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经典导游词颐和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204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对经典导游词颐和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绝对经典导游词颐和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绝对经典导游词颐和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绝对经典导游词颐和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绝对经典导游词颐和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绝对经典导游词颐和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绝对经典导游词颐和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对经典导游词颐和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绝对经典导游词颐和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始建于金代,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15公里,占地面积290公顷。

景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

整个园林分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

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

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区。

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达到“虽为人做,苑如天成”的艺术效果。

早在金代的时候,这处园林既不叫颐和园,也没有这么美,只是一处帝王游猎的天然园囿,当时的山叫金山,上面建有金山行宫,水域叫金海。

元代改山为瓮山,水域为瓮山泊。

明代时这一组山水被称为好山园,已经出现了“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美景。

清代是它的全盛时期,乾隆皇帝为了给其母庆贺六十大寿,不仅拓展湖面,又在山前、山后修建了不少建筑,特别是长廊的修建更是神来之笔。

乾隆皇帝把昆明湖挖成寿桃形,寓意向其母献寿,又把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并把此处园林称为清漪园。

凡事有兴必有衰,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将清漪园、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烧成一片焦土。

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修园林,并改名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

但好景不长,1900年八国联军又一次将颐和园付之一炬,慈禧太后于1903年再次重建,由于财力有限,只恢复了万寿山前的景观。

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对园林进行修缮、保护,颐和园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仁寿殿。

二、仁寿殿

1、庭院内陈设

2、仁寿殿的作用

3、仁寿殿的殿内陈设

4、延年井

在仁寿门前右侧

各位,这是仁寿门,门口有两块太湖石,人称“猪猴石”,据说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被派到这里来为皇家看家护院。

走进人寿门,看到的并不是仁寿殿,迎面是一块高大的太湖石,它是起到一个“障景”的作用。

这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造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起到屏风的作用,避免院内景物一览无余,失去含蓄之感。

刚才我们讲过了,颐和园是集南北园林之大成,故又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作,多次、多处成功地运用了各种造景方法,待会儿我再一一向各位介绍,请各位先随我来。

(仁寿殿院内东南角松树下)

刚才我们看到了门口的那块太湖石,现在请各位再看看院内四周,这里还有四块太湖石,为什么要在这里放些奇形怪状的所谓“太湖石”呢?

首先我先告诉大家何为太湖石。

说起太湖石,大家应该不陌生,在很多园林内都有,它们看起来奇形怪状,满身是洞,或堆成假山或装点景致,只是不太知道它们的名字罢了。

其实,太湖石是产自于江苏无锡的太湖湖底,因其相貌奇特,有“透、瘦、皱、漏”之称,而且产量又少,故被皇家选为稀罕物运来放在园林内起装饰作用。

有些太湖石天生酷似某些人物、动物或祥瑞之物,就更成了人们收藏、寄与某种美好象征的“尤物”。

还记得门口的那块太湖石吧,从背后看去,没什么奇特之处,但要从正面看上去,你便会拍手叫绝,因为这块太湖石就像是一个老寿星,面向仁寿殿,给慈禧太后祝呢,您看像不像?

另外四块太湖石根据其形状,象征一年四季之“春华、秋实、冬枯、夏荣”,这四季石与老寿星被称为“峰虚五老”,象征长寿之意。

再看看院中的这只铜铸的怪兽,人称“四不象”,你看它鹿角、龙头、狮尾、牛蹄,别看它长相怪异,可是本领高强,能避火,又是一种仁义之兽,既是“仁兽”,故在“仁寿”殿前,真是找对了地方!

您也许会问,刚才你说“真是找对了地方”,莫非这“四不象”原来不在此处?

您说的不错,“四不象”原有一对,是乾隆年间铸造的,原来放在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另一只被侵略军所毁,真是令人惋惜。

在大殿前还陈列着铜制的龙、凤、香炉、太平缸等。

特别是龙凤的位置与其它地方的陈设位置不一样。

在古代帝王的宫殿、园林内的龙凤等吉祥物,其陈列方式应该是龙在上,凤在下;

龙在内,凤在外。

在这里却成了“凤在中央、龙陪两旁”的格局,是哪个大胆之人所为?

不是别人,就是在这座大殿内垂帘听政、发号施令的女主人——慈禧皇太后,好象在向人们说:

“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仁寿殿的中间靠左的位置)

这座大殿叫仁寿殿,是帝后们夏天到这里来避暑时,临时处理政事的地方,其功能相当于故宫的乾清宫,等级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

这一区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颐和园内三大区域之一的政治活动区。

在清代的每一处园林内,都设有一座处理朝政的大殿,一般称为勤政殿,以示皇帝在休假娱乐时也不会疏于国事,以示勤政,其实,只不过是懒得跑回故宫处理朝政而已。

清末,慈禧手握大清大权,在故宫养心殿及颐和园勤政殿“垂帘听政”。

天下凡是大权在握的人,通常都不想死,都希望长生不老,故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便将“勤政殿”改为“仁寿殿”取自于《论语》中的“仁者寿”,即施仁政者能长寿的意思。

在大殿内的后壁上,悬挂着“寿协仁符”的大匾,殿内设九龙宝座,御案及众多装饰物。

值的一提的有两处陈设。

首先请各位看一看正对面的大水银镜,上面有不同字体的寿字,共226个,取寿字之“多”的意思。

在镜子的左侧的一辐画卷上有一个很大的“寿”字,背景里有100只蝙蝠,取意“百福捧寿”。

这100只蝙蝠与镜子上的226个寿字寓意为“多福(蝙蝠)多寿(寿字)”真可谓是用心良苦,那么慈禧太后到底是否长命百岁了呢?

