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美术上册五年级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165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美术上册五年级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美版美术上册五年级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美版美术上册五年级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美版美术上册五年级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美版美术上册五年级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美版美术上册五年级教案.doc

《浙美版美术上册五年级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美术上册五年级教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美版美术上册五年级教案.doc

1悠悠老街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 。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

2、难点:

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3、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

             (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欣赏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

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2、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

3、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5、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6、学习建议:

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 。

2、交流:

和同学一起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有什么困难?

又有什么趣味发现?

 3、写生创作指导 。

(1) 欣赏表现老街的风貌的优秀美术作品 。

(2) 教师讲解并演示创作写生的方法。

 4、同龄人作品欣赏 。

5、学习建议:

通过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老街。

 6、展示评价 。

7、拓展:

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悠悠老街      。

      

2、传统门饰

一、教学目标:

 

1、中国传统门的类别、装饰特点 。

2、通过对门饰的观察、欣赏、初步学习运用剪纸或绘画形式,创作自己喜欢的具有不同风格的门 。

3、培养热爱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品质 。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用绘画或剪纸的形式表现中国传统门饰。

 2、难点:

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传统的装饰风格 。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综合材料、剪刀、双面胶、水彩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1、介绍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门饰的知识:

传统的门饰;门饰的雕刻技法、民族特点;中外门饰的区别等。

 

(2)引入课题《门的装饰》。

 2、欣赏相关作品。

 

(1)欣赏各种各样的门饰 。

(2)了解“门”各部分的名称、及“门”的细节装饰 。

提问:

你觉得这些传统门饰美在哪里?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表现在门饰上面的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翎毛走兽等。

)      学生小组讨论

 3、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1) 用对折剪刻的方法制作一幅门的剪纸 。

(2) 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不同风格的门饰。

 4、学生构思创作 。

5、教师巡视指导 。

对创作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作集体和个别的指导。

 6、评价 

能否在传统图案上进行创新; 能否在作业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原理;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意见。

 7、拓展          

3适合纹样

一、教学目标:

 

1、欣赏适合纹样,感受适合纹样的艺术特色,了解适合纹样的不同样式及构成特点 。

2、学习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

3、通过学习、了解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适合纹样的不同样式,构成特点及设计简单的适合纹样 。

2、难点:

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用具、各种纸张等 

             (教师)课件或视频、范作、图片和实物等 

五、教学设计:

 

1、欣赏导入,引出课题 。

(1)欣赏生活中的适合纹样。

说一说:

你还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适合纹样呢?

 

(2)揭示课题:

《适合纹样》。

 2、观察分析,研学新知 。

(1)欣赏适合纹样作品,说一说:

什么是适合纹样?

 

(2)欣赏适合纹样作品,小组讨论:

适合纹样的构成形式有哪些?

 对称式:

纹样上下或左右相同,同形同色,整齐稳重 均衡式:

不对称,纹样不同形、不同色、自由活泼 向心式:

纹样由外往中心排列 离心式:

纹样由中心往外排列 。

旋转式:

纹样由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扭曲 。

(3)欣赏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优秀之处。

提问以下适合纹样运用了哪种构成形式?

 

(4)提问:

你知道如何创作适合纹样吗?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

(1)选择一个形状和纹样素材,设计适合纹样 。

(2)也可以为一件生活用品设计适合纹样 。

(3)提示 

①适合纹样与里面的纹样要适合外形,即使去掉外形,仍能显示出原来的形状特点 。

②纹样绘制时要注意色彩的关系,如对比与和谐。

 4、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 举办“适合纹样欣赏会”,请学生将自己创作的适合纹样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自评,互评。

 

(2) 教师以恰当的语言对适合纹样和学生作品进行小结,引导学生加强在生活中观察与运用适合纹样,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4好看的装饰画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装饰画的起源、种类、作用、感受装饰画独特的艺术美。

 2、学习装饰画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

3、培养将美术作品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意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习装饰画设计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装饰画 。

2、难点:

灵活运用装饰画设计方法,设计有创意的装饰画 。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彩色笔、绘画铅笔、画框         

   (教师)范画、课件 

五、教学设计:

 1、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装饰画,提问:

这样的画给你带来怎样的美感?

我们应该把它称为什么画?

 

(2)说一说:

你对装饰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怎样的装饰画?

 

(4)教师小结: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这种“与环境协调,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画”。

我们把这样的画称为“装饰画”。

因为装饰画具有鲜明的欣赏性和装饰性,所以人们称它为:

“经过化妆、打扮出来的画。

” 出示课题:

《好看的装饰画》 。

(5)教师讲解装饰画的起源,师生共同感受装饰画悠久的历史。

 2、交流研究 

(1)欣赏著名的装饰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装饰画独特的美。

 

(2)与写实的绘画相比,装饰画具有怎样的美感 。

(3)通过照片与装饰画的对比,学习装饰画的设计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装饰画的方法:

夸张、变形、简化、概括、修饰等方法;总结装饰画的设计三要素:

