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07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doc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doc

2012--2013学年度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了解了一些环保常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动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环保实践,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让学生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培养小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等是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另加两个实践活动,内容紧紧围绕环保问题,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元:

环境差异

★第二单元:

可怕的消失

★第三单元:

顽固垃圾

★第四单元:

绿色生活

★绿色志愿者

★童眼看法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学校校本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2.结合实践活动进行环保小分队活动,交流、评估、布置与辅导,同时提供榜样,树立典型,评比“环保小卫士”。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4.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五、教学措施

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

1.注重知识渗透,寓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首先要上好环境教育课

要把这项教育开展得扎实深入,必须把环境教育课程作为基本载体,以便使环境教育比较系统地开展。

教学中要根据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掌握环保知识的现状入手,根据环境教育的目标、理念和环境教育内容,选择适合本年级的环境教育内容,根据学期初制定好的环境教育课教学计划,备好环境教育课教案,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

再次注意学科教学有机渗透。

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2.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重视环保实践教育。

寓环境教育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与能力的目的。

3.营造校园的环境教育氛围,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

因此,平日里要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园里创设优美环境,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

要爱护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让我们的教室、校园美丽起来。

我们应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孩子美化、净化学校环境。

六、教学进度

两周进行一课,共16课再加两个实践活动,正好两学期。

本学期学习前八课,单周进行《环境教育》,即第一周、第三周、第五周、……以此类推。

具体如下表

周次

内容

上学期

1

1.枫叶红了

3

2.大雁南飞

7

3.疯长的水葫芦

9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1

5.消失的耕地

13

6.湖泊变小了

15

7.动物哪里去了

17

8.星星不见了

下学期

1

9.难以去除的“口香糖”

3

10.白色污染

5

11.遗弃的电池

7

12.电子垃圾

9

13.环保家电

11

14.喝上“海泉水”喽

13

15.耕海牧渔

15

16.家居新概念

1、《枫叶红了》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认识植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

学生自学课文

讨论:

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

2、学习《追根求源》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枫叶为什么红了?

小结

3、自学《二十四节气》

三、环保在行动

1、调查小麦、美化、玉米、大豆、白菜播种后时间、和收获时间。

2、调查借助自然气候应当干旱、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措施

3、考察一种作物的耕作时令并亲自种植。

四、总结

 

 

 

2、《大雁南飞》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认识动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了。

这是你发现动物有什么变化?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

学生自学课文

讨论:

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

大雁南飞,队伍成一字形,飞行68—90千米。

2、学习《追根求源》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动物为什么离开自己的家园?

小结:

(1)雁南飞

(2)逆流而上的鲑鱼

(3)白鹭南飞

三、环保在行动

为动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四、总结

 

 

 

  

3、疯长的水葫芦

教学目的:

 

1、意识到生物入侵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作用,能为防止生物入侵贡献自己的力量。

2、知道生物入侵的危害和治理生物入侵地方法。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生物入侵的信息,并能分析当地生物入侵的情况。

教学重难点

1、意识到生物入侵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作用,能为防止生物入侵贡献自己的力量。

2、知道生物入侵的危害和治理生物入侵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了。

这是你发现动物有什么变化?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

学生自学课文

讨论:

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

生物入侵危害大。

2、学习《追根求源》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什么是生物入侵?

小结: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3、绿色冲浪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生物入侵有什么危害?

小结: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具体而言,其导致的恶果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第二,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第三,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第四,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环保在行动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如何清除这些不速之客?

小结:

四、总结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教学目的:

 

1、意识到人类生产队环境有一定的依赖,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

2、知道人们为适应环境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3、搜集不同地区的信息,了解人们的衣食住行因区域、文化不同而存在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1、意识到人类生产队环境有一定的依赖,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

2、知道人们为适应环境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动植物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为了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

学生自学课文

讨论:

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

人用自己的智慧认识、适应自然。

2、学习《追根求源》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不同地区环境的差异

小结:

我国领土辽阔。

地理位置差异大,温度、气候、物产、生存条件差异很大。

3、聚焦衣食住行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各地衣食住行的差异?

小结:

三、家乡资源大搜索

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2、小结:

四、绿色冲浪

指导学生自学

五、总结

第二单元可怕的消失

5消失的耕地

教学目标:

唤醒同学们保护耕地的意识

能力目标:

会做关于耕地情况的调查表

情感目标:

爱护我们有限的耕地

课前准备:

世界主要国家耕地柱状表,2000-2005年我国耕地减少情况饼状图

教学过程:

(一)  出示世界主要国家耕地柱状表,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耕地并不多。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二)  学生提出问题

1、 耕地哪里去了?

2、 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耕地?

(师生共同讨论)

(三)  出示2000-2005年我国耕地减少情况饼状图。

(让学生意识到耕地的有限)

(四)  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学生举出爱护土地的例子)

(五)  保护土地的措施

1、 土地整理

2、 国家政策

总结

“以耕地面积在减少”为主题,举办一次保护耕地的漫画展览

6湖泊变小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湖泊的存在是我们视野中美丽的一角

3、 为了留住美丽的湖泊我们能做点什么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举例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正常情况下,人体一天需水2500毫升左右。

脱水达到体重的2%就有症状:

口干、舌燥。

脱水达到体重的6%就会中毒。

脱水达到体重的15%就会危及生命。

二、水污染及其危害1.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2.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3.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水污染的防治近几年来,杭州市在水污染综合治理方面,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

1疏浚西湖和城区河道,

2建设西湖引水工程和钱塘江一西湖沟通工程。

3整治运河。

4建设运河截污处理工程。

5建成市区污水干管工程和整治污水排放系统。

6建成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我国城市目前最大的一级污水处理厂。

7划定水源卫生保护区范围和建成自来水源保护工程。

8搬迁和改造重点污染企业。

9杭州市水环境质量有了改善。

1998年12月1日起。

10杭州市区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包括含磷洗衣粉、肥皂粉和洗衣液),11成为全国率先实现无磷化省会城市之一。

目前,许多城市水资源紧张,北京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人。

我国荒漠化每天损失近1.5亿元。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平均每天近1.5亿元。

这是记者在“支持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建立伙伴关系筹资国际会议”上了解到的。

7动物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以前拥有的动物为什么消失了

4、 让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认识动物:

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华南虎,朱鹮,褐马鸡,扬子鳄,黑颈鹤,藏羚羊,麋鹿

(二)  它们的数量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