慈禧太后一直活到了73岁。

有句古话叫“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活到七十不足为怪,但在当时活七十多岁不能不说是位长寿之人。

是不是那些“福”字呀“寿”字呀保佑了老佛爷呢?

当然不是,这是与老佛爷的饮食起居有规律及日常保养是分不开的。

人吃五谷杂粮,谁能没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没灾?

不过,慈禧太后不怕生病。

她说“有病有灾我能挺,因为我有延年井”。

据说呀,喝延年井的水便是老佛爷长寿的秘诀之一。

那么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延年井沾沾仙气?

好!

各位随我来,我们一起去参观延年井。

(在延年井旁)

各位,这就是延年井,据说有一年慈禧中了暑,久治不愈。

一天睡午觉时梦到了一口井,便派人来挖,果然挖出一口井。

慈禧太后取水喝了一碗,暑气顿消,精神气爽,非常高兴,便封其为“延年井”。

以后慈禧太后经常饮用此水,并用此水沏茶,称为“延年井水沏杯茶,气得大夫满街爬”。

其实,这口延年井的井水为优质矿泉水,确实有利于人体健康。

慈禧对这口井的感情胜过金银珠宝。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从紫禁城跑到颐和园,金银珠宝丝毫未取,只是特意来喝了一碗延年井水,然后就背“井”离乡,带上光绪皇帝匆匆西行了…

好了,讲完了政治活动区,现在我们要去帝后生活区参观一下,首先我们去看一看光绪皇帝在园中居住的地方——玉澜堂,请大家跟我来。

(在仁寿殿后的假山旁)

走到这里,也许有些人已经不耐烦了,会问“导游,您说过颐和园又大又美,3/4都是水,可我们进来以后确是什么门呀,石头呀,大殿,假山呀,水呢?

为什么不带我们去看?

”大家别急,如果进门就是水,您是否会觉得太直截了当了,就会觉得不够“深度”。

其实,这又是一种造园方法,叫“抑景”。

所谓抑景就是先抑后扬,即当各位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便是最想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时。

这里看起来曲径通幽,其实,您再往前走几步,就可以体会到“柳暗花明”的感觉啦!

不信,请各位走走看。

三、湖边美景

1、万寿山

2、昆明湖

3、知春亭

4、文昌阁

5、铜牛

6、廓如亭

7、玉泉山

在昆明湖畔

各位!

现在是否有一种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之喜悦感?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故精美园林非一日之建。

咱们在前面已经讲过,早在金代,这里便是帝王们游猎的场所,当时的万寿山被称为金山,山上,建有金山行宫,供金代帝王游猎时临时过夜居住。

山下的水域在当时称为金海湖。

元代改金山为瓮山,据说是有一老瓮在山上挖出石瓮而闻名,山下的水域被称为瓮山泊。

明代曾把这一组山水称为好山园,并在瓮山南坡建园静寺,改瓮山泊为西湖,当时的景色已经出现了“西湖十景”。

特别是到了清代,盛世国君乾隆皇帝为了给他母亲庆祝60大寿,在此大兴土木,在瓮山的南坡增建了以排云门至佛香阁的中轴建筑群,把这组建筑做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母亲,以示孝顺。

乾隆皇帝还将瓮山改为万寿山,既然山改名了,水自然也要改名,叫什么呢?

据说当年汉武帝曾在都城长安挖“昆明池”操练水军,于是乾隆皇帝效仿先贤,将万寿山下水域挖深,而且拓宽湖面,为日后训练水军之用。

工程结束后将这片水域更名为昆明湖。

现在请大家随我去知春亭,那里是观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位置。

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昆明湖东岸的重要景观及建筑。

(在知春亭外)

这里是观赏颐和园全景的最好的地方,为何称之为知春亭呢?

大家都知道“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说法吧?

但这里不养鸭,怎么才能知道春天的来临呢?

我们的方法是“望柳而知春”。

大家看,这里遍植桃柳,每当春天来临,此处是最先柳绿花红,向人们报春,故名知春亭。

放眼望去,远处群山起伏,古塔耸立,现在我来问一问大家,远处的这座古塔是在颐和园园内呢,还在园外?

远处的山叫玉泉山,盛产优质矿泉水,是专供紫禁城内的皇帝及后妃们饮用的。

远处的古塔叫玉泉山塔,看着在园内,其实是在园外的玉泉山,这种把别处的景色,借来一用的造园方法,称为“借景”。

再看看我们左前方的那个小的岛屿,它叫南湖岛它的南面有三个小岛——凤凰墩、治镜阁和藻鉴堂,象征东海三仙山的蓬莱、方丈和瀛州,它与万寿山遥遥相对,这种造园方法叫“对景”。

连接南湖岛与东岸陆地的桥叫十七孔桥,是仿北京著名的卢沟桥而建,为何要在这里仿卢沟桥建一座十七孔桥呢?

这得从乾隆皇帝说起。

乾隆皇帝虽为一代明君,但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帝王。

他在下江南的游历中对江南的景色及建筑都非常喜欢,因此产生一个念头,何不将天下美景尽绘长廊之内,将天下精美建筑集于颐和园当中,于是颐和园中便出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