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研修整合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21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与研修整合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与研修整合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与研修整合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与研修整合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与研修整合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心得体会.doc

《网络与研修整合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与研修整合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心得体会.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与研修整合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心得体会.doc

网络与研修整合培训项目集中培训心得体会

扯乐完小:

李永坤

在师宗县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中心的安排组织下,聘请了了4位专家经过两天的培训,学得很多,受益非浅,现将本次所获谈谈个人心得体会: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地方。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主要是经过课堂教学和在课堂内自主的学习获得的。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研究所教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师是施教者。

因此,教师要想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首先就要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

教师要从整体上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一般特点和个别差异。

学生要求独立,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很强,他们讨厌教师和家长再把他们当做“孩子”看待。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尊重他们,爱护他们积极的一面,又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他们积极思维,使他们沿正确的方向发展。

即使学生错了也不要当众批评,而是善意地提醒,或偷偷指出,让其走上正确的道路。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迅速地转化为现实性。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应多加分析,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例如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教师就给他们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于学习上后进的学生,教师可找一些低难度的题给他们,让他们尝到胜利的滋味,能跟着大家一起走,这样班级的整体水平也就上来了,上课的效果也就显著了。

二、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形成技能和技巧

感知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概念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感知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感知。

在学生感知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他们深刻理解教材,形成科学的概念,从而对所学的东西达到全面的、本质的认识,真正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

学生运用知识,参加实践,可以在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并可以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同时也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比较完全的知识,克服所学知识的片面性。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练习、作业等,为学生形成技能和技巧、运用知识以及参与实践创造条件。

如果学生对教材很熟悉了,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性就比较高,上课的积极性也就不错,那么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

这样,不仅教师感觉教学轻松,学生也会觉得学习轻松,差不多在当堂就可以消化所学的知识,课堂效率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教师要完成培养人的任务,就要按照客观的规律,科学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

我们知道,教师的劳动对象不是物,而是人,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的人。

他们时时都在不断变化,时时都在产生新的问题。

而且每个对象又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教师要具备一种特殊的创造才能,像从事艺术活动一样,而且还要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

这就要求教师要力求精通所任课程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教导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导内容。

这是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学生的学习是无法保证的,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教师不但要掌握本学科的全部教学内容,而且必须具备比较深厚而广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

教育实践证明:

教师的文化知识越丰富越广泛,越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教活,避免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才能指导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才能正确地处理教材,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因此,教师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有一定的深广度外,还要懂得与此邻近的科学知识。

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四、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一)优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备课的基础

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

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掌握本课的重难点。

教师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只是无效劳动而已。

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所以,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教师应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生实际,及时出示重点、难点,并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不会的,抓住思维的主线。

此外,教师还要把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抓住难点展开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备课时要注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应巧妙设疑,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讲课时,恰当地设疑可以给抽象的语言增添催化剂,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

我认为,课堂提问的目的,一是启发学生围绕目标积极思考,有疑即问;二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认真听讲。

所以,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设疑,即把问题设在关键处、疑难处、转折处及规律的探寻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感知、理解、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主动掌握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时不能一味讲、满堂灌,而是通过各实际中的例子,把学生吸引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中去,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转为乐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运用新课程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教与学创造积极条件,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就可以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从而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018年9月1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