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22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2061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22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22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22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22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22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22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

《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22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22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22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激趣导入

今天我进了学校的网站了解了一下。

瞧,这是我无意间发现的几幅剪纸作品。

(播放学生作品),感觉怎么样?

是不是挺棒的,我相信你们在这节课的表现也同样会是很棒的,是吧?

2.出示在网站上得到的信息。

“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1/8,“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3/8,通过信息复习分数单位。

3.请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1)“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和“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一共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2)“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比“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多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1/8,“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占了全部作品的3/8,“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和“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一共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一)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怎样列式?

为什么用加法?

你是怎样想的?

揭示加法的意义

【根据学生所提问题板书整理,指出本节课着重研究分数相加减的问题,其中,列式的根据可以是加法的意义,也可以是学过的关系式,如果学生的回答有涉及到加法的意义,教学时可以顺势揭示。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而且,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应该怎样计算?

(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想想看,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2)实在想不出办法的,可以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信封。

(信封中装有1/8和3/8的直观图)

[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需要解决时,一般不会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需要我们调动自身的经验或选择合适的途径(如:

找人请教,尝试摸索等)去探究,因此,从寻找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考虑,我设计了这一环节。

同时这也符合课标中提出的“人人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另外,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特别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准备了“信封”。

2.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出(不一定要小结出具体是什么法,可视情况而定):

方法一:

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得出1/8+3/8=4/8小结:

图示法

方法二:

1个1/8加上3个1/8等于4个1/8,也就是4/8

小结:

分数组成法

方法三:

1/8=0.125,3/8=0.375,0.125+0.375=0.5,也就是4/8,小结:

转化法

方法四:

1/8+3/8=1+3/8=4/8在前面某一方法的基础上,观察得出:

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3.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

比如计算1/120+3/120,由此得出:

图示法直观明了,但分母较大时比较麻烦;

分数组成法要用文字叙述,也比较麻烦;

转化法不能适用于任意的分数。

唯有第四种方法既简便,又适用,易于操作。

由此揭示出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则。

4.规范计算过程。

1/8+3/8=1+3/8=4/8=1/2

比较刚才得出的计算结果,4/8、1/2,哪种计算结果更简洁?

借助直观图,学生感受到4/8就是1/2,体会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的合理性和简约性。

5.总结法则。

同分母分数加法是怎么计算?

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吗?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6.闭上眼睛想一想,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计算结果要注意些什么?

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成最简单的分数。

7.同桌互相出题考对方。

谁能出几道类似的题来考考你的同学?

请同学说说计算过程和想法。

8.最简分数

(1)像1/2、1/8、1/3、3/8、3/4……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结合实例巩固认识

1.说出一个最简分数

2.判断3/36、6/8是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第一关:

必答题(由每组派代表上台计算)

++2/9+4/95/9+4/93/10+9/10

2.第二关:

抢答题

1)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分数有()。

2)5/12和6/15都是最简分数。

()

3.第三关:

智力陷阱

张玲和陈静都喜欢课外阅读。

张玲一天看了《皮皮鲁和鲁西西外传》的1/2,陈静一天看了《蓝猫淘气3000问》的1/2。

两人一天共看完了1/2+1/2=2/2=1(本)。

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道题既可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中单位“1”的理解,又可对以后学习分数乘除应用题作铺垫。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

1、2/9+7/97/24+23/244/15+8/1513/20+27/20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同学们你是怎样计算的?

(2)计算结果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2、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827和98和942和54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练习题,使学生回顾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解法、最简分数,复习最大公因数,为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约分进行铺垫。

二、经历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一)、尝试“变”分数。

16/24

1.活动要求:

(1)尝试用以前面的知识解决。

(2)这个分数要和原来的分数大小相等。

(3)它的分子、分母要比原来的分数的分子、分母小。

2.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1)用公有的因数2分几次去除。

分步约分

(2)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一次性约分

(二).归纳概念。

1.引导观察:

观察所变出的分数与原来分数的关系?

2.归纳意义:

启发学生由分数的大小和分子、分母的变化概括约分的概念。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3.规范格式

4.巩固练习

(1)观察这个分数能否再化简了?

(2)游戏:

找最简分数练习。

要求学生两人合作,一个同学出一个分数,另一个同学变出一个和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把变出的分数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能变几个就变几个。

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变的分数是怎样得来的,再全班交流。

(观察后发现分数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原分数的分子、分母小、)。

5.归纳提升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怎样约分、什么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三、知识迁移、解决问题

(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

(出示情境图)

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被美丽的剪纸情境吸引住了,提出并解决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看,这里还有问题呢!

[设计意图]串联情境,引出问题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旧知和生活经验,又可以引入下一步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学习。

(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

1.呈现问题:

“鲤鱼剪纸”的作品数量比“蝴蝶剪纸”的作品数量多占了总数的几分之几?

(1)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试着做一做。

(2)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算法,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序的思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2.归纳方法提升认识

想一想:

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方框内。

最简分数非最简分数

2.把下列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3.先化简,再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3/58/107/281/4

3/49/15

4.连线

+2

1+1

+1

+

5.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找出错误原因,并改过来.

(1)+=

(2)5/8-3/8=2/8

6.计算:

--1--

++++

观察第二行,你发现了什么?

若两个相同的分数相减结果又如何?

7.一块月饼平均分成10块,两人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

(课件演示)

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五、全课总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同时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试做,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由“学会”型向“会学”型转化。

1.知识由学生自己迁移——让学生在恰当的生长点上顺利学习。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猜测,通过以旧引新,承前启后。

通过剪纸情景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设计时,要努力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教学活动,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本课在设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例题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作为教学题材,从学生熟悉的剪纸作品情境出发,让学生从中提炼出与分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且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主动地提出数学问题,明确了本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老师则顺水推舟地引领学生去主动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传统做法,例题和部分练习题都出自于学生之口,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解决自己提出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与成功的乐趣,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究——让学生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运算图式。

教材通过是现实的问题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既然问题来自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也应当由学生自己去探究与体验。

这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因此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后,老师不是急于授予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领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主动地操作实践,并进行必要的合作交流,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的本质特征,形成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

本课以剪纸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