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2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2Word格式.docx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望岳》和《春望》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

对,是杜甫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杜甫的诗歌。

二、简介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杜甫:

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

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

这些诗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三、诗体介绍(参考)

1.介绍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

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

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介绍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

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

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

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

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四、朗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五、阅读赏析

探究一:

两首诗歌中,诗人分别“望”见了哪些景物?

学生探讨,回答。

教师总结:

《望岳》

修改部分

第一课时

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

“造化”两句是近望;

“荡胸”两句是仰望;

“会当”两句是俯视(是想象)。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样呢?

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

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

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写春望所见:

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

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

“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

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

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探究二:

两首诗歌中,由望见的景物,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回答

首句“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表现了诗人向往之至,亟欲一登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本诗由“望”而“赞”,再现了泰山的高峻雄伟,表现了诗人青年时代蓬勃朝气与非凡的胸襟。

后两句充分表达了青年杜甫虽考场失意,仍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

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

“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

探究三:

是什么造成杜甫在诗歌中表现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为什么杜甫先后的诗歌在情感上有这样大的反差?

翻开唐朝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的命运及其诗歌创作和唐代的社会变动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五岁,在这段时间中,诗人过着闲适安逸的生活。

父亲在朝为官,(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虽然官职微小,但足够全家衣食无忧。

这时候的社会处于相对安定中。

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歌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作者的诗歌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综合来说,这首诗歌如此积极向上,有下面三方面原因:

1、唐朝盛世。

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然而,之后的社会动荡,诗人父亲的去世,给诗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无所着落的生活,迫使诗人迁居长安,求仕于朝廷。

诗人的生活开始穷困潦倒。

几年后的“安史之乱”,使诗人又经乱离之苦,险贼长安,体味了沧海桑田的巨变给人民心灵带来的创伤。

从此,诗人转徙流宕,漂泊西南,终至穷愁而死。

这首《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初期。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

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

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六、布置作业

1.默写《望岳》《春望》。

2.预习《石壕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石壕吏》。

了解背景;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

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

背诵全诗。

一、导入

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道的。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

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第一段:

石壕吏(hǎo)暮:

傍晚。

逾(yú

)走(古今异义):

跑。

行:

走。

(2)第二段:

呼:

大声吆喝。

怒:

凶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