造型、色彩、构图 。

3、设计实践 

(1)教师示范的装饰画设计方法,强调作品创作时可以是形状的装饰变化,也可以是色彩的装饰变化 。

(2)学生了解装饰画绘画步骤 。

(3)学生了解装饰画的组合形式:

独帽式装饰画和组合式装饰画。

 4、尝试创作 

(1)教师提出创作建议:

①设计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独帽式装饰画;

②小组合作设计一组以《花》为主题的组合式装饰画 。

(2)学生进行创作,选择完成组合式装饰画的同学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5、课外延伸 

(1)学生作品完成后,在教室展示作品,并填写说明 。

(2)教师组织学生欣赏装饰画展,进行自评和互评 。

(3)欣赏多种材料制作的装饰画 。

(4)可以尝试将自己设计的装饰画运用到生活物品中去 。

5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认识民族纹样的内容美,感受民族纹样的样式美 。

2、画画自己喜欢的民族纹样,能在平面图形设计中选择喜欢的民族纹样来装饰。

 3、尊重民族文化,感受民族纹样的艺术魅力,发现并创造生活美 。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感受民族纹样的造型美和形式美,把自己喜欢的民族纹样装饰在平面图形中 。

2、难点:

能把喜欢的民族纹样运用于平面设计,体现出较好的色彩搭配和构成 。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具有民族纹样的物品,彩笔、画纸              

(教师)有民族纹样的相关物品,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教师:

出示普通花布和有民族纹样的花布(最好是实物)。

 比一比,两块花布的纹样有什么不同?

 

小结:

民族纹样的花布更别致,这些民族纹样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

今天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2、了解民族纹样的运用 。

(1)出示:

民族风的服饰、鞋、包。

 体会:

民族纹样使服饰、鞋、包更漂亮 。

(2)出示:

名族风的家居布艺 。

体会:

民族纹样使布艺更美丽、环境更舒适。

 3、认识民族纹样 。

(1)美在变化与统一。

(2) ① 出示:

白族刺绣小围兜 猜一猜:

这个小围兜为谁设计?

美在哪里?

 口水兜上有什么纹样?

 纹样是怎么构成的?

 小结:

图案中有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对称的构成方式,色彩丰富。

 ② 出示:

彝族刺绣肚兜 。

看一看:

肚兜上的图案美在哪儿?

 肚兜上有什么纹样?

 花纹是怎样构成的?

 选用哪些颜色搭配的?

有什么寓意?

 

小结:

直立对称的构成方式。

中间是人物纹样和花草纹样;周围是连续花草纹。

 它主要有三种颜色:

红色表达热情、豪放;黑色表达严肃、尊贵;黄色表达和平、亲切。

 

(2) 美在对称与平衡 出示:

白族扎染方巾 。

想一想:

在抽象的图案中你看出了哪些纹样?

 这个图案花纹是怎样构成的?

 用什么颜色搭配的?

 

小结:

本图案是圆形放射的骨式,主要由几何纹和花草纹组成;典雅的蓝底白花源于植物染料蓝草的作用。

 (3) 美在对比与调和 出示:

适合纹样蓝印花布 。

找一找:

这个蓝底白花的图案中有哪些植物和动物?

 想一想:

美观的同时又有什么寓意?

 

小结:

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喜鹊寓意吉祥;猫寓意耄耋富贵 。

(4) 尝试练习 教师示范;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纹样来试着画一画 。

(5) 学生作品赏析。

 ① 同学们的作品参照了民族纹样进行创作,使两件作品既整体统一,又有局部变化(民族纹样、变化又统一)

 ② 变中求整,平中求奇。

 4、实践探索 

试一试:

请你把今天学到的画民族纹样的本领,设计并装饰在平面的图形中,美化生活物品 。

学生创作20分钟

 5、作业展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自评和互评 

(1)说一说:

“我”用民族纹样装饰了什么东西?

表达了自己什么想法和感受?

(2)评一评: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

你看出来作者用了什么纹样装饰的?

 

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认识了民族纹样的内容美,感受到了民族纹样的形式美,还能在平面图形设计中 选择喜欢的民族纹样来装饰,美化生活物品。

 

6、课外拓展 

生活中其他民族元素的运用。

6运动会奖杯设计

一、 教学目的 

1、认识运动会奖杯的独特特点和多样的造型美 

2、发挥想象,尝试用泥塑表现一个造型新颖、制作别致的运动会奖杯 

3、通过学习活动,体验为学校运动会设计奖杯的参与感、成就感,感受设计对于提升运动会文化内涵的重要评价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尝试用泥塑表现一个新颖的奖杯造型 

2、难点:

奖杯造型设计的独特和新颖。

泥塑制作中的部件连接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陶泥、搜集的各种奖杯图片,了解知名运动会奖杯背后的故事和艺术特点 

             (教师)各种奖杯的图片和自制课件 五、教学过程:

 

1、营造聚焦奖杯的话题情境,在视觉回忆中导入 

(1)老师打开奖杯王国的大门,和大家聊天:

你看到过哪些比赛的奖杯(如美术、体育、科技等)?

都有哪些特点?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